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NMPA官网显示,铂生卓越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后简称铂生卓越)的干细胞疗法艾米迈托赛获批上市,用于治疗14岁以上消化道受累为主的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成为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干细胞疗法。
据悉,艾米迈托赛注射液为一款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剂。2024年5月,铂生卓越获得全国第一张干细胞药品生产许可证。该药品作为处方药上市,将在医院凭医生处方用于治疗相应疾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来源于供者的淋巴细胞攻击受者组织发生的一类多器官综合征,表现为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肝、肺和黏膜表面的组织炎症、纤维化等。艾米迈托赛获批后,将为众多aGVHD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
01.
等待了12年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和非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MM)、淋巴瘤等血液疾病患者人数增长,移植手术量仍呈现井喷式增加。据统计,2023年我国216家医疗单位完成allo-HSCT共14952例,位居全球第一。
其中,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手术后导致非复发死亡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在单倍体、同胞全相合、非血缘全相合HSCT中,Ⅱ~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39.5%、24.0%、40.3%,Ⅲ~Ⅳ度aGVHD发生率分别为11.4%、7.7%、13.5%。
除并发症发生率高外,预后也并不乐观,Ⅱ度aGVHD患者1年总生存期为70%,Ⅲ~Ⅳ度1年总生存期为40%,移植后患者死亡的病因中aGVHD占据17%~20%的比例。
但是,在目前针对aGVHD的治疗方案中,存在较大的临床需求缺口。aGVHD一线治疗为糖皮质激素,且有效率仅约50%。约一半患者为类固醇难治性,即SR-aGVHD,远期生存率不足20%。
SR-aGVHD患者应尽快启动二线治疗,包括JAK抑制剂、阿仑单抗、α1-抗胰蛋白酶(ATT)、巴利昔单抗、间充质干细胞(MSCs)、达利珠单抗(daclizumab)等。目前临床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一般在维持糖皮质激素有效浓度上加用二线药物,当一种二线药物无效后再换用另一种二线药物。
此次获批上市的艾米迈托赛注射液即为一款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剂。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能性和免疫调节特性,已成功地用于治疗组织修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aGVHD。多项研究证明MSCs对GVHD的预防及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已被推荐为aGVHD治疗的A-Ⅱ证据水平。此外,MSCs可以减少二线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毒性和感染等。
事实上,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在GVHD领域已有较长的应用时间。
2005年,Osiris Therapeutics开发的干细胞药物Prochymal被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适应症即为GVHD,2013年被转让给澳大利亚公司Mesoblast,并更名为Ryoncil。经历了漫长标准制定、临床试验的等待,2015年以Temcell的新商品名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aGVHD,售价为1袋86万日元(约5万人民币),每个疗程8袋。
2020年8月,FDA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曾以9:1的票数支持Ryoncil在儿科患者中的疗效,但随后建议进一步研究。2023年8月,FDA虽对Mesoblast的申请给予回复,但仍要求更多数据。为此,Mesoblast重新递交了临床试验新增数据,包括高危疾病儿童匹配性研究和51位儿童患者的4年生存数据,均显示其显著疗效。
2024年12月18日,Ryoncil获得FDA批准,成为美国首个用于治疗类固醇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疗法。获批适应症为2个月及以上儿科患者的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
无独有偶,艾米迈托赛注射液同样也经历了漫长的研发努力——2013年3月,铂生卓越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就在国内递交了IND申请,但直至2020年6月才首次公示临床试验。2024年5月铂生卓越获批全国第一张干细胞药品生产许可证。6月,艾米迈托赛被CDE纳入优先审评审批,并在同月正式递交NDA申请。
02.
中美批准首款药物,适应症延伸与再生医学尚待探索
顶着“第三次医学革命的核心技术”“细胞治疗的潜在曙光”“万能细胞”的名头,干细胞技术在21世纪以来的生物医药领域都属于超热门的赛道之一。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分析报告,2023年全球干细胞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488.3亿美元,2024年至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3%。
与此同时,干细胞药物的污名化泛滥,常常被吹为“包治百病”“返老还童”的神药。这类传言甚嚣尘上,监管规范、合规、临床数据扎实的产品则成为纠正市场风气、验证产品有效性的关键。
在国内,2018年的《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明确了细胞制品可按药品评审程序进行注册和监管——按照药品注册路径开发的干细胞产品称之为干细胞新药,一般需要经历药品临床试验申请(IND)和药品上市许可申请(NDA)两个阶段。自此以来,国产干细胞药物研发和申报工作迎来井喷,各项政策和指导原则也在不断紧跟发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共登记81项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类临床试验,较2022年增长近1倍(46项)。
2024年干细胞药物领域更是迎来多项进展:1月《间充质干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5月,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了全国第一张干细胞《药品生产许可证》;11月,北京市医保局宣布扩大干细胞移植医保报销范围。
全球范围内,干细胞监管体系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按新药进行注册,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包括中国、欧盟和美国;另一类是按新药和医疗技术分类注册,分别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健康监督管理部门各自监管,比如日本的双轨监管模式。
在Ryoncil和艾米迈托赛获批之前,中国和美国尚无获批上市的干细胞药物。此前,全球获批上市的干细胞药物共计11款,其中韩国5款、欧盟2款、日本2款,适应症涵盖皮下组织缺损、急性心肌梗死、克罗恩病等。
有趣的是,日本首款获批上市的干细胞产品仍是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Temcell,即2024年12月在美获批的Ryoncil。在干细胞产品的首度试水,各国都选择了一款临床数据扎实、监管合规严格的间充质干细胞产品。
此后,日本双轨监管模式经历了9年发展。据《Cell Stem Cell》2022年9月报道,在日本厚生劳动省网站上公开的细胞疗法有3467种,涉及2377家医疗机构,被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再生医疗产品,根据风险等级设置了多机构、多级别的审批流程。其中,最常见的适应证是牙科疾病(1513种)和癌症(1215种)。此外,可用于非疾病性的治疗,如皮肤美容、抗衰老及整容手术(513种)。
国内方面,截至2024年,共有142项干细胞药物获CDE受理。创新药企在干细胞治疗、修复与再生赛道上广泛布局,包括脊髓损伤、I型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心脏病、中风、烧伤、癌症和骨关节炎等领域。其中,多家Biotech布局了慢性牙周炎、炎症性肠病、难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中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等差异化适应症。
* 参考材料:
细胞制剂小先生《【2024年度盘点】干细胞新药申报和获批进展总结》
健康界《中国干细胞新药爆发前夜 即将迎来黄金十年?》
钛媒体《干细胞“首证”核发背后“首药”已提速,资金仍在产业上游聚集》
* 封面来源:123rf
专题推荐
声明:动脉新医药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新医药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