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胡晓花在华夏时报社主办的2024(第四届)华夏公益论坛上发表演讲。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丽丽 李贝贝 北京报道
一名15岁男孩的妈妈,如何变成了900个孩子的妈妈?“因为淋过雨,所以想替别人撑起伞。”12月28日,在华夏时报社主办的2024(第四届)华夏公益论坛上,全职公益人胡晓花讲述了她为孤独症孩子奋斗的故事。
2024年是胡晓花在公益领域工作的第10年,10年前她是一家动漫公司的董事长,正当事业如火如荼时,唯一的孩子突然确诊了孤独症。作为一名妈妈,要在孩子和事业中间做出选择时,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孩子,离开了热爱的动漫事业。
为了孩子的康复,她开启了另一条专业之路,从动漫游戏领域转战康复孤独症孩子。10年前,国内关于孤独症的专业培训还很稀缺,她就挖空心思通过国外的公益网站获取信息,奔赴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去培训学习。
学成归来的胡晓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孤独症孩子的身上,她做梦都想看到孩子的进步。她利用自身的绘画特长给孩子量身定做了400份康复课件,从此让孩子得到了系统干预。
2017年,对胡晓花来说是极其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但没有学校愿意接受孤独症的孩子。
胡晓花没有放弃,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对外联络和请求,她终于找到一家学校愿意给孩子一个机会,但学校也提出要求,家长必须陪读。从此以后,胡晓花就日复一日坐在孩子班级门口的石墩子上,这样一坐就是4年。
有人说,未曾在黑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没有人告诉胡晓花未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曾有一段时间,她也陷入过无助、迷惘的漩涡,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母亲会放弃自己的孩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她穿过黑暗的隧道,继续追逐心中的光明。
胡晓花觉得,这世界上也还有很多和她一样需要被帮助、被指引的母亲。2015年,她开始组织家长活动,拥有同样经历的家长们彼此之间惺惺相惜,大家在一起培训学习,在一起抱团取暖、相互鼓励,一群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们开启他们的自救之路。
胡晓花开启了帮助孤独症家长的一扇门,她组织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社会融合活动,对孩子们进行兴趣培养、体育锻炼、上学支持、一日陪伴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孤独症孩子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幸福,也帮家长释放了更多的时间。
就像母爱是一个母亲的天性,为孤独症呼吁就是孤独症孩子家长的天职。“胡晓花们”抓住每一次机会为孤独症孩子呼吁,4.2世界孤独症日、六一儿童节、助残日等,他们都会开展大型倡导活动。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和关怀孤独症患者,胡晓花开始勇敢地面对媒体镜头,她希望能够更广泛、更科学地普及孤独症知识。
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孤独症患者家长组织,“胡晓花们”虽然经验丰富但人力不足。伴随服务范围的扩大,2017年,“胡晓花们”开始孵化周边城市家长小组。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孵化10余家组织。周边城市纷纷出现孤独症患者家长小组,这让更多心智障碍家庭享受到近距离的贴心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晓花们”孵化的孤独症患者家长组织日趋成熟,但胡晓花此时却感到自己陷入了职业瓶颈。如果要更好地为孤独症孩子服务,要让这项事业得到更高的进阶,下一步该怎么做?
在坚持探索下,在国际公益学院学长、孤独症孩子家长李俊峰的奖学金支持下,胡晓花来到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在这里,她走上戈壁,在戈壁上胡晓花和《华夏时报》公益新闻部主任文梅携手走过终点,《华夏时报》报道了她的故事。
从戈壁归来后,胡晓花的公益事业开启了新篇章,在国际公益学院校友的支持下,安徽省唯一一家专为孤独症孩子和家长开设的画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孤独症孩子童年需要陪伴和引导,成年后他们能否做一些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胡晓花还在这条路上继续探索。
“我找到了我擅长、最想做的事情,我得到了治愈。现在我开启了新的梦想,我要带着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开创一个油画文创百货品牌,并且完成自我造血,目前我们已经接到订单。”胡晓花对未来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