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之一。1942年,希特勒曾扬言要用两个月的时间内,占领苏联首都莫斯科。但苏联的恶劣天气和复杂环境,却令德军的闪电战计划破产。德军也被迫缩短战线。
这是二战德国噩梦的开始,是德国自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经历的最大失败,打破了希特勒天下无敌的神话。
希特勒
虽苏军在此次战役中,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便折损200余万士兵。但面对无可匹敌的德军,苏军誓死捍卫祖国,并使用了特定的战术,完成了战局的逆转。
苏联在此战的胜利,为后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莫斯科城下,不可一世的德军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何他们会输得一败涂地?在此战过后,为何被称为“闪电之父”的古德里安被迫停止进攻?苏联军神朱可夫究竟用了什么战术,能使苏军在关键时刻反败为胜呢?
斯大林格勒战役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
点赞关注,猫叔带您乘坐时间的列车,回到1941年的莫斯科城下。
1939年8月23日,苏德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苏联首都莫斯科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同年的9月1日,希特勒悍然发动闪击战,出动了58个师出兵波兰。但是由于英法与波兰曾有盟约,于两天之后,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实际上,面对强大的德国,英国高层只是嘴上说说,并没有用心准备支援,也不是真心想要帮助处于困境中的波兰。而波兰面对德军的突袭,只能仓促应战。令人震惊的是,波兰高层领导面对强大的敌军,居然不顾百姓的死活,自顾自地逃跑了。
华沙沦陷
但当时的波兰军队与百姓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护卫自己的国家,死守波兰。但是,最终还是难逃弹尽粮绝的命运,在顽强抵抗了3个月后,华沙还是沦陷了。
不可思议的是,愚蠢的波兰领导仍然寄希望于英法的支援。但英法为保全自己,无耻地选择了绥靖德国。而波兰,则沦为了大战爆发的牺牲品。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军利用闪电战的优势,在整个欧洲大陆上可谓是所向披靡,几乎已经称霸欧洲了,可当时德国的野心又岂会轻易被满足,几乎是不加犹豫的就向自己的盟友开了刀。那1939年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又作何效用呢?纳粹德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首先,德国虽然已经占领了14个国家,但是狼子野心的希特勒并没有满足,他要统一全欧洲。当时的德国是工业国家,虽然在科技领域德国比较出色,但是它的石油、橡胶等工业原料匮乏,难以支撑整个工业产能。而当时的苏联不仅有石油、天然气,还有广阔的土地和市场,所以占领苏联便可一劳永逸。
德国工业
其次,苏德虽然签订过互不侵犯条约,似乎两国关系非常的和谐。但不可否认的是,苏德在之前的矛盾便已经存在。若是德国占领了英法,苏联不仅失去了利用价值,还会成为德国统一欧洲,甚至称霸世界最大的阻碍。
除此之外,当时欧洲的传统强国中,只剩下英国凭借英吉利海峡可以偏安一隅,对如日中天的德国,并不能造成很大威胁。
英吉利海峡
于是,希特勒便将目光转向了东欧,而苏联在当时的德国眼中,装备落后、思想落后、战斗力弱,所以,对于德军来说,现在正是攻占苏联的最好时机。
所以,德国依旧想采用“闪电”的战术侵占苏联,德军出动约550万兵力,5000多架飞机和4000多辆坦克,分别从北、中、南三个方向同时进攻。
东欧风光
1941年6月22日,侵占苏联的代号为“巴巴罗萨行动”的战役正式打响。而德国空军也没有闲着,他们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和各个军事据点进行连续轰炸。
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苏军猝不及防,且损失惨重。到九月,德军征服了乌克兰,高加索高地,攻占了斯摩棱斯克、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和乌克兰的基辅。
“巴巴罗萨行动”
此时的苏军已经被俘将近200万人,德军的迅速推进,使得德军士气高涨,下一步只要拿下莫斯科就算占领了整个苏联了,但是气贯长虹的德军为何在最后却败在了莫斯科呢?
大家点赞给猫叔个支持,猫叔祝您万事顺遂。
话不多说,我们再次回到苏德战场。
面对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德军在九月下旬才拿下布良斯克。当德军集中火力进攻乌克兰之时,恰巧为莫斯科的防御工事留下了时间。
布良斯克
由于形势危急,苏军决定将高炮都用于抗击敌人的地面进攻上,并组建了一批地雷工兵队,命他们在莫斯科周围的所有道路都埋上地雷,炸桥,最后撤离。
除此之外,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将苏联的最高机关、外交使团、所有工厂,都从莫斯科转移到相对安全的苏联东部地区。这实际上算是整个工业国的撤离,而斯大林和一些重要的官员都没有走,同时一些民兵组织也被派往前线。
苏军地雷工兵队
十月初,布良斯克战役爆发后,德军气势高涨,打算火速歼灭苏军的主力部队,彻底拿下莫斯科,侵占苏联。可是这次德军的如意算盘打碎了,原因就是战场上的道路太过于泥泞。
随后,斯大林给朱可夫将军下达了,负责保卫莫斯科以西的100到200公里地区的任务。在初寒的日子里,战火逐渐逼近莫斯科。
朱可夫将军
此战之前,莫斯科城内,不仅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参与到了战事修建中,就连妇女和儿童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建筑了上千个临时火力点,花了300多万立方米的泥土作为反坦克堑壕,在随后的战争有效的遏制了德军的进攻势头。
在苏联的姆岑斯克,苏军的战士们抓紧修建战壕,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德军。姆岑斯克狙击战一触即发,苏德双方一旦进入射程,炮火就开始肆虐。
苏联的姆岑斯克
苏军虽然已经做足了准备,无奈德军坦克非常先进,苏军的反坦克炮很难对他们产生威胁,根本压制不住德军坦克的推进。
危急关头,斯大林手下干将,列柳申科命令埋伏的坦克从侧翼杀出,虽苏军的坦克不多,但是奇兵天降,德军的混编坦克群很快就被压制了下来。
列柳申科
与此同时,苏军的火箭炮营前来支援。派出了苏联的最新式武器喀秋莎火箭炮。喀秋莎一出,古德里安的坦克彻底失去了优势,这次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坦克伏击战术以及喀秋莎火箭炮,致使德军的进攻彻底被压制了下去。
苏联的喀秋莎火箭弹万炮齐射,威力巨大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在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而敌人就在不远处随时准备攻击。面对被包围的莫斯科举行仪式,斯大林为鼓舞士气,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说,他说:我们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卫国土。
1941年红场阅兵仪式
这场阅兵仪式以及演说有很重要的意义,是苏联在向全世界宣告,定会坚持到底,毫不退缩的决心。由于气候原因,希特勒决定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莫斯科。
于是,他向莫斯科调动了74个师的战斗力,用其惯用的手法,坦克在前,步兵紧随其后的战术。
此时的苏联已经是白雪皑皑,天气逐渐变冷,苏联士兵就算在面对敌军一眼望不到头的坦克群时也毫不畏惧。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身后就是莫斯科,就是自己国家的首都,他们必须坚守这块阵地,保卫他们的国家。
坦克在前,步兵紧随其后
红军歌舞团在阵前通过广播的方式,为战场上的士兵鼓舞士气。
最终苏联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才勉强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
德军来势汹汹,苏军的防御圈愈加变小,越来越接近莫斯科。当到达距莫斯科快25公里的地方的时候,纳粹头目希特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旗帜在向他挥舞。
莫斯科掠影
希特勒决定停止对苏军的正面进攻,而是转向北部,从这个方向包围苏军,消耗苏军部队。
但是这也为苏联大反攻赢得了大量的时间。
12月5日,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苏军战役战略军团-加里宁方面军加入了反攻。第二天清晨,西方面军第一、第二十、第三十集团军也开始了大反攻,随后第十、第五十集团军第一骑兵团加入反攻作战,最后德军在苏军不断地增援下伤亡惨重。莫斯科保卫战正式转为了莫斯科反击战。
加里宁方面军
而且德军继续向西退了150到300公里,苏联红军逐渐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反观被击退的德军首领希特勒,在得知消息之后,恼羞成怒,罢免了将近35个军官。命令古德里安一定要坚持住,不许撤退,但古德里安非常无奈,战局已定,凭他一个人根本改变不了最终的结局。
为减少德军的损失,古德里安只得违抗军命,选择撤军。至此,莫斯科保卫战正式落下了帷幕。
古德里安
有人说,苏联的胜利是取决于天气原因,地面泥泞,道路难走,阻碍了德军前进的脚步。也正是寒冷的天气冻伤了德军,给苏军留有大反攻的机会。
与此同时,苏联庞大的工业潜力在此体现了出来,大批刚刚从生产线上下来的坦克部队,在克里姆林宫前草草经过检阅后,就直接开赴前线。
克里姆林宫
在这次的战斗中,苏联涌现出了大批民族英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抗德女英雄--卓娅。
加入西部方面军游击队的卓娅潜入德军占领地,正打算烧毁敌人马厩的时候被德军抓住,为得知游击队的下落,德军对卓娅采取了残酷的手段,但是卓娅直到牺牲都没有出卖国家。
在得知卓娅被残酷处死之后,斯大林和全苏联人民都义愤填膺。便下令,只要遇到332步兵团的德国官兵就地枪决,不接受任何方式的投降。
女英雄卓娅之死
或许是诸如卓娅这类民族英雄的无畏抗争,感动了上苍。
1941年冬季的第一场雪竟提前来临,因此虽然下雪了,但天气并不是特别寒冷,雪一落在地上就开始融化,导致道路变得特别泥泞。德军看到这种地形开始担心,在这种道路上德军该如何进攻。
虽然坦克能很好地应对泥泞道路,但是坦克部队后面是大量的火炮和步兵,要想要加快速度,就必须在泥泞道路上一步一步地挪。
因为整个德军部队行动非常的缓慢,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将苏军彻底包围并歼灭,德军闪电战术的快速、突袭、集中的优势就消失殆尽了。
莫斯科保卫战
由于德军移动缓慢,苏军便趁机对德军完成了穿插包围。要想攻打莫斯科,就必须把眼前的苏军消灭,可等到他们消灭完眼前的苏军,随后打算向莫斯科方向推进的时候,战机已经被延误了。
在这里猫叔也不得不提一下,作战双方在装备上的区别了,事实上,德军的装备确实远超苏军,若在正常情况下,德军势必会是战胜方,但是幸运女神站在了正义的一方,连日的雨雪天气,导致德军前进的道路更加艰难,胜利的天平也逐渐倾向了苏联。
我们以十月中旬至十月末的战斗为例,德军部队试图用闪电战的优势快速接近莫斯科军队,要想包围莫斯科,切断莫斯科与外界的联系。
莫斯科保卫战
但是这一举动几乎被泥泞的道路以及苏军的阻挡彻底破坏。苏军决心要与德军死磕到底,拼尽全力去战斗,在天气的帮助下,顺利地阻止了德军的第二、第四装甲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
而恶劣的天气,也使德军后续支援部队前进缓慢,尤其是德军的炮兵连。关于这一令德军十分头疼的问题,德国将领们也曾想过,就以现在的速度想要攻下莫斯科简直是痴人说梦,人先到而装备却跟不上,部队完全是分散的状态,而要想集中攻打莫斯科,就必须等待泥泞的道路彻底冻结。
二战德国军队
但一心想要速战速决的希特勒,再也无法忍受德军在苏境内低下的作战效率,他开始不断的敦促在东线指挥的将领,要求他们尽快解决同苏联的战争。在柏林方面的一再催促下,前线的德军将领也只能硬着头皮,在条件不是很利于德军作战的时候,命令德军加快行军速度,并紧接着对苏军发起了进攻。
不得不说,德军的战斗力之强确实是不可否认的,在战斗开始,占据天时地利的苏军也无法阻止他们。其中,苏联第十六集团军从16日到20日,坚守阵地,遭到德军多方向的进攻,苏军伤亡极为惨重。
德军集中了第三、第四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对他们进行猛攻。这一批部队血战到21日,已经是伤亡殆尽。
苏联军队
当是收到上级命令,不允许他们撤退,但是没有支援和装备的苏军已经架不住德军如此猛烈的攻击了。
而后,德军切断了第十六集团军防守的外围通道,23日,攻占了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地区,随后紧接着就是苏联首都莫斯科。所以苏军哪怕是全员阵亡,都必须在这里死守着。
如果苏军抵挡不住德军,那么德军很快就会抵达莫斯科,到时候苏联就彻底失败了,因此,苏军加强了西方面军,而让其他方面军死守各个占领的地区,阻止德军迂回莫斯科。
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地区
军神朱可夫按照德军的作战特点,提出了一套反坦克防御体系,能够有效的阻止德军的攻势。正是苏军逐渐摸清了德军的套路,找到了与之对抗的打法,这才阻止了德军进攻的脚步。
当然,就当时苏军和德军整体情况的对比来看,德强苏弱是事实,德军不仅有强大的武器、大量的兵力,最主要的是德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而面对有着身经百战且有强大装备的德军,苏军仓促组建起来的部队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军神朱可夫
因此,苏军只能浴血奋战以拖延德军的推进速度,由一开始平均推进20至30公里,最后直接降到了1.2公里,德军也算是遇到天敌了。
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历一番残酷的战斗,付出惨重的代价。
直至1941年11月末,兵临莫斯科城外的德军才受到了真正的阻力,正是由于苏联人民与军队的拼死奋战,才能有后来的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他们对于阻挡德军前进的军队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实,在德军对于莫斯科的最后一战中,他们也是强弩之末,泥泞的道路拦截了德军的后勤部队,使得德军的后勤补给跟不上,前线的德军艰难前进,德军部队没有粮食吃,士兵萎靡不振的。再加十月连绵的雨水令德军大量的摩托化车辆经常陷入淤泥中报废,德军行动缓慢,无法抢在苏军达到之前快速突破与之交战。
摩托化部队
因此,德军想要以闪电战来迅速取胜的方法是行不通了。不仅仅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就以苏联人民的顽强抗争的决心来看,因此德军在莫斯科的这场战争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这场战争是苏军来之不易的胜利,因为作战不仅需要大量的兵力和装备,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寒冷的天气虽然是导致德军崩溃的一个原因,但绝不是最起决定作用的原因。
苏德战场--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是纳粹德国东部战线溃败的开始,打破了德军的不败金身,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心,为之后的二战的完全胜利奠定了基础,使希特勒“用三到五个月的时间征服苏联”的战略图谋成了泡影。
纳粹德国所向披靡的闪电战时代一去不复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812年拿破仑止步于此,129年后,希特勒同样兵败莫斯科,而莫斯科却依然屹立不倒于是历史长河中。
拿破仑
不论是哪场战争始终都是残酷的,都是由流血牺牲才换来和平的年代。战争始终都是人类历史上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但是当人们面对战争的时候,无人退缩,因为他们身后就是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及百姓,他们只会愈发强大,强大到以一挡百的地步。
面对残酷的历史,我们要牢牢铭记,避免在未来重复同样的挫折。这样才能以史为鉴,获得长足的发展。
好了,今天猫叔的作品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您对猫叔的作品感兴趣,或者对我们的作品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请您点赞加关注,并在文章下方的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建议与看法。猫叔将持续更新更多更优质的内容!最后,谢谢大家的浏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