毛泽东1913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1914年2月第四师范被第一师范合并,3月,编入一师预科第三班,秋天被编入本科第八班,这里的本科应该理解为“全日制”的意思,和现在的大学本科不是一个意思,直到1918年6月毕业,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习生活了4年多的时间。
主席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一心想结交具有救国救民思想的朋友,他的朋友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他的同班同学,有周世钊、罗学瓒、邹介圭、李少青、曾正邦、张盛珊、易昌陶、李端纶、张超、邹蕴真、彭道良等,一师的同班同学变化较大,入校读预科的时候是46名,等到毕业的时候有22名,可惜现在查不全这些同学的名字,这些同学有的投身革命英勇牺牲,有的是爱国民主人士,有的继续教学事业,以后准备把主席的这些同学的资料多找找,把他们的经历写一写;二是他的老师,比如杨昌济、黎锦熙等;三是老师以前的学生,因为主席当时资质非凡,老师们认为他必定是救国栋梁,就把高年级比较优秀的学生介绍给他,比如萧子升、熊光楚、陈昌等;第四就是这些朋友的朋友,朋友们也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主席认识,比如蔡和森、张昆弟就是其他同学介绍给主席的;第五是自己主动征友认识的,比如罗章龙等。
主席认为要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必须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战友。1918年4月14日,在长沙岳麓山刘家台子蔡和森家召开新民学会成立大会。参加的都是从第一师范毕业或者将要毕业的学生,甚至可以说都是杨昌济教授的学生,他们在以前就常常讨论人生、学问、救国、奋斗等问题,认为要改造环境,需要组织一个学会,大家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经主席一提议,其他同学朋友都很赞同,决定成立一个学会,主席和萧子升是主要创建人,当时他们两人一个主张叫新民会,一个主张叫新学会,后来合在一起就叫做新民学会。
成立的时候有13人到会:毛泽东、萧子升、萧三、蔡和森、何叔衡、陈赞周、邹鼎丞、张昆弟、邹蕴真、陈书农、周明谛、叶兆祯、罗章龙。未到会的有陈昌、周世钊、罗学瓒、熊焜甫、李和笙、曾以鲁、彭道良、傅昌钰。
当时选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和陈书农为干事,不久萧子升去法国,会务由毛泽东主持。
对于这个学会,大家不是玩票性质,也不是为了在一起喝酒聊天,而是把它作为探索世界、探索真理的一个团体,会员经常在一起召开新民学会会议,他们认为,走出去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很有必要,于是决定部分会员到法国勤工俭学,这样新民学会的活动就有了两支,一支在国内,一支在国外。
五四运动浪潮中,新民学会在湖南又吸收了一批会员,其中有:罗宗翰(耻迂)、张国基(颐生)、夏曦(蔓伯)、蒋竹如(集虚)、易克(木熏)(阅灰)、向警予(俊贤,女)、陶毅(斯咏,女)、彭璜(殷柏)、李振翩(承德)、张怀(伯龄)、唐耀章(文甫)、沈均(均一)、李思安(钦文,女)、周敦祥(肫如,女)、魏璧(韫厂,女)、劳君展(启荣,女)、谢南岭(维新)、徐瑛(女)、刘修秩(继庄)、钟国陶(楚生)、张超(泉山)、姜慧宇(竹林)、刘明俨(望成)、欧阳泽(玉生,玉山)、杨润余(女)、陈纯粹、肖道五、李云杭、黄胜白等。随后,易礼容(润生)、任培道(振予,女)、吴家瑛(德庄,女)、贺延祜(女)、吴毓珍(女)、郭亮(靖笳)、谢觉哉(焕南)、陈子搏、蔡畅(咸熙,女)、熊季光(作莹,女)、熊叔彬(作璘,女)、刘清扬(女)、许文煊(女)、周毓明(女)、戴毓本(女)等。
出国的新民学会会员有:蔡和森、向警予、陈绍休、肖子障、张昆弟、罗学瓒、李维汉、熊光楚、熊季光、熊叔彬、欧阳泽、萧子升等。
主席当时为其他会员出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他认为必须有人留在国内,要立足于国内,必须把国内的事情研究透。这样国外的会员以蔡和森为主,国内的是毛泽东为主,大家经常性的召开会议,并把会议意见由蔡和森和毛泽东互相通信告知对方,正是在国内斗争和互相通信的基础上,毛泽东认识到马列主义就是自己要寻找的救国救民的真理,从此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列主义者。而一些会员,如萧子升,在法国却接受了改良主义,从此和大多数的会员越走越远。
新民学会里很多学员最终选择了马列主义,会员何叔衡、蔡和森、向警予、陈昌、张昆弟、罗学瓒、郭亮、夏曦等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必定永垂不朽!,湖南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如火如荼,和主席创建的新民学会打下的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