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快过年了,但实话说,我有些害怕回老家。
因为我恐惧一种落寞的情绪。
我熟悉的年味儿已经不在了。
记得小时候,每年大年初七,是送火神的日子。我们会早早地用棍子和玉米秸绑成火把,一个村子里的小孩,在傍晚时分,不约而同地举着火把,去村子的南边送灶王爷。
我还记得那种你追我赶的快乐。
所有的年味儿最终都是要依附于具体的行动的,而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则是最好的证据。
但幸运的是,我隐约察觉到消散的东西正在回归。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七七 去山东玩,在村里看到了虎头鞋。回来,自己在网上扒教程,竟真的做成了一对小小的虎头鞋。
是的,现在的年轻人好像越来越喜欢“老东西”了。
读者 @困困 和我们分享,因为在网上刷到打铁花的视频,在一个加完班的周末,就真的和朋友去看了打铁花。
@弦上喵喵 也是在网上看了汪满田鱼灯巡游的视频之后,自己亲手做了一个鱼灯。
所以今天,我想带你看看年轻人和非遗年俗的故事,看看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那些看起来“旧旧”的民俗?
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也顺便也带你提前预习下年味儿。
@弦上喵喵
我是一个手工爱好者。去年我在网上刷到了汪满田鱼灯巡游的视频,被震撼了。
那是从小在城市里的我,从未感受过的地域风情,隔着屏幕,我都觉得热血沸腾。
二话不说,立刻开工。我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照着视频教程,一个人开始磕磕绊绊地学起了做鱼灯。
有手艺戏称“宁愿扎十个骨架也不愿糊一只鱼灯”,最难的步骤是糊布。
因为鱼灯骨架是不规则的,有平有弯,每一块要糊平整,十分困难。普通的胶水也粘不紧,需要用热熔胶枪。
热熔胶还干得特快,需要定好位置后,快、准、狠地把布粘上去。新手很容易失败,我手上还被烫了个疤。真的很崩溃。
但做好了,还是很有成就感。
鱼灯的每一条深浅的色彩、浓淡的笔画,都有手艺人的心血和温度,这是工业化生产无法替代的。
@困困
我最初是在视频上了解到打铁花这个项目,就觉得好美、好浪漫啊。
那个视频是在过年期间拍的,也是由此我才知道打铁花是一项特别的年俗活动,甚至还是非遗。
所以从那之后就埋下了一颗种子,我总想亲眼去看看。
直到去年夏天一个周六加完班的晚上,我和朋友临时出逃,专门跑到一个景区去看打铁花。
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师傅用锤子砸下的瞬间,随之,迸发出来许多火花。
看着璀璨的天空,我一直哇哇地叫着。但师傅们看着一点都不害怕。他应该是吃了很多苦,才能把铁花打得这么漂亮。
我一直把看打铁花的视频,存在我的手机里。算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点星火了吧。
我觉得年俗不仅仅是让节日变得更有仪式感和氛围感,更重要的是这些非遗带回来了久违的年味儿。
它像是一个密码,可以重新激活儿时新年的快乐,也激活一些温暖。
@崽崽
我是2012年知道“打铁花”这项非遗的,第一次看是和我爸妈一起。
那个夜晚对我来说,是比较特别的。我现在记得还很清楚。那时刚过春节,去看打铁花的人特别多。
人挤人,人挤人。
但真正开始表演时,看着黄色的铁花一直在往外溅,形成一个巨大的圆,满天都是金色的场景,我的心暂时平静了一些。
打铁花和烟花很不同。烟花是在高空绽开,但打铁花是像金色,但没有重量的水,轻盈地挥洒开。
它对人感官的刺激不是那种很生硬的,而是缓慢、温和的,让人觉得很灿烂,但同时很慰藉。
我突然意识到,真正的年俗会蔓延到一年中的每一天,以灿烂的热烈的形式。
就像那个满天都是金色的场景,直至现在还停在我的心里。
@lingling
我是福建人,我们那边传统民俗还是比较多的,舞龙、舞狮等,尽管是非遗项目,但其实在民间一直有传承,对于我们这些本地人来说更是早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过年的一部分。
从幼儿园起。我就记得我们一家人会在元宵节时,一起上街看舞龙表演。
穿着红色表演服的表演队在街上穿行,商户会在他们靠近时,点鞭炮迎接,表演队便会停下表演,之后,商户递给他们一个红包,以讨喜头。
烟花和人群熙熙攘攘的声音混成了一台交响乐,把我紧紧包裹在其中。
抬头是满天烟花和孔明灯,眼前是互相祝福的景象,让人觉得很热闹,很幸福,也给人一种希望感。
因为只有这一天,我们才会因为“要去看表演”,出现一家三、四代人一起上街,并邀上亲戚、朋友一起相聚的情形。
之所以是“文化遗产”,可能正是在于它成了那个无可替代的,连接家的纽带吧。
@小黄椒
我出生在安徽宣城,我们那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宣纸。
我想讲的故事是关于我的书法老师的。
他是一个50多岁的爷爷,他头发很少,人很和蔼。我从小学时,跟他学毛笔字,学了三年,后来,我们就失去联系了。直至十几年后,我研究生快毕业了。
有年春节,我在路上偶遇了他,跟他打了招呼,他竟然还喊出了我的名字。
我细细地告诉了他我这些年的经历,他欣喜我的成长。后来,还专门用宣纸写了一副字,送到了我妈工作的地方,字里特意融到了我的名字。
我很感动,本想以后春节时,一定要去看望他。但前两年,我妈打电话说,老师已经年纪大了,已经走了。
这是一个只会发生在我们城市的故事,因为宣纸,因为人对文化的向往和敬重,而产生的一段情感羁绊。
谢谢我的老师。
@小西
我是广东人,我们老家的年俗特别多,我们把它称为过“劳热”。
等到过“劳热”期间,我们就会看见英歌舞表演。在我小时候,英歌舞还没现在这么火。
只记得是几个人脸上画着很重的油彩,像唱京剧的妆一样,拿着两个棍子敲啊敲。
游神队伍会从宗祠出发,绕整个村子一大圈,之后再回到宗祠。路上会放很多鞭炮、烟花,还有敲锣鼓的声音,气势特别强。
后来,我出来上学,还担心过英歌舞这项非遗消失的问题。但自从英歌舞在互联网走红之后,它现在被单独拎出来作为一个表演项目。
听人说,现在的英歌舞演员的表演比之前更卖力了。
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非遗年俗留存下来,因为那不仅仅是一份年味儿,也是许多人珍贵的童年记忆。
@邓卓
三年前,我在微博上看见了通草花的照片,觉得特别漂亮,顺着线索,找到了我现在的师父,通草花非遗传承人李依凡先生。
接触到通草花后,我就着迷了,脱产、全职,每天都去学。
通草花在古代是宫廷后妃的头戴簪花,到现在历经了2000多年。它非常难运输、难保存。
但这么易碎、脆弱的一门技艺走到了今天,并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我感受到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制造通草花的过程不容易,因为它的材质易碎,对干、湿度的把控要求高。人要在几秒钟内,迅速地把一张平面的通草纸,做成立体的通草花瓣儿。
很熬人,但我不觉得累。
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种艺术创造,我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可以用作品和别人发生共鸣。
能够享受这种“无用之美”,让我非常幸福。
写下这些文字时,我的脑海里不断涌现《雄狮少年》的一句话。
“只要鼓点还能在心中响起,我们就是雄狮”。
那是,我第一次以一种“传统也可以很酷”的眼光,去审视舞狮等非遗年俗。
但真正让我兴奋的是, 现在我们越来越能发现在很多老年俗,老手艺中,往往藏着一种温度,一种让人感到踏实、隽永的美感。
在春节这个辞旧迎新这个特殊节点,它安慰人,也凝聚人。
也带给人希望。
在不起眼的市井里,和年味儿一同被带回的还有珍贵的非遗哪年俗。比如在下面这支由百草味推出的短片中,你会看到非遗年俗是怎样用它们独特的魅力来重燃人们的热情的。
随着壮阔的英歌舞登场,黑夜中游弋的鱼灯与远处的打铁花交相呼应,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点亮了人们对于新年的所有想象。
新年向来是满载祝福与圆满的象征,文化与传承也在此刻具象,交错成弥散着的浓浓年味。而百草味非遗鱼灯全坚果礼盒,通过鱼灯入画来传承文化复刻年味的同时,也用饱满的坚果传递对团圆的向往,祈福于方寸之间,祝福传千里之远。
左滑查看更多内容
在激情动人的画面映衬下,百草味为你呈上这份充满年味儿的文化伴礼,用传统文化点缀时间,陪你过一个美好中国年。
要相信,时光不败浪漫,传统历久弥新。
撰稿:霜霜
实习:绿豆
责编:许无
晚祷时刻:
年味仍有踪迹,
历久之后弥新。
我们对新年的期待,
是希望快乐无论新旧都能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