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年间,浙江南浔一带有个民谣:“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歌谣里说的刘、张、庞、顾等四大家,就是南浔四象。
何谓四象?即光绪年间出现在湖州南浔以及江浙一带的富商。这些富商财产达百万以上的称为“象”。此外还有“八牛七十二墩狗”,牛呢,就是财产五十万以上不足一百万者。狗则指财产在二十万以上不足五十万者。
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这个刘镛可不是被称为“刘罗锅”的那个刘墉。南浔四象之首的刘镛是晚清的一名实业家,因乐善好施被光绪帝表彰。
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张謇曾评价道:“东南以富著称,但能以风义自树立于当时者,江浙只有三人:胡光墉(雪岩)、叶澄衷(中国第一家银行创办者)、刘镛”。就是说,能以志向品德立于当世的,也就胡雪岩、叶澄衷、刘镛这三个人了。
刘家的财富有多少呢?据史料记载,刘家鼎盛时期拥有财富2400万两之巨。而清初顺治18年,全国税收是2157万两。到了光绪20年(1894年),清政府的收入是81,033,540两。在四大家里,被称作“刘家的银子”,绝不是浪得虚名的。
刘镛的祖上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康熙年间,刘镛的先祖迁到了南浔居住。刘家开了一个铜匠铺,可到了刘镛这一代,家里的光景已经大不如前,店铺关门倒闭。小小年纪的刘镛因家里贫困,14岁就辍学了,每天靠走街串巷修补铜锅等贴补家用。
那时的南浔,丝织业名扬天下,“辑里湖丝”更是常被选为给皇家享用的贡品。之所以叫“辑里湖丝”,是产自南浔镇的辑里村而得名。早在明万历年间,辑里丝就名扬天下,皇帝身上所披的黄袍,都要点名用辑里丝来做,这代表着荣耀与至尊无上的权威。换在当代,那就是妥妥的名牌产品。
小刘镛15岁的时候,不再甘心走街串巷补铜锅、收旧铜器了,他决心投身丝织业,于是先到了一家棉绸庄打工,当学徒。古代的学徒干的都是脏活、累活,甚至包括给老板倒夜壶。操着卖白面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那时,绵绸店的学徒,一天的工钱仅仅只有十文。于是,两年之后,刘镛跳槽到了邱启昌丝经行当伙计。他的工钱也变成了一年洋银十元,年底还有奖金。
金鳞岂是池中物。几年打工经历的磨练,刘镛对丝织这一行业摸出了门道,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1846年,21岁的刘镛东拼西凑借了200银元,雇了几个伙计,“刘恒顺”丝行诞生了。
店铺初始开张,只是赚赚差价,刘镛收购完当地的蚕丝后,转手再卖给广东等地一些大丝庄,这样的做法利润微薄。刘镛想,不如自己亲自运送生丝,到大城市售卖。一艘木船,一船生丝,刘镛亲自押运,将“缉里丝”运到了上海。而这船“辑里湖丝”在上海卖出的价格竟是以往收购价格的三倍。刘镛的思路被打开,他做起了南浔到上海之间的贸易,并很快在上海开设了分号,他捞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一天,上海刘家丝行来了一个外国人,他在刘家采买完生丝后,临走时将一个装有巨额银票的钱包落在了店铺。拾金不昧好品格的刘镛捡到这个钱包后,打开一看,里面是笔巨款。他想尽办法找到了失主,将原物归还。这让洋人买主大为感动,此后他不仅经常光顾刘家的生意,而且还介绍了一个人与刘镛认识,此人叫唐漾荷,也是刘镛以后发家的财神爷。
唐漾荷身份是一个丝通事,就是丝织这一行业里专门给洋人当翻译的。两人认识后,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通过唐漾荷的关系,刘镛跳过了中间商的盘剥,开始直接和洋人打交道,自此生意越做越大,在上海稳稳地立住了脚跟。
我们分析刘镛在上海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忠厚仁义的品德以及讲求诚信的经营之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大环境。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大批国外客商齐聚于上海,外国资本大肆收购中国的农副产品。而南浔地理位置离上海较近,南浔的“辑里湖丝”在洋人那里是抢手货。这些原因都促成了南浔丝业贸易的繁盛。南浔的"四象八牛七十条金黄狗",近百家丝商都因此成了巨富。
东风浩荡,扶摇直上,1862年,曾国藩在上海招商运盐,刘镛与他的老搭档唐漾荷一起手拉手去应聘,此后,刘镛开始了盐业经营,在扬州设盐务总管理处,成为全国的大盐商。就在这一年,刘镛身家达到了几十万元。从200银元起家到坐拥财富几十万,刘镛用了16年。
1865年,徐寅阶在震泽开恒义典,招刘镛入股,刘镛开办典当;刘镛还在上海、杭州、青岛、汉口、常熟等地经营房地产,家底越攒越厚。最后终至富可敌国,“刘家的银子”名号也响当当叫开了。
一些富豪发达了之后,爱做慈善。比如比尔盖茨,卸任微软CEO后,和妻子成立家庭基金会,仅基金会就捐了360亿美元,并捐赠了7亿股微软股票,290亿美元现金和其他资产。
再看国内,有个大佬叫曹德旺,是福耀集团创始人,早在多年前,捐款总额就超过110亿元。他对于财富有个观点是:“钱就是身上赘肉,应该去掉一些。
而100多年前的南浔四象之首的刘镛有个类似的观点,认为散财的行为是给自己治病。“吾岁散数千金以与人,非求福也,盖以疗吾之疾也。”刘镛说,富足之家就好比肌肤充盈的人生,肌肤充盈的人看起来很健康,但若是阳气太盛,反而会伤害到脏腑。
行义举而不居功,从不以施恩的姿态示人,这大概是做慈善的人非常难能可贵之处。1863年,夏秋之交,天气十分炎热。刘镛去严州处理商务,途中看到百姓的房屋和田产遭到毁坏,于是当即决定此次经商赚来的钱用来"赈灾民,施医药,举掩埋,收养流亡,恤赎孤寡"。因为赈灾,炎热的天气里他生了一场大病,病中不忘嘱托朋友继续救灾,自己险些丧命。
湖州大水,他捐银万两,购米万石;直隶雪灾,刘镛为灾民购置棉衣;河南、江西洪灾,河南巡抚涂宗瀛写信向刘家求助。刘镛二话没说,亲自携带巨款前往河南;江苏海门发生水灾,刘镛带头捐资数万两白银。
因为他的慈善之举,深受百姓尊敬爱戴。南昌赈济灾民时,当地人感念他的恩情,在江边为他修建纪念馆,将他的长生柱立在正中。他去世时,得到讯息的的百姓都前去吊唁,为他送行。为表彰刘镛一生的慈善行为,1893年,光绪皇帝特别钦准南浔刘家修建“积善牌坊”,第一层上面有圣旨二字,第二层有“乐善好施”四个大字。
结语:南浔,人杰地灵的宝地。辑里湖丝甲天下,善琏湖笔美名扬。如果到了南浔,你可以到小莲庄去逛一逛,一睹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私家园林的风采。与百年前的富商巨贾来一场心灵对话,感受他波澜壮阔不平凡的的一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