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即将收官之际,蚌埠交出了一份让安徽引以为豪的“答卷”——在蚌埠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内,第一块“皖产”汽车玻璃正式出炉。
人们或许会问,生产一块汽车玻璃,有什么新意?诚然,从短期看,在中国逐渐主导全球汽车玻璃市场的大环境下,多一块汽车玻璃似乎对大盘子影响有限。但落脚到安徽,首块“皖产”玻璃下线,意义长远。
安徽,汽车制造大省。满大街跑的新能源汽车,扬帆出海的汽车贸易,处处都有安徽身影。今年上半年,安徽出口汽车数量全国第一,我国出口4辆车就有1辆“安徽造”。
能造车,更引领产业链“龙头”,安徽推动汽车这一“首位产业”不断换挡提速,在“未来赛道”上加足马力、轰出了“推背感”。
然而,市场竞争的核心,始终是产业之间的竞争。汽车产业,正处在各地争夺、竞相布局的关键阶段。能造车的安徽人,也有自己的“痛点”——有车无玻璃。包揽全国50%光伏玻璃生产量的安徽,却没有一块自主研发生产的汽车玻璃。
何时能有“皖产”玻璃?善造高端科技玻璃的蚌埠与自己较劲。
去年11月,蚌埠高新区与武汉武耀安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纸签约,催化了“皖产”汽车玻璃出炉的进度。投20亿元,目标年产400万套新能源汽车玻璃,这一项目投产后,有力加速着蚌埠玻璃产业的转型升级,让蚌埠这一钟情于玻璃研究的产业福地“链”上开花。
心有所愿,付诸于行,才能有所获。蚌埠能够“第一个吃螃蟹”,硬是造出了安徽第一块汽车玻璃,这背后,离不开对产业布局独到的洞察力。
事实上,布局玻璃产业,蚌埠早有目标牵引。建设“中国玻璃谷”,无不表达着蚌埠对一块玻璃的特殊钟爱。正因为对玻璃产业链各环节舍得给政策,大手笔给资金,政府出面主动引人才,蚌埠的智能玻璃、曲率玻璃、超薄柔性玻璃等才走在了前端,有的甚至在全国玻璃领域稳稳当上了“链主”。
此次首块“皖产”玻璃在蚌埠下线,就是蚌埠超前布局玻璃产业、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的厚积薄发。
创新的路,是难走的路,但只要找准切入点,“择一尺宽、掘万米深”,就能有所成。
所谓,好土育良田,宽水养大鱼。蚌埠能够产出安徽第一块汽车玻璃,有着几点启示和新意。
把政策给足。企业深耕创新,如果政策“捉襟见肘”,发展就举步维艰。把汽车玻璃制造企业的事当成政府“自己的事”,蚌埠从派专人负责项目建设,到常态化现场调度、解决困难问题等,政府的外力,增强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强强联合”,“掘万米深”的力道就更足,也更容易“沿途下蛋”,见到成果,出炉“首块”。
把技术钻精。未来产业的分工,必然是更精细化的分工。正如安徽造车,全省各地各展所长,才推动了产业链在本土成网,手中就有了整车制造的“王牌”。比如,宣城在汽车橡胶和制动系统上独当一面,六安在电池技术上有“一技之长”,宿州在云计算技术领域为智能汽车赋智……蚌埠,正是对一块玻璃的持续探索与钻研,才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填补了安徽无汽车玻璃生产的空白,也为中国汽车玻璃发展增添着蚌埠力量。
把人才做强。蚌埠之“新”,根子在人才向“新”。玻璃会发电,柔性可折叠……蚌埠总以超出想象的玻璃新材料,打破着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力,成为玻璃新材料等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这背后,是人才涌动的“蚌埠现象”。从广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玻璃产业人才,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培养玻璃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集“智”攻关,是蚌埠在创新赛道上“快人一步”的关键一招。
填补一项空白,走的是“从0到1”的探路之旅,没有创新的那股子劲儿,是难以吃到“螃蟹”的。
第一块“皖产”汽车玻璃下线,手握核心技术的蚌埠,在汽车大省安徽独占一席之地。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在玻璃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加速形成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依然大可作为。
从首块“皖产”汽车玻璃下线,到全链条、规模化生产,让更多“安徽造”汽车装上“皖产”玻璃,蚌埠还有一段路要走。创新向未来,蚌埠依然需要进一步向科技攻“尖”,推动产业逐“新”,在科技“魔法棒”的加持下,打造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产田”,形成独具辨识度的蚌埠玻璃招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