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鼓励开展和参与临床研究。
撰文丨文慧
通讯员丨陈鋆 王红梅
自然指数在健康科技领域位居国内医疗机构第一,全球癌症中心排名第四;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肿瘤学2023年排名国内第一;高水平临床研究成果近五年被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等国际权威指南采用70余项,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多项成果登上国际高规格学术会议,屡屡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主办的学术期刊《癌症通讯》影响因子突破20.0,在亚洲综合肿瘤学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一……
对于科研上获得的瞩目成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肿瘤医院院长、肿瘤研究所所长徐瑞华教授表示,科学研究一切都是为了“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以下简称“中肿”)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实现科技强院。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与支撑,中肿成功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生态圈”,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了一系列成果。
“同时,科学研究是一场寂寞而艰苦的长跑,我们必须特别认真和勤奋。”他援引中肿老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的话说。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越秀院区
临床导向,
为世界肿瘤防治提供“中国方案”
“临床还是科研?”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早在新世纪伊始,曾益新院士即在院内发起大辩论——国家级医院的临床医生是否需要做科研?经过激烈讨论,中肿统一了共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引领肿瘤医学发展。
“肿瘤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而我们对肿瘤学的认知尚不足,诸多临床需求未被满足。作为‘国家队’,我们必须担起攻坚克难的责任。”徐瑞华院长说,“中肿人有这样的精神和使命,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做好临床研究。”
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MSI-H型)患者,以往的标准治疗手段是新辅助放化疗序贯全肠系膜切除术,术后进行辅助化疗。这一治疗模式为患者带来了益处,但也存在不足。放化疗可能引起多种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部分手术患者需要做“人工肛”,终生带着造口袋排泄;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强行保肛,术后饱受“里急后重”症状的困扰,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首创了局部晚期直肠癌(MSI-H型)免疫治疗方案,通过单纯免疫治疗即能治愈局部晚期直肠癌MSI-H型患者,75%实现临床完全缓解。
这一研究成果颠覆了现有治疗模式,成功使这一类型的患者避免了放化疗、手术,保全了器官功能,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发表于权威期刊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病学》),入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度教育刊物,写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3》。
“解决好临床实际问题,是做科研的出发点。”徐瑞华院长告诉“医学界智库”,科研要以人为本,中肿的科研方向始终坚持以临床为导向,对临床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展开研究,去解析问题背后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寻求到新的诊断方法、治疗策略等等,真正让科研推动临床的诊疗(防、筛、诊、治、康复)。
他介绍,中肿已探索出“临床-基础”互补式的抗肿瘤研究新范式。基础研究着力阐明肿瘤发生发展规律,为肿瘤的防诊治提供靶点;临床研究瞄准临床实际需求,不断推出诊疗新技术新方法,大力推进技术攻关。
在“跳出舒适区、勇蹚深水区、敢闯无人区”的奋斗文化指引下,中肿取得的创造治疗新路径、改变指南的代表性成果不胜枚举。仅最近五年,来自中肿临床一线的高水平临床研究成果被NCCN等国际权威指南采用70余项。
2024年5月,Lancet(《柳叶刀》)发表马骏院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3期临床试验,首次发现在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的标准放化疗基础上,加用PD-1抗体显著提高了生存率。这项研究成果曾于2023年应邀在ASCO年会做口头报告,并入选ASCO的Late-breaking Abstract(最新突破摘要),被评为ASCO最佳研究,是当年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研究。
绩效鼓励、机制支撑,
打造“科研生态圈”
徐瑞华院长表示,临床导向的研究成果带来的效益不仅在于深化我们对肿瘤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促进新的治疗方案与措施的诞生,提升疾病治疗水平。患者因此获得了更多实质性的益处,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更有信心,参与临床研究也更为积极,形成了良性循环。
“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鼓励开展和参与临床研究”已成为医院发展的核心举措之一。绩效“指挥棒”对此进行了强力支持:临床患者的研究入组率作为评价指标,纳入了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并与主诊教授竞聘等挂钩。以肿瘤内科为例,普通化疗的绩效基准为1.0,临床试验入组的绩效系数则为1.5,而新药研究入组的绩效系数更是高达1.8。
从数据上看,这一策略成效显著。自2017年至2022年,肿瘤内科的患者入组率从10.21%大幅跃升至45.88%。全院入组数量与项目质量也逐年攀升。2023年,IIT(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入组人次数达到30,000人次左右,IIT临床试验项目更是多达1,100余个。
“引导、支持和帮助。”徐瑞华告诉“医学界智库”,为了达到这三个目的,医院推行了各项举措:
改进科技经费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构建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完善高水平期刊、代表性成果等激励制度;
建立对临床研究的全链条服务及监管体系;
强化临床研究的支撑体系与信息系统开发;
搭建肿瘤新药的筛选和验证平台……
在这些强有力的支撑下,中肿营造出浓厚的临床医学研究氛围,形成了中肿特色的“科研生态圈”。
同时,中肿打造的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吸引了行业优质生物医药企业来医院共建一流研发团队,推进国家原始创新药物研发和器械注册类研究,助力中国制造。
“医院牵头负责了多个国产创新药临床研究,推动这些创新药物在我国上市,解决新药‘卡脖子’问题。国内第一个PD-1抗体便是在中肿拉开序幕,至今已被NMPA、FDA及EMA批准上市。”徐瑞华院长介绍。
前述的晚期胃癌免疫联合化疗研究就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的研究,其受试者中接近50%来自中国以外的亚太或欧美国家。这一研究的成功也将助力我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抑制剂走出国门,有望获批欧美国家的适应症,为全球晚期胃癌患者带来福音。
中肿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绩同样斐然,2023年,发明专利授权82项,专利转化19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超亿元。
幸福赋能,
培养下一代“医学科学家”
今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肿共有33位学者入选,其中,8位学者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32位学者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又一次体现了中肿的科研能力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中肿拥有42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绝大多数为自培。
徐瑞华介绍,中肿引进与培养紧密结合,构建了以人才培养、人才提升、人才支持为框架的“三层八级”人才培育体系,为人才成长、成名、成家的全过程保驾护航。
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博士后培养计划、出国(境)培养计划,为临床青年医师和青年研究人员的成长起步指引方向。
青年人才提升计划包括杰出青年提升计划和优秀青年提升计划,针对已取得一定创新性成果的青年人才骨干,分别对应“四青”“四小青”的国家级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培育计划。
特殊支持计划的资助对象包括杰出人才团队、领军人才团队和创新人才(临床医学科学家)团队,为多领域高层次重点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网络上,有一张名为“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图广为流传,马骏院士团队在30岁左右以第一实际作者发表了高影响力论著的年轻人多达11位。陈雨沛医生在29岁时即以实际一作/最后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个高水平研究成果,包括Lancet、J Clin Oncol、Cell Res等。今年9月,2024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公布,现年34岁的陈雨沛入选,他也是中山大学医科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学者。
“大PI要以培养学术传承者为己任,‘无后’是失责。”徐瑞华曾在文章里写道。如何帮助青年人成长?中肿对此下足了功夫。
徐瑞华院长对“医学界智库”说,医院实行导师制,鼓励青年加入大团队,使青年人才有更多机会参与大项目,不断提升个人能力。“让我们的青年人才有依靠:有老师、有平台、有团队、有良好的合作氛围。”目前,已有青年骨干依托大团队培养模式,顺利入选国家级人才。
徐瑞华院长指导青年研究者实验
“志光计划”是中肿推出的一项青年医生培养计划。全称:“志光计划”杰出青年医师-科学家项目,以中肿第一任院长谢志光教授命名。
徐瑞华院长介绍,这一计划的目标是培养下一代的临床医学科学家,“他们需要既是杰出的临床医生,又是优秀的科研人员。通过系统性和个体化培养,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助力他们成长为领军人才,带领学科攀登高峰。”
“同心、幸福、奋斗”是中肿的医院文化。徐瑞华院长表示,幸福赋能,是医院管理调动内驱力的秘籍,也是医院人才培养的主旋律。有发展前景的职业上升通道、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有感召力的人文关怀与有执行力的支撑保障,让每一位员工有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营造出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从“one of the best”到“the best one”,中肿不仅仅是一家医疗单位,更要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肿瘤医学创新中心。“对标安德森肿瘤中心,在创新体系全面接近甚至超越它,是中肿的远大目标。”徐瑞华院长说。
专家简介
徐瑞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医学博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肠癌专委会主任委员,Cancer Communications主编,研究生教材《肿瘤学》主编,本科生教材《临床肿瘤学》主编。
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NEW ENGL J MED、Cell、JAMA、BRIT MED J、Nature Medicine、Nature Materials、Cancer Cell、Lancet Oncology等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及CSCO年度成就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粤百杰人才培养工程、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人才项目。
精彩资讯等你来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本文来源:医学界智库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