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但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马上天子”。在唐朝建立、统一的过程中,李世民率军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勋。成为皇帝后,李世民日理万机,就远离了喧嚣的战场。直到645年,李世民又一次踏上了征程。在这场战争中,他重现当年当年的风采,击败十几万敌军,但最终却被迫班师回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御驾亲征高句丽
隋朝统治时期,就曾经与高句丽爆发过战争,隋炀帝杨广调集天下兵马,三次御驾亲征。唐朝建立后,与高句丽的关系一度有所缓和,但很快又发生了变化。因此,唐太宗李世民决定彻底解决高句丽的问题,“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之后,李世民调兵遣将,一方面任命李世勣(即徐懋功)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帅步骑六万及兰、河二州降胡趣辽东”;另一方面任命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岭、硖劲卒四万,战船五百艘,自莱州泛海趋平壤”。另外,李世民几乎将当时唐朝所有的名将,都投入到了这场战争之中,可见他想一举平定高句丽。
二、屡战屡胜破敌军
交战之初,唐军的进展十分顺利,先后攻克盖牟城、沙卑城、辽东城、白崖城,大军直抵高句丽的重镇安市城下。此时的高句丽向安市城派出了援军,“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耨萨高惠贞率高丽、靺鞨之众十五万来援安市城”。紧接着,唐朝、高句丽之间展开了一场大战,李世民亲自指挥了这场战役。
“李勣率兵奋击,上自高峰引军临之,高丽大溃,杀获不可胜纪,延寿等以其众降”,唐军大获全胜,斩首二万级,“获马牛十万,明光铠万领”。之后只要攻破安市城,就可以长驱直入,彻底灭掉高句丽了。可是,高句丽的防御措施非常顽强,他们坚持在山上筑城,凭险固守。唐军受挫于安市城之下,用两个月的时间,依然无法破城。
三、被迫班师回唐朝
随着时间的推移,辽东的天气越来越冷,李世民原来设想速战速决,根本没有准备在冬季作战的打算。与此同时,随着战争陷入持久战,前线粮食的消耗很大,唐军的后勤供给也慢慢出现了问题。李世民虽然心有不甘,但善于用兵的他也深知这场战争不能再继续下去,“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下诏班师回朝。
其实在这场战争中,李道宗曾经建议“请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根本,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但李世民没有同意。李世民早年间作战,特别擅长出奇制胜,可是在这场战争中,他却小心翼翼,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难怪胡三省会说:“太宗之定天下,多以出奇取胜,独辽东之役,欲以万全制敌,所以无功。”
参考资料:1.《资治通鉴》;2.《旧唐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