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外卖,我的凭啥比你的贵?”
“凭啥?”
“凭你日常消费高呗,凭你是平台的会员呗。”
什么时候杀熟这事都能如此理直气壮了?
有网友分享:“第一次搜机票,直飞最便宜的也要4309元,我就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来就变成了1903元。”
图源:摄图网
这种现象并非出行平台所独有,日常使用外卖软件、购物软件乃至打车软件,都存在着根据用户画像实施差异化定价的情况。就拿打车来说,即使是相同的出发地与目的地,不同人所需要支付的打车费用也可能大相径庭;在购物平台上搜索同一个关键词,展现在不同用户首屏的推荐产品,其价格或许有着天壤之别;就连点外卖时,同一平台发放的优惠券,他人获得的优惠力度往往比自己的要大得多。
反向训练大数据
大数据杀熟花样百出,用户们为了应对也是费尽心思,网友们总结出了很多“反杀”小妙招。
方法一:评论刷屏法
反复在评论区发表类似“这东西太贵了买不起”的看法,于是,大数据就会将便宜实惠的高性价比商品推送给你。
方法二:话疗法
经常对着手机听筒说:“某平台太贵了,是垃圾,再也不用了!”大数据便将你识别为“需要挽回的用户”,大额优惠券就接踵而至。
方法三:选妃大法
消费时不固定在同一个软件,而是各大平台之间雨露均沾,用竞品来恐吓当前应用,把各个平台的价格一起都打下来!
方法四:心理自我安慰法
一些网友还试图从“根源”杜绝被算计,今年年初,互联网上出现不少粉色小恐龙头像的账号“momo”,通过使用相似的头像与ID,年轻人以系统信息掩盖个人信息,通过时刻清缓存从而躲避算法对个人行为与喜好的追踪与判断,摆脱基于身份标签的推荐模式。不过这样的伪装在大数据面前,似乎有些掩耳盗铃的意味。
比较激进的网友吐槽道:“不挨骂就不降价,这平台是贱吗?”
通过这些手段,真的可以左右平台给消费者设定的“人设”吗?
对此,多家外卖平台并未明确回应。某平台客服称,平台发放红包是获取客户的常规操作,不会给消费者贴上所谓“标签”。
图源:摄图网
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晓峰认为,这些方法即便有效,但想要彻底根治“大数据杀熟”,不能只靠这些“小聪明”“土办法”。“互联网和算法能够很快识别出用户的真实动机和行为。”
此外,也有网友分享大数据给人们也带来的便捷:“我是个很爱点夜宵的人,有很多次打开APP,搜索栏默认弹出的就是我当天想要点的,只有少数几次是不准确的,但推荐的也是我喜欢吃的,大数据连我周几习惯性点什么吃的都算出来了,其实也挺方便的。”
怎么就被“算计”了
这些“反杀算法”的方式是否有用先放在一边,大数据是如何“算计”我们的?这更值得关注。
据业内人士匿名透露:大数据的计算,主要依靠个人基本信息、消费记录、浏览历史、地理位置、登录设备信息甚至声音采集等。
不妨仔细回想一下,当初登录软件时,有谁曾真正仔细研读过冗长的《隐私条款》呢?而当软件弹出“是否授权个人信息”时,绝大多数人是不是毫不犹豫就按下了“同意”按钮?再者,当应用向我们索要相册、联系人、短信等一系列权限时,我们也是不是经常毫无戒备地选择“开启权限”。
这让应用能光明正大地收集我们的各种个人信息,并通过大数据为我们量身定制了一切。
不过,也有不少人试着关闭过这些权限,但结果就是很多APP的功能不能使用了。在方便和隐私之间,用户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
图源:摄图网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赌平台能自觉保护用户隐私,从而选择方便,但实际上平台真的会自觉吗?当“杀熟的屠刀”挥到自己头上时,才会觉得恶心吧。
据“中国之声”报道,在一投诉平台搜索发现,有关“大数据杀熟”的投诉累计达8167条。例如,一位消费者反映,作为某平台的十年铂金会员,她上周订的机票价格为2510元,而在另一平台上,作为新用户,相同航班的票价仅为2000元。
这到底是差异化营销,还是“大数据杀熟”?专家认为,从手段上来讲,二者的边界难以厘清,但所谓差异化营销不能成为“大数据杀熟”的挡箭牌。
出手以后会好吗?
2024年11月12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清朗行动”)为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决定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
行动会集中治理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问题。
2024年12月按照有关部署,北京市委网信办督促指导11家属地重点网络平台率先开展自查自纠、调研座谈和分类指导。在“网信北京”“京通”等公布算法治理举报渠道,积极收集网民举报线索,进行分析办理,督促网站平台从用户体验角度及时整改。
图源:网信北京公众号
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委网信办发布公告称,当前,算法治理行动正加快推进。自2025年1月1日起,进入了“清朗行动”的第二阶段,核验企业自查情况阶段。
下一步北京市委网信办将牵头出台实施方案,从开展现场检查、整改情况复查、算法机制公示、算法合规指引培训、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行业共治和企业自治等方面发力,辅导企业持续提升治理水平,打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生态。
近期的各大平台应该是消停了不少,不过“清朗行动”之后呢?会不会有些平台继续铤而走险?又或是在新规定中钻出新的空子。2月14日是个很浪漫的日子,希望这不是平台新一轮“杀熟”重新启动的日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