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敬群
大明湖历史上又叫莲子湖,自古以来青莲满湖。据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至少在三国时期,大明湖一带就已开始遍植荷花菱藕。明代,大明湖植莲水域已占整个湖面之半。清代诗坛领袖王士祯《忆明湖》说:“烟峦浓澹山千叠,荷芰扶疏水半城。”
古人在大明湖种莲,不只为了欣赏,还为了食用它的果实。莲藕原产于印度,在我国已有3000余年栽培史。 蒲菜、茭白、白莲藕是大明湖中的三美味。民国时期大明湖上的湖民以种湖为生,湖中公共游览水道之外,还有属于私产的莲塘藕池。老舍先生在《大明湖之春》中写道:“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
大明湖由众泉汇成,泉水甘美,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湖中出产自然味道超凡。大明湖出产的藕肥肉厚、质嫩而脆、无渣味甜、藕丝绵长。
莲花有红有白,藕有红花藕与白花藕之分,红花藕面、白花藕脆,在口味上,白花藕更胜一筹。济南人习惯将白花藕叫作白莲藕。
《济南府志·民俗》中将莲藕称之为“美蔬”。1928年《历城乡土调查录》称:“北园大明湖地方产藕,以铁公祠附近为最优。”曾在大明湖畔山东省民众教育馆任职的作家梁容若这样写道:“白莲花长到五六尺高,大条的藕又脆又甜。”
清代诗人于昌遂《大明湖竹枝词》说:“不种黄桑不种麻,橛头船子是我家。卖莲卖藕侬生活,郎若来时莫折花。”注云:“湖之左右皆聚船作庐,不事耕织,种荷花数亩,旁植菰芦为界,且防游人。”旧时大明湖是湖民的生计湖,湖中的出产是他们的命根子,当然要防止别人窃取和毁坏。
藕不同于地面上的植物,它生长在水底淤泥里,如何采摘呢?踩藕也叫踏藕。唐代诗人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说:“采菱寒刺上,踏藕野泥中。”
踩藕之前要先穿上防水连体牛皮衣,下水后,两脚在湖底轮换着上下有节奏地踩动。当脚在泥里触到藕以后,就两脚配合,先拧后挑,一枝鲜藕便从根上折断,再送到水面。然后,踩藕人会用黑泥巴涂在藕的断口处,由于藕内有孔,孔内有空气,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便于收集。
踩藕对人的体力和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踩藕人一般为青壮年,既要身体强壮,又要有识别藕芽儿的好眼力。“尖芽儿从上向下踩,顺着腰节两头来,最后藕巴再断开”,这就是踩藕的经验之谈。
大明湖踏藕,宋代即有记述。熙宁六年夏,时年35岁的苏辙来济南担任齐州掌书记一职。初春,乍暖还寒,他徜徉在大明湖畔,兴致勃勃地看湖民劳作,其《踏藕》诗曰:“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粲齿”指露齿而笑,泉水洗过的白莲藕吃起来脆凉爽口。
苏辙记述的踏藕时节是初春,其实秋末冬初也是踏藕的好时候。笔者少时住在大明湖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次在这个时节看到湖民踩藕的情景。气候已变寒冷,湖水温度渐低,穿着连体牛皮衣的踩藕人慢慢下到水中,只露着一个脑袋,也有的戴着厚帽子,眉头紧皱、咬着牙关、弓着身子、两手张开,身影时沉时浮,真像王鸿诗中描写的那样“如鸥鼓翼”。每天浸泡在冰冷的水中,脚踏淤泥(济南人习叫紫泥),不穿鞋子,无论再冷,都不能穿厚衣服工作,踩藕人不少患有关节炎等疾病。
清代文学家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说:“山地种蔬,水乡捕鱼,采莲踏藕,生计不穷。”湖民对于维持生计的莲藕,有一种特殊感情。
如今,大明湖湖面开阔,莲荷明显见少,那脍炙人口的白莲藕自然也成了稀罕物,踏藕的场面再也不容易看到。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