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几乎可以凭借手机完成从社交娱乐到学习工作的各种事务。在这个手机普及的时代,关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否应该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有人认为,禁止学生带手机可能会导致他们与外界隔绝,阻碍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然而,另一些人则担忧学生会过度沉迷于手机,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作为一名资深心里咨询师,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学生带手机
进校园所带来的挑战
分散学生精力:在课堂上,学生们很容易因使用手机而分心,难以专注于老师的讲解。手机中的各类应用和功能深深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这不仅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可能扰乱整个课堂的秩序。
浪费学习时间:学生们热衷于玩手机游戏、刷短视频等娱乐活动,这些行为可能会使他们将大量时间耗费在虚拟世界中,而忽视了学习任务。手机成为了他们放松和娱乐的工具,导致他们无法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科学习中去。
影响人际交往:学生们沉迷于手机,也容易忽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他们通过手机社交软件与朋友聊天,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于中小学生是否应携带手机进入校园的问题,官方也给出了相关通知。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通知的具体内容吧!
官方通知
郑州:中小学严格限制学生带手机入校
12月27日,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同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全市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
孩子触网不是一件“小”事。今年11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的《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上升至1.96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
“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过早、过度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专注力和身心健康发展,造成视力下降、沉迷网络、成绩下滑、抑郁焦虑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等均对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作出管理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管理责任不够明确等问题。为进一步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各方的管理责任,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更好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对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作出决定很有必要。
在适用范围方面,《决定》规定的“中小学生”是指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在智能终端产品界定方面,由于智能终端产品发展较快,品种功能不断更新迭代,因此《决定》规定由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时加以明确,细化管理措施。
此外,《决定》也对中小学生确实有使用手机需求的情况作出规定。如上下学途中与家人联系、乘坐交通工具、辅助学习等;以及部分学校开设智慧课堂、信息学奥赛课程等,需要在课堂上使用平板电脑
针对上述情况,《决定》规定,严格限制中小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允许带入的,入校后交由学校统一管理
《决定》同时明确,学校应当在校园公共区域合理设置公用电话,供学生应急联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支持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凝聚协同育人合力。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科学合理安排学生放学后的生活,严格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内容和权限,及早预防、及时矫正学生沉迷网络或者手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管理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进行监督。
结语
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它既为学生们带来了便捷和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和困扰。
作为教育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健康、有序、和谐的学习环境。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