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高鑫零售为大润发的母公司。德弘资本将以整体最高1.75港元/股(包括1.55港元/股的现金及0.2港元/股的利息),收购阿里全资子公司吉鑫和淘宝中国所持约70亿股高鑫零售股份(占已发行高鑫零售股份总数约73.66%),及NewRetail所持约4.8亿股高鑫零售股份(占已发行高鑫零售股份总数约5.04%)。
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股权的原因如下:
• 战略调整: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股东回报。随着电商市场竞争加剧,阿里发现线上线下整合不如想象中容易,决定将资源集中在核心电商业务和技术创新上,剥离非核心资产。
• 高鑫零售市值缩水:其市值自2020年高峰时期的1000亿港元降至2024年10月停牌时的约170.8亿港元。
• 合作效果未达预期:尽管阿里投入大量资源支持大润发数字化转型,但效果并不显著。如2024财年高鑫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3.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6.05亿元,尽管线上B2C订单增长了4.8%,全年亏损仍高达16.68亿元。
高鑫零售的发展历程:
• 2017年底,阿里巴巴通过全资附属公司淘宝中国斥资约28.8亿美元(约224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 2020年,阿里巴巴继续出资280亿港元,增持高鑫零售股份至约72%,成为控股股东。
• 高鑫零售曾有辉煌时刻,但在阿里增持股份后,其股价一度上涨19.17%至9.2港元/股,此后持续下滑,至今已跌至不足2港元。
• 大润发面临诸多挑战,如需要适应转型,包括技术、组织架构、员工培训等方面;提升配送能力和优化用户体验需大量资源投入;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带来压力;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等。
大润发的应对措施:
2024年9月,CEO沈辉提出“薄利多销”是大卖场的核心及“回归”目标,采取了重塑价格力、调整自有品牌定位、推出“本周买菜指南”和“大拇指”自有品牌系列、优化小时达业务等举措。
大润发面临的挑战:
• “薄利多销”基础是高客流,但非周末或非高峰时段顾客稀少。降低商品成本需深度优化供应链,耗时且资源投入大,短期内难见成效,且采购价格无明显优势,上海总部高度集中化削弱了各区域自主决策能力。
• 盈利模式传统单一,以生鲜引流、收取后台费用及转租门店等方式增加收入,净利润率仅约3%左右,导致经营的核心技能在于与物业谈判、品牌招商等,繁杂的供应商关系和内耗使其实现“薄利多销”困难重重。
• 第二增长曲线的挑战集中在业态创新上,如发展小润发、与盒马合作推出“盒小马”、转型会员店等,但新业态推出需重新梳理商品结构、供应链体系和人才配置,转型难度大。
高鑫零售新投资者面临的情况:这是一件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事,需直面高鑫零售的诸多困境和问题,包括市场竞争加剧、盈利模式单一、转型难题等,同时利用自身资源和经验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点。
此次事件对阿里和大润发的影响:对阿里来说,出售高鑫零售是其战略调整的一步,目前主要就剩盒马没卖;对大润发来讲,不算好消息。阿里在张勇时期的“1+6+N”战略中,盒马、银泰、大润发等线下业态处于“N”的边缘地位,张勇卸任后该战略被实质性放弃,线下零售业务的“翻盘”希望随之破灭。市场对阿里的退出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其进入线下零售的时间正确但退出时间错误,也有人觉得当前退出是明智之举,为阿里主业“回血”创造了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