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健康
2024年是大健康行业收获的一年。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药在2024年被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这一重磅政策,提出全产业链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药得到国际医疗界和患者的认可,诞生了第一款国产“十亿美元分子”,多款在研创新药受到海外产业资金的青睐,license out交易额不断走高,也出现了第一款在临床数据中击败制药巨头的全球首创药物。
在国内市场,今年医保谈判将38款“全球新”的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创新医疗器械也在创新高,2024年有包括高端治疗性器械在内的65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更多的全球创新药械加速进入中国,4月百时美施贵宝旗下全球首创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玛伐凯泰通过优先审评在中国上市,诺和诺德明星减肥药司美格鲁肽6月在中国获批,强生旗下全球首个BCMA×CD3双抗已为中国患者可及。
在这一年,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推动行业前行,AI不仅能帮患者挂号、辅助医生问诊,也帮助药企开展新药研发。AI医疗大模型井喷,谷歌、讯飞医疗、百度、商汤科技、迈瑞医疗等先后推出新品。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团队打造出了首家“AI医院”。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投资了数十家AI医疗企业,6月国内“AI制药第一股”晶泰科技登陆港交所,12月国内“医疗大模型第一股”讯飞医疗也在港股上市。
这一年也是扬帆出海的一年。不少中国企业在海外开拓新市场,既有百济神州、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头部企业,也有新兴公司摩拳擦掌。出海模式多种多样,既有产品出海、品牌出海,也有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出海目的地不仅在欧美,也广泛分布在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这一年共有10款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不同地区获批。恒瑞医药将3款GLP-1产品权益许可给美国公司,开启了NewCO这一新出海模式。稳健医疗在美国以8亿多元收购医疗耗材企业,以填补海外产能空白。
需要注意的是,出海不是一帆风顺的。年中,两位中国医疗器械高管在菲律宾遭遇绑架震动业内。药明康德等企业在美国深陷《生物安全法案》风波,终在年底决定抛售两大海外子公司股权。
2024年同样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资本市场寒冬困扰着多家中国医药企业,IPO收紧后,全年在A股成功IPO的生物医药企业仅为个位数。一级市场投融资持续萎缩,前三季度融资总额同比下降42.8%至492.3亿元。以往一房难求的生物产业园区,入住率大幅下降,多家Biotech停摆,创始人将研发设备挂上闲鱼APP。
并购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旋律。年初迈瑞医疗以66.5亿元大手笔收购惠泰医疗,成为健康板块并购风向标。此后,东北制药收购鼎成肽源、亿腾医药反向收购嘉和生物、中国生物制药收购浩欧博股权等都受到行业广泛关注。在收购动作中,海外企业的身影不可忽视,例如丹麦公司Genmab在4月以18亿美元收购了中国抗体偶联药物公司普方生物。
未来3—5年,并购或仍是健康行业的主题词,这不仅有助于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投资者提供了退出通道。2024年10月,上海在全国首发了100亿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未来或有更多地方政府跟进。
中国医药行业在这些机遇和挑战中走过了2024年,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在2025年,我们期待,在国产创新药“十周年”之际,中国创新药产业面临的融资难、定价难、进院难等诸多问题能够迎刃而解,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能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设备和耗材,也期待海外越来越多的创新药械进入中国市场,惠及广大的中国患者。
我们期盼中国医药行业在2025年继续扬帆起航,在全球舞台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梦想不灭,希望永存。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经观健康】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