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视频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岩土工程师,中国基建事业的幕后功臣。当高楼平地而起,大桥跨越海面,地铁飞驰而过,岩土工程师早已在人们看不见的基坑里,用理论和公式为工程筑起稳稳的根基。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南粤工匠杨光华,正是一位顶尖的岩土工程师。他将自己的创新理论应用到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三百多个重点工程,为中国基建事业奉献半生。最近播出的纪录片《南粤工匠》第二季,便生动揭秘了在珠江隧道、横琴科学城和港珠澳大桥等粤港澳大湾区著名工程背后,南粤工匠杨光华的奋斗故事。
Part.
01
31岁参与三峡工程,凭创新理论绽放才华
“我喜欢挑战难题。”杨光华透露,他从小就喜欢数学,尤其钟爱解题的乐趣。高一那年,凭借卓越的数学才华,杨光华跳级参加高考,成功考进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在校期间,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给了杨光华更多挑战难题的勇气。“他住6平方米的房子,靠一支笔一张纸,就立志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世纪难题,非常了不起。”杨光华说,“当时我就想,未来我也要做这样有贡献的科学家。”
时间没让他等太久。31岁那年,杨光华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道世界级难题——三峡工程的二期围堰。作为三峡大坝的临时性防护屏障,二期围堰的安全系数决定着整个三峡工程的成败。当时,来自全国的水利专家围绕这一课题展开测算,年轻的杨光华带着广义位势理论加入其中,最终,杨光华测算出的数据和实际的测量数据非常接近,成功赢得了在一世纪工程中的参与权。
这是杨光华在岩土工程领域创新的起点。他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看似枯燥的理论研究,竟能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发挥如此巨大的力量。
Part.
02
研究被广泛运用,他欣慰“为国家省了钱”
在广东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很多代表性基建工程的背后都有杨光华的身影。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广州第一座过江隧道——珠江隧道,便由杨光华参与基坑设计。
基坑是为了确保工程基础安全而开挖的临时性地下空间。如果基坑计算失误,整座建筑以及周边设施都将如沙上建塔。彼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经验几乎空白,基坑设计基本都按西方国家的公式走。但年轻的杨光华却大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增量法。在经过实践的成功检验后,杨光华的创新再次震惊业界。
多年来,杨光华不断用自己的创新理论,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工程建设扎稳根基。珠海横琴科学城、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都用他的增量法,成功节约了工期与投入。
如今,杨光华的增量法已被写入商业软件,被基坑工程界广泛应用。有人问杨光华,为何没有凭借增量法发家致富?他回答:“为国家省了钱,这才是最大的价值。”
Part.
03
为港珠澳大桥与广州首条地铁环线,
贡献科学力量
港珠澳大桥的地基沉降工程,是杨光华成为一名成熟科学家后遇到的最大难题。这本就是一座全球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杨光华的工作还在变幻莫测的水下。
这一次,杨光华创新提出了切线模量法。用这个方法,他可以把地基沉降计算得更加接近实际。最终,他的设计成功地让大桥的“落脚点”——桥梁主体、海底隧道与人工岛之间无缝相接,从而保证了整座港珠澳大桥的安全建设。
近期开通的广州首条大环线地铁11号线,背后也有杨光华的智慧与心血。11号线采用了杨光华团队优化后的岩体洞桩法,总投资金额较明挖法节省了超1.8亿元,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一手建设,一手守护。四十多年来,杨光华凭借对科学的敬畏和对创新的追求,不断将理论化为守护这片土地与无数生命的温暖力量,为南粤工匠精神写下属于岩土工程师的郑重注脚。
1
1
编辑 | 晓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