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5年,回看医疗行业的2024,面临巨大的挑战是入局者们共有的体感。
数据可以一窥端倪。动脉网梳理496家A股医疗上市公司财报数据发现,2024年有224家企业在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与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257家上市企业数量相比,缩减了33家。
其中,496家A股医疗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相加后的总额在2024年前三季度为1412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则为1534亿元,同比降低8.64%。这表明医疗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在下滑。
投融资更不用说,医药指数已经连跌三年,一级市场端的投融资数量与总额相比2021年高峰时期更是跌去一大半。动脉橙数据库数据显示,2024年H1国内共完成415笔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融资,累计融资约合48亿美元。相比2023年同期,2024年H1国内医疗健康融资交易数量和总金额分别下降32.3%和12.2%,对比全球医疗健康市场,量、价收缩的程度更甚。
面对行业的低谷,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创新器械,亦或是数字健康等细分领域,皆受到影响。
“2024年难字当头,我们有着特别深刻的体感并努力实现迎难而上。”国贸健康科技副总经理兼北京派尔特医疗董事长戴景萌告诉动脉网,“以吻合器细分赛道为例,‘国采+省级联盟’的带量采购模式全面推行,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加之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打造更为创新的产品成为医疗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北京京东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雨楠亦表示:“当下的挑战很多,大众消费欲望减弱,我们对此感受很深。以京东方健康新入局的近视防控赛道为例,该赛道受到大环境影响,加之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混沌无序,部分厂商迫于生存压力,提前用低价‘收割’宝贵的种子客户,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了行业可持续发展。”
尽管拥有诸多压力,每一位受访者皆认为,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永在前行:行业在新旧转换的阵痛期,势必孕育着新机遇,只有躬身入局、持续探路,方能峰回路转。
要相信,熬过去这个点,医疗行业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01
真正的全球医疗巨头,都经历过低谷期
纵观全球医疗产业发展史,那些已经成长为全球药械巨头的企业,无一不是在经历低谷后迎来更大腾飞的。
作为当下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美敦力于1949年创立后因其革命性的便携式体外心脏起搏器、可植入式心脏起搏系统而成为市场瞩目的新锐企业。但在1970到1985年间,美敦力由于在技术更新上进展缓慢,加之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携最新技术抢占市场,公司也由此丧失了技术领跑者的地位。
祸不单行。在上述时期,美敦力还出现了两次产品质量危机,以及面对美国经济进入滞胀状态的挑战。这些事件的发生使美敦力迎来了创业之后的低谷期:美敦力1985财年的年报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市占率也降至历史最低的不足30%。
同样,礼来在其1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多次低谷。最近的一次是21世纪初,礼来的Prozac、Zyprexa和Cymbalta等主要精神疾病药物专利到期,数十亿美元凭空蒸发,股价一度接近历史最低点。据礼来首席执行官Dave Ricks回忆那段时间,直言彼时行业正掀起整合浪潮,“内忧外患”的礼来就面临着被收购的巨大风险。
然而,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美敦力如今已成为全球医疗器械的领军企业,礼来也成为全球市值第一药企。
那这些全球巨头究竟做了什么,使其最终顺利度过难关并寻找新的发展机遇的呢?
首先,在具体的行动上,始终保持理想主义。以美敦力为例,1985年,曾担任皮尔斯伯里 (Pillsbury)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Winston Wallin临危受命,选择加入美敦力。面对企业当下的难题,Winston Wallin决定采取多元化战略。但与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多元化发展路径不同,在Winston Wallin看来,美敦力必须保持革命的理想主义,始终定位于医疗器械领域,并围绕此深耕相关细分赛道,方能摆脱困局。
于是,在坚守起搏器主业的前提下,美敦力加大研发投入。经过10年发展,美敦力既不断推出新型起搏器,也逐渐形成了心动过缓起搏、心动过速、心血管外科、血管治疗、神经刺激5大业务部门,起搏器市场份额占比逐渐恢复到50%,并在此后迎来飞速发展。
1972-1996年,美敦力市场占有率呈现“深V ”状
资料参考:医流科技
在理想主义外,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同样重要。比如在遇到前述行业挑战时,礼来没有选择回避问题,而是大刀阔斧从细节入手,一方面通过大规模裁员、架构重组、并购和合作等方式自救;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多个合作伙伴来分担研发成本和风险。
2009年至2015年,礼来先后和Incyte合作开发JAK1和JAK2抑制剂baricitinib,与勃林格殷格翰在糖尿病领域合作开发数种降糖药物,又与信达签署协议共同在中国开发PD-1信迪利单抗等。除与相关创新企业合作药物外,礼来也积极在研发上进行投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礼来逐渐推进产品上市节奏,并于2014年推出VEGFR2单抗Cyramza(雷莫西尤单抗)、GLP-1受体激动剂度拉糖肽,2015年推出EGFR单抗Portrazza (奈妥木单抗),2016推出IL-17A单抗Taltz(依奇珠单抗),2017年推出CDK4/6抑制剂Verzenio(阿贝西利),2019年推出Reyvow(拉米地坦),2022年推出GIP/GLP-1双靶点激动剂tirzepatide(替西帕肽)等创新药……接踵而来的创新药物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成绩,让礼来度过困难期的同时,更是其助推其在2024年一度逼近万亿美金市值。
可见,面对行业的低谷期,保持革命的浪漫主义,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也许就是度过低谷期的答案。
02
行动,是解决焦虑最好的良药
在创新领域,保持快速稳健的增长一直是行业入局者都在奋力追求的事情。这并不轻松,众多研究报告表明,大体上只有10%左右的企业能够维持成长趋势,而医疗创新领域更是低于该比例。
所以,当面对行业挑战时,增长放缓、经营压力陡增下,企业的焦虑容易被放大。
但焦虑是一个负面事物,对组织没有任何积极影响,焦虑不会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在这种时候,行动起来是解决焦虑最好的良药。
对此,在动脉网的调研中,每一家受访企业都在乐观前行:从战略到策略,从商业模式到产品规划,皆在积极做着调整。
比如在战略和运营层面,惠每数科创始人&CEO张新燕女士告诉动脉网,鉴于政策法规监管力度的持续强化,医疗行业合规的数据管理生态建设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该公司正积极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战略和运营,尤其在药品商业化进程里,于医患管理方面打造了集学术、科研、患管于一体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平台,从而推动药品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实现全渠道数字化医患一体化。
“由于医疗领域行业监管不断加强,许多医院对第三方合作的要求更严格了。”微脉市场负责人张乐表示,“面对行业新变化,我们在和医院的合作模式上更加开放,现在和更多企业、平台、以及个人等合作伙伴一起去服务好医院和患者,能实现多方的共赢。同时,对服务收费的方式也做了一些灵活的调整,能够更符合当下医疗大背景的要求,合理合规地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性收入占比,这也是国家多个政策所支持和鼓励的。另外,2024以来我们已经在帮助医院不做额外投入的前提下实现全量用户的运营服务,而非仅仅服务少数付费用户,这是越来越多的医院看重的一个核心能力。”
在具体的策略和指标的改变上,不少企业有一些新思考。知识矩阵创始人兼CEO丁肇亮就表示,该企业会加速向前进,无论是大健康内容精准营销业务,还是二类医疗器械品牌独家授权运营业务,都会以销售收入作为第一目标,保持良好现金流。“在这个行业里面一定以稳定收入为核心,不能急功近利进行过多现阶段不那么必要的投入,活下来比一切都重要。当然,运气比较好的是我们2024年的业务规模扩大得很快。”
同样,数愈医疗总经理向飞告诉动脉网,面对临床科研领域客户在临床科研相关项目的经费投入上表现得更加谨慎和迟疑的挑战,该公司在两个方向持续深入以实现破局: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引领降本增效,即积极引入大语言模型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以降低客户的使用门槛和成本,同时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产出效益;二是服务创新塑造长期价值,基于客户科研需求的洞察,由点及面,将单一的科研需求转化为系统化、可持续的科研规划。
加速产品更新迭代也是创新企业思考破局的重要路径。医准创始人吕晨翀表示:“面对整体放射影像AI项目的增长放缓,医准经过五年时间,在超声设备智能化领域深度布局,到2025年一季度就可以将超声在人体所有部位的检查全部实现动态实时AI检测。那时,超声整机的智能化就可以实现。医准除了在放射AI赛道获得营收,也可以在超声AI赛道获得新的增长动能。”
作为眼科高端器械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Intalight赛炜共同创始人/CEO李冰博士认为,一定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持续投入创新研发,以开发突破性的高端产品为使命,重新定义眼科核心设备,用远远超越以往的产品力、服务和品牌赢得市场,实现良好的现金流,形成健康稳健的经营风格。
北京京东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雨楠亦表示,京东方健康会坚守长线思维、产品思维,深耕近视防控领域,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事业提供新方法。首先,坚持对京东方健康远望学习屏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投入,用好产品和口碑留住客户;其次,持续保持与权威医疗、教育专家等KOL合作,承担教育市场的责任;最后,会因时而变、因需而变,筛选与C端客户信任度更高的营销渠道,深度合作,提升效率,降低营销端成本。
有的创新企业也在持续推动与行业生态企业更多层面的合作。“我们和华为云深度合作,凭借自身三百多家互联网医院建设经验以及在医疗行业的资源积累,重点加强了与华为云在医疗云安全、医疗大数据共享联营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出一系列创新性的互联网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针对连锁药店的‘医店通’、针对医药电商的‘医电通’、针对实体医疗机构的“急救平台”等,为不同行业客户互联网医院运营带来降本增效,提质上量的实际成果。”广州源康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耀华表示。
毫无疑问,在积极行动之中,每一个医疗创新者都在谋变,逐步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并找到穿越低谷的钥匙。
03
行业的共振:搭建找钱找合作找新机会的最佳场域
除了入局者们自己的实践外,作为医疗创新行业的深度陪伴者,动脉网将在2025年5月8-10日,举办主题为“The now 临界点”的未来医疗医药百强大会暨未来医疗医药生态展(后文简称“2025 VBEF”),在当下这样一个特殊时刻,为行业伙伴们搭建找钱、找合作、找新机会的最佳场域。
具体来说,在找钱上,动脉网一直是医疗创新领域投融资对接的优选平台。一方面,基于过往十余年沉淀,动脉网覆盖90%以上的中国医疗医药领域投资人,80%以上中国医疗医药领域投资人参加过未来医疗医药100强榜单和VBEF大会;另一方面,动脉网在过去报道过约1万家医疗创新企业,其中投融资首发率达到了70%。
在2025 VBEF上,动脉网会依托上述丰富的投融资资源,构建高效的投融资对接平台,根据不同细分领域举办包括创新器械、数字医疗及医疗服务、创新医药、生物制造、成果转化及实验室仪器等专项系列活动。通过现场展示、演讲、一对一洽谈等形式,参展企业可直接向投资机构展示创新产品、前沿技术及市场潜力,加速融资进程。
在找合作上,动脉网结合对医疗创新行业的理解与洞察,搭建了BD、产业链供应链交易、成品交易的合作场域。
BD方面,2025 VBEF一是会邀请超过1000位有寻找优秀项目、品种、技术进行BD合作需求的MNC公司,以及国内知名医疗企业及制药企业来到现场;二是会在大会期间为有明确BD合作需求的参展企业安排现场对接交流活动,拓展业务领域,共同探索市场新蓝海。
产业链供应链交易方面,2025 VBEF将全面覆盖医疗医药领域从投资、立项、研发、持证、生产制造、供应链国产化、销售、品种转让、产品合作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大会现场将有超过5000位医疗及医药创新企业创始人/决策人,超过1500位经销商及医院PI,超过2000位医疗器械及2000位医药产业链供应链负责人,超过1500位药企、研发CRO、研发团队、医疗机构的研发人员、采购人员、生产人员。参展企业将有机会与国内外20000+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制药企业、供应链企业、经销代理商等直接对话面谈,高效探索商业合作与交易机会。
成品交易方面,作为中国医疗医药创新产品首发地,2025 VBEF大会将吸引1000+创新医疗医药产品齐聚现场。据不完全统计,67%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经销商有明确的寻找新产品进行代理的需求。此外,在2025 VBEF现场,预计有超过2000位的经销商、医院PI、药企采购人员到场,为买卖双方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交易洽谈平台,为参展企业提供直接的成品交易机会。
在找新机会上,动脉网一直是行业趋势最早的一批洞察者、见证者与陪伴者。从第一届洞见互联网医疗风暴眼时刻到来,到第六届提出中国故事,再到未来医疗100强大会升级为VBEF未来医疗生态展会,每一次行业的重大转向,动脉网都精准抓住,并率先提出独特的洞见和给到行业以行动方案。
比如近两年火热的出海浪潮,动脉网就应势而起,并持续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帮助。截至目前,动脉网已拥有美国、欧洲、中东、北非、日韩、东南亚、俄罗斯、巴西等20+重点国家深度资源,2025 VBEF现场还将举办出海大会,吸引1000余位使领馆领导、国际买家、海外经销商、出海服务企业到场,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布局生产基地、全球融资、全球市场准入、全球产业链合作、全球产品销售引荐最佳合作伙伴。此外,展会还将组织国际买家团,为展商提供与海外采购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不难发现,2025VBEF大会是满足中国医疗医药参展企业投融资、BD合作、产业链供应链交易、成品交易、海外市场拓展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的最佳场域之一。
相信,在医疗创新行业的低谷时刻,能与积极、乐观的伙伴们一起携手前行无疑是最幸运的事。
独行快,众行远。在此,欢迎大家参加未来医疗医药百强大会暨未来医疗医药生态展,一起见证行业柳暗花明时刻。
参展参会咨询,可扫一扫此图二维码
他们,为行业打气:
在当下,一定要以收入为核心,不能急功近利进行过多现阶段不那么必要的投入,活下来比一切都重要。——知识矩阵创始人兼CEO 丁肇亮
我们相信,方向一旦正确,只需低头做事,聚焦产研工作,一定能看到曙光。我们也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先瑞达
希望医疗创新行业的从业者们在行业低谷期打磨产品,优化企业运营管理,最终能穿越周期,为中国医疗事业持续做出贡献。——图湃
短期而言,挑战严峻,需要砥砺前行;长期来看,你脚踩的赛道就是未来,不要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医准创始人 吕晨翀
这个资本寒冬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当下的艰难时刻,是一场莫斯科保卫战,也是行业优胜劣汰的机会。我们珍惜这样一次机会,全方位提升自我,我们相信是金子终究闪光,不断实现超越。——Intalight赛炜共同创始人/CEO 李冰
在当前艰难阶段,我们应秉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精神,专注于强化内部能力、稳固专业基础,并积极寻求资源整合,包括业务协同、优势互补、投资并购等多种策略。要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砥砺前行。——国贸健康科技副总经理兼北京派尔特医疗董事长 戴景萌
医疗行业的每一次创新都在为人类的健康未来铺路。因此我们相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广州源康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耀华
参考资料:
1. 《美敦力70年沉浮录》——医流科技
2. 《礼来,冲向万亿市值之巅?》——同写意
*封面图片来源:神笔PRO
如果您认同文章中的观点、信息,或想进一步讨论,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