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象力研究驶向新岸,第二届追寻想象力的本源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30日,人工智能时代的想象力——第二届“追寻想象力的本源”学术研讨会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功举办。会上,来自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想象力研究的历史、想象过程的内涵、想象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想象哲学、想象与科幻文学、想象力教育、感觉结构等多个主题进行了阐述和对话。这是继2018年第一届会议之后,国内第二次聚焦想象力的学术会议。
2024年7月份,《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南方科技大学有关计算想象学的最新成果。这篇由吴岩、陈发祥、周融荣合作的《想象装置理论建构》,试图从人工智能时代大算力的角度重新考量对想象的研究方法,尝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2.创作丰收,《人民文学》杂志首次刊发科幻剧本
2024年是中心科幻创作的丰收年,总共发表10余篇(部)作品。
《人民文学》杂志6月号发表了由尹迪执笔,尹迪、吴岩和陈跃红联合创作的科幻哲理剧《云身》的剧本,这是该杂志自1949年创刊以来第一次发表科幻剧本。话剧《云身》早在2022年底已经创作完成。自2023年开始,由尹迪亲自导演的《云身》版本先在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分别上演,而后由陈祈充领衔的深圳甸甸巴士剧团在大湾区几地巡回演出,获得了观众的肯定。目前,剧本原创者正在紧张地创作计划中的科幻哲理剧第二部《量子幽灵》,该剧计划在2025年正式上演。
今年11月16日,“量子题材科幻创作研讨会”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创作过量子题材作品的数位作家出席了会议,会上还成立了“南方科技大学科幻创作工作室”。未来,工作室将围绕深圳地区科幻发展的区域特征,支持和引导一批科幻戏剧和影视作品的新创作。
12月,由海南三环出版社出版、吴岩主编的《大国少年·航天科幻小说系列》获 2022—2024年度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海南省“五个一工程”)。这是中心研究者第一次获得省级五个一工程奖。除此之外,袁博的长篇小说《剑齿虎家族:旷野求生》也入选了“少儿之光”2023年度少儿文学图书榜。
3.访欧访日恢复国际交流,建构多方对话
今年起中心重新展开因疫情影响中断的国际交流。2024年3月下旬,吴岩对挪威奥斯陆大学、瑞士弗莱堡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进行了访问。在挪威,吴岩和复旦大学严锋、重庆大学李广益、美国卫斯理大学宋明炜、奥斯陆大学王侃瑜等一起参加了博迪教授主持的共同未来(CoFutures)研讨会。吴岩在瑞士的《中国科幻的文化物流》会议上做了《中国科幻未来主义》的发言,在意大利与彩云等学者进行了有关中国科幻的对谈,并应日本科幻作家协会SFWJ邀请,9月7日在庆应大学做了关于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报告。此外,周梦泉、李锦华、袁博等还对重要的英文科幻学术期刊进行了信息汇总和选题综述,相关文章发表在《世界科幻动态》等平台。
4.科幻产业产值升级,科幻力经济繁荣“一触即发”
2024年4月27日,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在“中国科幻大会”上共同发布了《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4》,宣布中国科幻产业经过八年发展,已经突破千亿大关。这项成果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除此之外,吴岩还在中国科幻大会上首提“科幻力经济”的概念,并期待从全新的角度观察科幻产业发展。12月,《中国科幻发展年鉴2024》正式出版。这是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跟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围绕中国科幻发展问题的第五年合作出书,该书内容远远超越了《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成为业内观察的主要窗口。
除了科幻产业研究之外,有关中国科幻未来主义研究方向的成果也正在被肯定。11月7日, 在泰安泰山科技学院举行的“中国泰山·第二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会议上,吴岩的论文《蓝图未来主义科幻小说:滥觞、发展和性质》获得了第二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最佳学术论文奖。
5.寻找城市文明典范的科幻样板,成功主办“科幻与未来城市发展论坛”
2024年12月14日,中心参与主办“2024城市文明发展学术年会暨科技文明与未来城市发展主题会议”,在会议中组织“科幻与未来城市发展分论坛”。中心主任吴岩做《未来太空城市中的文明发展》报告,并主持对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刘钝,著名科幻作家、雨果奖获得者海漄,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张宇星,高级工程师、航天工作者王炯璐,知名科幻作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顾适,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玉琴,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曹建峰出席了这次学术活动,并围绕“科幻与未来城市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4年8月17日-19日,中心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参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4届年会,举办跨学科分会“智能社会与数字文明”分论坛,吴岩、杨果、周梦泉等出席会议并做报告。
6.参与国内重要学术组织建设,用想象力和科幻创新服务社会
4月20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跨学科研究分会理事会在重庆大学举行,会上选举了第二届理事会成员。跨学科研究分会是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这一国家级学会下设的二级分会,由陈跃红讲席教授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和国内30家兄弟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关注全球跨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在换届大会上,吴岩接替陈跃红担任跨学科研究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杨果当选为副理事长,并兼任秘书长。陈跃红教授被全体会员一致推选为跨学科研究分会的荣誉理事长。会上,中心副主任袁博还做了“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科学精英成长路径想象研究”的会议报告。
在12月28日中国未来学研究会年会上,吴岩教授做了《中国科幻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之后,于29日在会员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理事,并在理事会会议上被增补为常务理事。
7.获批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剑指广东科幻发展
2024年3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正式批准南方科技大学成立“科幻创作与产业化研究中心”。该中心由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教授担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陈跃红讲席教授任首席专家,吴岩任执行主任。中心的未来目标,是要打通创作和产业之间的鸿沟,为科幻方向的产学研建构桥梁。
2021年,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就已获批广东省社科联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科幻创作与产业化基地是中心获得的第二个省级基地。
8.成功研发《星际学堂——长源小学的太空奥德赛》,开为单一学校量身定制课程的先河
经过两年探索和准备,陈发祥领衔研发的《星际学堂——长源小学的太空奥德赛》正式在南方科技大学附属教育集团长源小学开始授课,该课程的教材也在正式出版中。《星际学堂——长源小学的太空奥德赛》是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第一次面向特定学校定制的一个课程,课程以分成12节的故事组合成一部完整的科幻小说,故事发生地就在这所学校,而故事中的人物就是学校中的师生。通过教学,学生逐渐深入到科幻的场景,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建立新的价值观,考验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该课程的首轮教学数据已经收集,正在进行统计分析。
除了定制专门课程,中心还把科幻推送到深圳普通教育的多个领域。例如,“2024深圳文艺名家驻校计划”中,就包括吴岩、袁博、陈发祥等的入校讲座。陈发祥还专门为宝安海旺学校科幻创作冬令营进行了设计和教学,并推荐学生作品在《红树林》发表。他还受邀给深圳市云端学校的三、四、五年级的六个班级开设科幻写作与鉴赏课。
9.坚守人文视角,思考人工智能发展研究
人工智能将何去何从,人类应该怎样面对当前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人工智能研究的主题上,周梦泉发表于《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论文《资本主义现实与人工智能本体——论加速主义视野中的赛博朋克》获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转载,发表于《文艺报》的文章《赛博朋克的“轻”与“重”》获得首届“澳门国际科幻奖”最佳科幻评论奖。除此之外,吴岩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第2期发表了《威尔斯、AI从业者和拉图尔提供的不对称思考》。11月7日,袁博在“中国泰山·第二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百家论坛作了题为“科幻未来主义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报告;周梦泉在2024年9月20-21日,参与由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暨‘文明互鉴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并作“人类主义之后的科幻——论加速主义视野中的赛博朋克”主题报告。上述建构在未来学方法范畴的研究,继承了中心以往对人工智能发展问题的关照。此前,吴岩曾经在《跨文化对话·第40辑》上发表过《计算人文学视野中的三种人工智能》并在Stephen Cave 和 Kanta Dihal主编的《Imagining AI:How the World Sees Intelligent Machines.》中发表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to the Era of Deng Xiaoping.》。访问学者三丰也在该书中用发表了《Algorithm of the Soul: Narratives of AI in Recent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10.注重教学创新,造就科研学习共同体
本年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的日常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无论是科幻课程还是写作科幻,教学安排都已经朝向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的方向展开。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中心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李锦华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学习回到南方科技大学,她在ACCL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2024年双年会议上进行了发言,并且在南科青年人文研究会议的第三期做了主题演讲与讨论。中心首位博士后周梦泉也进行了多次学术讲座,并完成了一系列学术论文,他的专著《死亡的獠牙——论加速主义哲学与美学》即将正式出版。中心副主任袁博的教学研究论文《以人文精神塑造为导向的科技类大学通识写作本科课程教学思考》在《中国创意写作研究》(第十三辑)2024年12月版上正式发表。目前,一个由不同梯队人员组成的中心内部教学研究共同体正在逐渐形成,下一步是尽可能吸纳外部学术资源加入,让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