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都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成都市博士后培育发展实施办法》 ,加快构建博士后人才全链条培育支持体系,推动服务再扩面、支持再聚焦,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和工作水平,根据中组部、人社部等7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博士后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22〕91号),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形成《成都市博士后培育发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注重博士后人才量质齐升,不断激发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为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持久动能。
二、主要内容
《实施办法》覆盖博士后人员进站、在站、出站的各环节,依托“3+3+3”盘活人才存量、做大人才增量、提高人才质量。
(一)“3项资助”:设站资助、在站生活资助、留(来)蓉生活资助。
1、设站资助。新获批设立并在12个月内招收至少1名博士后人员进站从事科研工作的工作站(不含分站)或基地,给予20万元一次性设站资助。
2、在站生活资助。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新进站的在蓉博士后人员,原则上每年通过设站单位遴选不超过600人(工作站和基地遴选总人数不超过300人),按10万元标准给予生活资助。市人社局结合招收规模等情况确定名额比例,设站单位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开展遴选。
3、留(来)蓉生活资助。新进站的博士后人员,期满出站后12个月内在本市重点企事业单位、新型研发机构急需紧缺岗位全职就业的(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申报时在用人单位连续缴纳成都市社保满6个月),按10万元标准给予留(来)蓉生活资助。
(二)“3个行动”:结对行动、托举行动、海雁竞飞行动。
1、结对行动。省内流动站与本市工作站或基地在2025年1月1日后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并开展科研工作的,给予最高10万元结对资助,按流动站:工作站(或基地)1:1比例拨付。原则上每年资助总对数不超过300对,如超规模则等比调控资助标准。
2、托举行动。新进站并入选国家“博新计划”或四川省“博新项目”的博士后人员,期满出站后符合留(来)蓉生活资助条件的,分别按最高30、15万元给予留(来)蓉生活资助。原则上每年资助总数不超过70人(国家“博新计划”35人、四川省“博新项目”35人),如超规模则等比调控资助标准。
新进站并获得经认定的国家、省市博士后赛事奖项,其博士后主创人员出站后12个月内,以获奖项目在蓉创业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按奖项等级分别给予最高80、40万元创业资助。获奖项目限享受一次创业资助,分2年拨付。原则上每年资助总数不超过30家。
3、海雁竞飞行动。新进站中国国籍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有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经历的,可优先纳入遴选在站生活资助。设站单位可从设站资助、结对行动的资助资金对博士后人员在站期间赴国(境)外交流学习费用进行报销。个人累计报销金额不超过10万元。
(三)“3类待遇”:人才落户、职称申报、人才认定。
1、人才落户。博士后人员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成都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按规定随其落户。
2、职称申报。对进站前未进行过职称评定的博士后,设站单位应按有关规定予以职称初定或评审。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成果可作为在站或出站后评定职称的依据。博士后进站满1年,研究成果或业绩突出,经2名导师署名推荐,符合条件的可破格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已具有副高级职称的可破格申报评审正高级职称。
3、人才分类认定。博士后人员连续缴纳在蓉社保满6个月,可申请认定为成都市D类人才,享受相关人才待遇。
博士后人员连续缴纳在蓉社保满6个月,且入选国家“博新计划”或四川省“博新项目”的,可申请认定为成都市C类人才,享受相关人才待遇。
三、施行时间
《实施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2025年1月1日前进站博士后人员和新设站单位,按《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成都市鼓励引进培育博士后人才实施办法〉的通知》(成人社发〔2023〕1号)执行。2025年1月1日(含)后新进站博士后人员和新设站单位,按照《实施办法》执行。
推荐回顾
01
02
03
04
05
06
07
文章来源I 成都人社局
编辑I 咚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