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2025年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名单显示,苏州中学录用的13名毕业生中,清华大学毕业生6人,北京大学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5人,13人里没有一个人是师范专业毕业。
这则消息虽然是十分正常的一次用人招聘的录用名单公示,但是在名单公布之后,在社会上依然引起了不少的舆论风波。
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少人担心非师范生跟师范生抢饭碗,会造成师范生无用武之地,将会极大地降低社会对师范院校及其毕业生的期待。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我们首先给江苏省苏州中学点一个赞,因为他们能够在当下这种环境之下,他们还能够把录用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毕业院校、学历、专业等公布出来,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因为目前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在公开招聘环节都采取了十分隐晦的方式公布相关信息。
例如我看到某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发布成绩时既没有姓名,更没有毕业院校、专业以及相关的信息,只有带有※号的准考证号,连准考证号都没有公布完整。
试问一下,这样公布成绩,跟没有公布成绩有什么区别?
因此,苏州中学把如此详细的信息予以公布,足以证明招聘整个过程是一股清流,值得点赞。
如果说苏州中学此次招聘过程是个清流,那它这次招聘的人员也算是一股清流,因为都属于顶尖名校毕业生。
这些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算不算是跟师范生抢饭碗呢?师范院校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一方面,当前无论是高校招聘教师还是中小学校招聘教师,对是否是师范生的身份界定已经逐步淡化,甚至不再要求一定持有教师资格证。
就如高校招聘教师,从来没有出现要求一定要持有教师资格证才能报考,而绝大部分都是先进入高校之后才去获取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师招聘也是如此,都允许先进入,然后再考取资格证,并不是说一定有证才能报考。
因此,是否是师范生并不影响其能够进入教师序列工作。
此外,从教学方面来讲,并非师范生教书育人就一定比非师范生强,也并非没有学过师范的人就不会教书。
从学习这个角度来看,会学习的人肯定教书不会差,因为基础底子摆在这里。
谁敢说清华北大这些顶尖高校的毕业生不会学习?
难道双非院校的师范生学习能力比清华北大的非师范生强?
因此,即便是今后非师范生大量进入教师队伍也不足为奇,这不算是跟师范生抢饭碗,而是正常的就业选择。
另一方面,师范院校依然有存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书育人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光自己会学习还不行,还得教会别人怎么学习。
单纯的教学,只是教师的一项工作内容,除此之外还有感情、心理、氛围等方面的融入。
师范生作为接受师范教育的群体,他们在师范院校接触的这些专业课程,对今后的教书育人更有帮助,比非师范生更具有传道受业解惑的能力。
虽然我们不能说师范生一定比非师范生教得好,但绝大部分师范生比非师范生教得好,这是肯定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提升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能力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则离不开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
总之,非师范生与师范生存在就业竞争的关系,但还谈不上是“抢饭碗”,师范院校依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