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2024年注定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这一年政治风云变幻,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78个国家和地区迎来了关键的选举,涉及人口总数达到了4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60%。
从年初到年末,有人成功连任,有人马失前蹄,更有诸多意外事件影响了选举的进程和结果,影响了全球的政治格局……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成为“超级选举年”的缩影。
普京五度就任总统
当地时间3月18日,俄罗斯大选落下帷幕。
和预期一样,普京再次赢得大选,还以超过87%的得票率刷新了他在2018年总统选举中创下的77%的纪录。
这次的选举也是在2020年修宪后,第一次在新的宪法下选举产生的总统。未来六年,普京将开启他的第五个总统任期。如果没有无特殊情况,普京大概率将执政到2036年。
对于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普京在向国民的致辞中表示,为了不辜负俄罗斯人民信任,为确保此前发表的国情咨文中详细阐述的大型国家项目和计划得到落实,他将全力以赴。
关于经济、贸易和产业:在西方对俄持续制裁的背景之下,俄罗斯的经济整体表现出韧性和稳定性,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关于对外关系:当前世界经济、贸易、金融和技术市场亟待转型。俄将努力联合世界大多数国家,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将在平等、尊重彼此利益的基础上与伙伴国开展合作。
印度大选:莫迪“惨胜”收场
作为世界上选民数最多、选举耗时最长、选举规则最复杂的国家,印度今年的选举投票从4月19日-6月1日分七个阶段进行,登记选民数近10亿,投票总人数6.42亿。
当地时间6月5日凌晨,印度大选结果揭晓。
印度现任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不出意料继续保持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第一大党地位,但其仅以240个席位处于领先,未获得议会过半席次(272席),失去单独组阁权。
不过,莫迪原来的目标是执政联盟一共获得议会的三分之二席位,这样就能够修改宪法,实现莫迪“一个国家、一种语言、一种宗教”的改革目标。但目前来看,执政联盟只是获得了超过半数的席位,修改宪法就不行了。
数百万英国民众要求重新举行大选
当地时间7月4日,英国宣布英国工党拿下议会下院席位410席,占总席位的63%。
这是英国工党时隔14年后再度执政,工党党魁斯塔默就任首相。
政治立场方面,斯塔默被认为是中左翼的代表,他在工党内部推动了一定程度的政策调整,试图将工党带回到更加主流和包容的立场。他的领导风格被描述为稳重而务实,与前任首相苏纳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距离7月英国大选结束还不到200天,英国民众又坐不住了。他们向英国国会发起呈请,要求再次举行大选,请愿书在短短几周内收获了超过260万的签名。
更抓马的是,世界首富马斯克也跳出来,表示支持英国重新大选。
12月17日,改革英国党党首奈杰尔·法拉奇在X平台上放出与马斯克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的合影,并配文称英国需要改革。马斯克回复:绝对的。
石破茂一个月两次当选日本首相
当地时间11月11日上午,日本第一届石破内阁在临时内阁会议上集体辞职。随后,日本召开特别国会进行首相指名选举。
当天,石破茂在参议院投票中获得过半票数并胜出。但在众议院投票中,第一轮投票没有人获得过半数,石破茂与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得票数位列前两位,进入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中,石破茂以相对多数赢得众议院提名,从而当选日本第103任首相。
对于石破茂能在短时间内两次当选首相,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作为自民党内的重要人物,石破茂拥有深厚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支持。二是,他在首次担任首相期间展现出了稳健的领导能力和对国家事务的深刻理解,赢得了民众的信任。
此外,当前日本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来稳定局势,石破茂的再次当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川普2.0:先后击败拜登、哈里斯
对于美国大选,美国《纽约时报》曾这样形容:“一场关乎民主未来的灾难性争斗。”对于拜登与特朗普的“二次对决”,被认为2024年大选将是“不同寻常”的。
但在党内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拜登选择认清现实,成为了自1968年林登·约翰逊放弃竞选连任以来第一位主动退出竞选的现任总统。随后,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迅速从拜登手中接棒,接替拜登走完大选的旅程。
共和党方面,前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参选总统,力图借助其强大的政治基础和号召力重回白宫。
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斗争从年初一直持续到年末,可以说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关于俄乌冲突、气候变化、非法移民等议题方面,两党立场的对立更是极其鲜明。
最终在这场全球瞩目的选举中,民主党落选,共和党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击败了现任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同时,共和党还赢得了国会两院的多数席位。
法国政府被议会推翻
当地时间12月4日晚,法国国民议会投票表决通过一项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依照法国宪法,法国总理巴尼耶将代表政府向总统递交辞呈。
这也是1962年以来法国政府首次被议会推翻,标志着法国政治局势进入新的动荡阶段。
根据宪法的规定,在国会通过不信任动议后,总理必须辞职。这一次针对巴尼耶的不信任动议在577席的国会中以331票过半通过,其背后是极右派与左翼议员的少见的联手合作。
今年9月,巴尼耶被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为总理。马克龙曾寄望巴尼耶能够破解国内政治僵局并解决飙升的财政赤字,但巴尼耶所属共和党在国民议会只有47席,他一直都面临着不信任投票的巨大风险。
而马克龙在投票前就已宣布,无论投票结果如何,他都会完成自己的总统任期,该任期将于2027年结束。
德国联邦议院解散,2月举行新选举
当地时间12月16日,德国议会曾对现任总理朔尔茨的信任投票进行表决,结果显示过半数议员拒绝支持他,这宣告了朔尔茨领导的执政联盟的瓦解。
此前,朔尔茨建议总统解散议会,并希望将原定于9月28日的选举提前至2025年2月23日举行。
11月6日,因财政预算案等问题,自民党决定退出联合政府,此后,朔尔茨只能依靠反对派保守派的支持,通过新法案,使他的政府成为“跛脚鸭”。
关于候选人的情况,民意调查显示2025年2月将会有七个政党参与选举,目前已有四个政党先后推出了总理候选人,包括社民党的朔尔茨、基民盟的默茨、绿 党的哈贝克以及德国选择党的魏德尔。
德国福沙舆论调查发布的民调显示,基民盟及其姊妹党基社盟以31%的支持率位列第一;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紧随其后,以18%的支持率排名第二。而社会民主党和绿党的支持率分别回升至17%和13%左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