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万达电影与知乎携手举办的「一种关注」《误杀3》大师沙龙在北京万达电影CBD店圆满举行。《误杀3》监制陈思诚、导演甘剑宇、制片人钱重远现身分享电影创作点滴,并与社会心理学博士狼宝、影评人二十二岛主展开深度交流。
经典IP应该如何焕发活力?系列创作会面临哪些难题和考验?《误杀3》为何坚持进击元旦档?肖央伴随着《误杀》系列经历了哪些变化?一系列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且听主创们一一解答。
二十二岛主:这两天网络上关于《误杀3》的讨论度很高,有很多问题想向几位主创提问,希望我们主创都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接下来我们先从创作层面聊聊《误杀3》。
首先想提问一下陈思诚监制,《误杀》系列很独特的一点是,每一部都是新的故事,您觉得这三部《误杀》共同的内核是什么?
陈思诚:任何一个系列都有偶然的成分,可能有的系列是必然性大于偶然性,我觉得《误杀》系列就是偶然性大于必然性。一开始拍《误杀1》,说实话,没有想过拍《误杀2》,更没有想过拍《误杀3》,只是后来资方找到我,说他们有这样一个题材,看看能不能改编。
他们觉得《误杀2》就是改编自美国电影《迫在眉睫》。那部电影我很早以前就看过。我一直本着特别朴素的创作状态,所有的东西打动到我,让我有想讲述的欲望,我才会去参与。我觉得《迫在眉睫》中所展现的阶层固化、医患关系以及亲情等话题和情感,同样适用于当前语境,所以我才拿过来(改编)。
做《误杀3》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剧本做了将近3年,其实挺难的。因为这几年孩子拐卖事件(不断出现)。我们创作者,一直是毛孔时刻打开的状态,对很多事件都保持敏锐。
我一直说,电影对创作者来讲,是唯一跟世界对话的工具,我们通过电影试图破解,试图接近所谓的真相。但是确实能力有限,不一定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终极答案。你刚刚问我的问题,既然是系列的话,那就是亲情、阶层、复仇这么几个共同点吧。
二十二岛主:刚才提到这个系列的不变,具体到《误杀3》中,创新和变是什么呢?
陈思诚:我一直说,我们创作者也在成长,对所有事物的认知也不是停滞不前的,我们所关注的东西,我们所展现的东西,也一定会随着你所有的经历而成长,而更丰富。
观众对于我或者其他创作者,可以抱着一种一直关注,看他到底在做什么的状态。因为我们是在变化当中的,这次变的比较多的是老肖的角色,他本来不是这么想的,他看完剧本之后自己也犹豫,他说我不能再继续当一个英雄,我不能再去救孩子。
现在的观众是非常难去满足的,我一直说我特别有岌岌可危的感觉,整个市场,整个舆情,对电影来讲,我认为是存亡的关系。100多年过去,电影作为已经比较成熟的行业,不管是艺术形式还是商业模式,我们今天要面临的所有问题是前辈创作者没有面临过的,一个很振聋发聩的问题,电影到底还要不要存在下去,或者它还能不能存在下去。
因为电影有一个特别现实的东西,播放终端,就是影院。中国有一个红线,这个票房红线如果达不到,中国70%影院是要关门的,这个红线就是年产票房要达到480亿,但是2024年我们是没有达到的,只有425亿,所以很多院线岌岌可危,因为需要房租、电费、需要维系员工的(生活)。如果终端没有了,大家可能就没有地方看电影,大家对电影的认知一定不是在其他播放终端能够看到的。
大家最早对电影的认知,至少我小时候,觉得露天电影院特别有形式感,你到这里来,跟陌生人坐在一起,灯熄灭了,共同同电影里面的人物进行两个小时的人生交互,你在跟他们一起进行人生旅程,我觉得那种感受是其他艺术形式没有办法给我的,所以这才是我选择做这个行业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我特别热爱它。
正因为这种热爱,所以现在我会觉得很难,我们一直都在想办法,因为爱它,所以才想办法怎么尽量维系住应有的市场定位,说句更伤感一点的话,以我们的力量放缓它灭亡的脚步,放缓它消弭的脚步。
我们一直都在求新求变,我们类型片太少了,所以《误杀》我们也在做类型。我跟老肖说,你得变,如果再去救一个女儿,大家一下就知道,那反而是更加难以满足观众。说实话,这个剧本想了挺久,没有想让他做一个好人。我的创作特别朴素,我不想再看他当一个好父亲,在电影里救人了。当然前提是,我不知道他最近这两年拍了好几个父亲的角色。
创作是需要时间节点的,是需要节奏的。
第一,我也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会掐所谓的社会热点,大家要知道,一部电影最快也要一年左右的生产周期。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我也不知道他那个时候会接什么样的电影?或者在我们之前出现过什么样的电影,所以是“玄学”。
所谓的玄学就是有很多未知的因素会影响一部电影的命运,所以我一直跟团队讲特别朴素的6个字,“尽人事,听天命”,我们把自己的创作拍好,不管在任何一种类型里,都无愧于自己的内心。最后的结果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二十二岛主:我觉得现场观众可以给一些掌声和鼓励。
陈思诚: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电影活动,我现在不太愿意参加活动,但可能这两天的感想也有点多,所以多说了几句,大家多包涵。
二十二岛主:我觉得是肺腑之言,我相信在场的所有观众都能感受得到,说出我们很多电影人的心声,电影还是需要观众回到电影院,大家一起来支持。
接下来我们提问剑宇导演和钱总,说回到《误杀3》本身,我在看的时候还挺意外的,这部电影情感的落点不光是亲情。前两部更多是亲情的展现,这次还有大义和牺牲,我觉得这个落点也是让所有观众特别意外的,所以二位可以分享一下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落点?
甘剑宇:沿着监制的分享以及给我们制定的目标,这个系列在主题层面上,在深度意义层面上,都有更新的追求,以及和观众分享新的议题。
救孩子只是表象,更多的是在寻找真相,是一帮人凝结在一起,有付出、有牺牲,是把已经结痂的伤口撕开、掏出来,这是让我们觉得特别动人的东西。
钱重远:《误杀3》这部电影,除了反映亲情以外,社会话题的反映其实也很强。在全世界范围来看,贩卖儿童这些黑暗事件其实太多了,这个世界对于正义力量的呼声是很高的。
这部电影里就有这种反映。这个社会上,既然有黑暗势力,那就一定有正义力量去守护他们,守护我们,守护这个和平的世界。
这个电影最打动我的,比如像张景贤、梁素娥这一对警察夫妻的牺牲,让我特别揪心,尤其是梁素娥查案的时候还在跟自己的丈夫打电话,但是下一秒钟就被人给害死了,我看一次,我的心就会揪在一起。
二十二岛主:好,谢谢三位的分享,让我们掌声欢迎今天的特别来宾,欢迎肖央老师。刚才监制也提到,您一开始提过,演《误杀3》这个父亲,不想跟以前一样了。我们看到郑炳睿这个角色的性格非常复杂,个人是觉得很难用简单的善或者恶定义他,你怎解读这个角色?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肖央:监制最开始就在“破”以前那两部。找我聊的时候说,老肖你这次演一坏人,我开始有很多问号,我说前两部父亲的角色大家不都挺喜欢的吗?突然演一个坏人,我是有问号的,我说为什么?为什么要改变?我倒没有强烈地说我要改变。首先觉得拍第一部和第二部,大家喜欢就不容易了,再拍第三部,确实感觉有点要迎难而上,明知山有虎的感觉。监制、导演、编剧在《三大队》之前就弄这个剧本了,找我说,你要演一个坏人,我心里面一直在打鼓,身边人一直安利我,“特别好特别好”,但是我没有看剧本,我不知道。
举个例子,咱们以前喜欢的奔驰、宝马,突然变了一个特别怪的样子,不见得所有用户都买单,所以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当时也是这种感觉。直到我看完电影,我才觉得那个“破”,是在一个更高层级上“立”住了。
《误杀3》是一个追求真相的故事,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悬疑电影就是追求真相的过程,就像拼图,你不知道全景是什么样的,(故事)慢慢拼出来。这是我看的悬疑电影里,唯一一个主题是追求真相的,我特别喜欢,我那个人物是里面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big picture。
二十二岛主:感谢肖央老师的分享,破与立之间还是很微妙的,我觉得大家看完电影之后也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刚才是来自肖央老师作为演员的解读,我们今天也邀请到了一位社会心理学博士狼宝。刚刚提到了郑炳睿这个角色很复杂,我是觉得这个人物构建得很立体,您有没有一些分析可以跟我们分享?
狼宝:我觉得这个人物确实非常复杂,符合我们对于生活中真实的人的构建,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单面的。二维就粘在你脸上,说这个人一定是好人,那个人一定是坏人。所有人都是三维的,我自己学社会心理学,所以我特别知道,他在不同情境下,比如说孩子被威胁的时候,就会表现出那样的状态,其他时候可能就会表现出另外的状态,这非常符合人物,或者说每个人自身的形象。那些道德的判断,我觉得都是在逻辑上,或者在情感上能说得通,这一点就说明这个人物是很有魅力的。
二十二岛主:谢谢狼宝,接下来我们再聊更细一点。说回到电影的背景,大家都会觉得三部《误杀》背景都设定在东南亚,但每一部聚焦的社会现实问题都不一样。就像《误杀3》是聚焦在了人口贩卖上,我想请教一下陈思诚监制,《误杀》系列每一部的社会现实议题是怎么确定的?具体到第三部来说,为什么选择呈现人口贩卖这样的社会现实问题?
陈思诚:刚才我也讲了,人口贩卖并不是电影最核心的议题,电影最核心的议题是寻求真相。
因为我觉得这些年有太多我自己也未解的事件,我特别想寻本溯源、一探究竟。我发现互联网也好,或者是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也好,一些东西会迅速地让你遗忘,我们自我遗忘和自我消解的能力越来越强,因为互联网每天有特别多的信息,各种各样的声音灌在我们脑子里,但是因为有一些事情我们没有设身处地,一开始只是看热闹,我们就会遗忘。
如果你真的身处在一件事情里,那种痛感,那种支离破碎,那种给你和身边的家庭带来的影响和改变,那种血肉模糊的影响,真正落到个体身上,你们才会感受到那种痛感,我们搞创作的,最重要的是以己度人,我们愿意身处到那个环境里,感知那个东西,你会发现其实很痛苦。
电影是一个理想化的东西,其实真正触及真相哪有那么容易呢?我们可能用这些所谓羸弱的身躯,这些平庸但又不甘平庸的个体力量,把他们集结在一起,去捅破一个所谓的阴谋,捅破一个圈层。
大家都不容易,大家都在被一些东西所控制,所以这次我们整个东西是向上的。作为微弱的个体,或者是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希望用电影展现比较微小的理想主义。
亲情只是一个线索,真正想表达的是,这些人要去找真相的故事。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一句台词,我特别让老段说了一次,后来又重复了一次,“这个世上有太多的秘密,永远成为了秘密,我想让所有人知道真相,哪怕只有一次”,哪怕这一次只是出现在电影里,谢谢。
二十二岛主:刚才你提到的这句台词,这几天我看到大家都在讨论,所以我觉得创作者的用心态度大家是能感受得到的。接下来问问肖央老师,从《误杀1》到《误杀3》,肖央老师是陪伴了《误杀》系列三部的演员,在和陈思诚监制的团队合作这几年间,你有没有感觉到他们创作视角上的变化,或者是关注社会问题上的变化?
肖央:我没总结过,我是一路跟着过来的,变化是确实有,最难的是第三部,大家对你的期望不一样了,也没有那么包容。我们在最难的时候选择了原创,选择了顶上去。其实大家都知道元旦档之前的电影市场是“哀鸿遍野”,大家都好像觉得电影是夕阳艺术,像是被抛弃了。
现在跟电影争夺注意力的东西太多了,大家都面临这样的时代。因为今年元旦就一天,以前严格来说算不成档期,很多人跟陈思诚监制建议说,“能不能不要放在元旦?”,因为电影市场这么不好,我这是听人说的,陈思诚监制一句话就说回去了,说得他也哑口无言了,说“我们也要有一些责任感”,上价值了。总得有人有担当,总有人要去,我当时印象很深,时代在变,人也在慢慢长大,观众也在变,我也在里面感受到这些东西。
二十二岛主:谢谢肖央老师,接下来这个问题想和钱总探讨一下,因为刚才我们聊到东南亚这个背景的设置。好像在《误杀》之后,把背景设置在东南亚的影视作品挺多的,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大家想看到的不只是背景,希望看到更深的话题表达,您从制片人的角度出发,觉得在创作上怎么做到探讨背景是一样的,但是探讨还要更进阶一些?
钱重远:先从制片人的角度出发,把控预算的问题,确实我们团队在海外的拍摄取景特别多,《唐探》系列分别在泰国、美国、日本取景。《误杀1》和《误杀3》也是在泰国取景。
泰国有几个层面,一个是协拍制作体系相对成熟,中国团队和泰国团队的合作相对来说轻松一些,交流和拍摄很顺畅,相对来说比较好,比较舒服。
另外是因为《误杀》这个题材,如果在中国的语境里去拍摄其实是不成立的。
我们在《误杀3》剧本创作之前,也跟相关部门进行过了解,中国对于民众的安全守护比较完善,相对来说,东南亚地区这种问题相对突出,我们就想把它放在东南亚拍摄取景,这是一个因素。
另外一个对于演员的表演状态来说,在那个环境去拍摄、去体验、去表现塑造人物,会比在国内模拟一个东南亚场景拍摄会更有真实感,演员的诠释会更让观众感受得到。
从创作来说,编剧、导演、监制在创作上的表达是有进阶的,除了亲情、复仇以外,这次《误杀3》的社会话题,像刚才监制说的社会现象,这个世界上发生得太多了,我们也想用创作者的角度去表现这些问题。
二十二岛主:从2019年《误杀1》到今年《误杀3》,票房成绩都是不错的,这个问题提给狼宝,这些年犯罪悬疑片都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刚才可能是站在主创的角度,现在如果站在观众心理学的角度,你觉得为什么这一类型的影片在这几年可以获得这么多观众的青睐呢?
狼宝:第一个就是关系动机,人与人一定要有联结,第二个是求知动机,第三个是让自己变好的动机,让自己变善的动机,我觉得这三个东西放在一个悬疑片里,你都是可以看到的。
比如说求知,刚才几位主创老师都讲到了这一点,求知真相。让我觉得特别感动的是,几个失去孩子的家庭坐在一起互诉衷肠那一段。其实我们心理学经常做团体心理辅导,我不知道几位主创老师有没有研究过心理学,我觉得可能这也是打动人的地方,这种悬疑片做到了满足所有人的基本社会动机,那一定可以吸引到很多人,大家知道这个真相是怎么样的,在抽丝剥茧看真相的过程当中有哪些互相帮助的力量,我觉得这几点特别打动我自己,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观众喜欢这一部分的原因。
二十二岛主:接下来我想问问甘导和肖央,你们最近在跑路演,路演很好的一点是,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所有观众,听到他们的意见或者是建议,这一轮路演下来有没有听到比较难忘的评论?
甘剑宇:刚刚监制分享了我们这次《误杀3》的创新和改变,其实最开始我挺忐忑的,我记得路演第一场的时候,肖央老师说我有点紧张,想知道观众什么样的反馈。刚才也说到,因为这个人物做了很大的变化,我有点忐忑,观众看完之后能不能接受?接受度怎么样?整体下来我觉得大家对于这个改变,这个创新,对于人设底色的变化接受度还是蛮高的,我放了一个很大的心。
另外比较开心的事情,是小的设计让观众看到,比如说刚刚讲到郑炳睿的复杂性,我们用色彩对他进行勾勒,红色是代表他动物性的部分,拜佛、神性的部分用黄色,包括寺庙跟人设的关系,这些小点被大家看到了也很开心。
至于互联网上说复仇同质化我们也关注到,有一场观众看明白了,说我们的不一样在于,施害者原原本本经历了之前被害者所经历的一切,甚至是极致到真的拿遥控器炸了他的女儿,这样的设计是观众能够看得到的。
肖央:我其实去现场比较多,不像甘导在那里还忐忑呢。确实能感觉到大家对不同电影的不同反应。《误杀3》感觉到大家真喜欢,真诚的东西我是感觉得到的。印象比较深,在广州有一位特别热情的观众,说他看电影是比较爱上厕所,但是看《误杀3》没有去上厕所,我说你这么私密的话都说出来了?他说对呀。他真的是挺喜欢的,绝对不是“托儿”,“托儿”是不会编这种词的。
二十二岛主:谢谢肖央老师的分享。接下来还是问一下陈思诚监制,我们刚才聊了IP的延续,也聊了创作本体,想替观众问问您,对于《误杀》这个IP,未来还有哪些创作构思?
陈思诚:这个真没有,现在真没有想到后面。
第一,我觉得除非是大盘这么冷的情况下,我们别赔钱,才有可能持续做,这是前提,证明这个系列还有做下去的可能。
第二确实得看动机,会不会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让我们有特别强大的创作冲动,讲述冲动,然后所谓代际、阶级、复仇,这几点核心观念传达出一个更新的想法,或者是更锋锐的角度,我觉得所谓的创作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
二十二岛主:我们就耐心等待,我觉得等待很重要,等待的是主创团队真的想对大家说的话。想问问肖央老师,如果继续担任这一系列的主演,等到监制他们的创作冲动出来以后,你希望这个角色还有更强的丰富性吗?
肖央:或者是《误杀4》隔得再久一点,该丢孙子了。
观众提问与互动
二十二岛主:接下来开放观众提问,大家有没有想要和主创交流的问题?
观众:我想问主创团队是怎么理解《误杀3》开放式结局?谢谢。
甘剑宇:这个我来答。片子的主题是寻找真相,真相是因为有人隐瞒,我们才会寻找。复仇也是你伤害了我,我就让你遭受同样的痛苦,其实不管是复仇还是寻找真相,底层逻辑就是因果关系。在影片里,我们给到了人物和事件的真相,至于最后的结果,我们已经给了因,我相信大家内心都会有一个果,这个就留给观众自己。结尾和我们影片主题和表达是比较吻合的,大家自己心里都有一个关于因果的解释,怎么样是最好的复仇?怎么样是最好的误杀?
二十二岛主:还是需要大家自己走到电影院里,可能二刷三刷之后,可能会有更深的解读。
观众:各位主创好,我想问一下,《误杀3》里涉及很多元素,比如说宗教元素、犯罪、亲情,我想问一下监制和编剧陈思诚老师,写剧本时做了哪些准备?因为我本身也是一名影视行业从事者,是一名编剧,想抱着请教的心态向陈思诚老师学习。
陈思诚:我所有的创作,每一次都是团队创作。我一直都觉得。电影应该是一群人创作,当然也有很多很强大的编剧,他们独立完成一个剧本,但是我一直认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关注和喜爱的点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相对有限的,对我们个人来讲,我一直都是把大家的长处总结在一起。
今天在来这之前,我还在写我后面的剧本,这个剧本也有其他两个编剧在写,在他们的基础上,我会拿出我认为好的部分,再把我认为更好的东西填进去。其实我走到今天,是因为我的身边有很多很优秀的编剧和合作伙伴。
现在电影越来越难,越需要有才华的,对电影有热爱的仁人志士集思广益,一起打这个“群架”。因为我们要面临的可能都不是其他竞品,我们面临的可能是像短视频,短剧这种已经把个体娱乐阙值无限拉高的娱乐消费形式。
在这样的情景下,电影一定是要革自己命的,电影一定是要变的,去年《消失的她》成功了以后,开始有一些异样的声音,说我是中国电影圈最精明的产品经理。我刚刚一开始还挺排斥的,因为我一直拿自己当一个创作者,我认为我对创作这件事情兢兢业业,他们这么说我的时候,我一开始觉得受伤,但是现在我忽然觉得,我们需要所谓的产品经理,因为我们这么产品,这么算计,这么精明,电影市场还这么差,我们还打不过人家游戏,打不过人家短剧。不管他们怎么说,怎么说我们,我们只要能让电影好,怎么说都可以,我们万箭穿心都可以。
我没有办法一一说我做了什么样的工作和准备,因为每个片子,每个内容都需要做不同的工作和准备,我觉得搞创作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每一天接触的都是新东西,拍《解密》,我会对国家安全部门有一些了解。我后面要做的这个题材也是一样,对另一行有一些新的了解。我拍《唐探1900》,对1900年那个时候的国际形势,那个时候美国到底是什么状态、中国是什么状态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梳理。我觉得创作最有意思的是,我们每打开一个局面就会深陷其中,跟那个时候的那些人,那些故事交映成辉,我给予他们,他们也给予我。
我觉得这个是最好玩的,最有意思的地方,我们搞创作就应该是这样,干一件事就扑进去,上映的时候我就不管它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剩下的还是不遗余力,尽人事听天命。
肖央:你觉得我演《消失的她2》合适吗?虽然我也姓肖。
陈思诚:叫《肖央的他》。
二十二岛主:这肯定不是托了,但是确实说出了很多观众想问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几位主创有一个回应也很好,让我们继续。
陈思诚:特别有意思,特别希望有一天做个开放麦,让全世界的观众一起来问我问题,特别好,各种奇怪的问题太有意思了。
二十二岛主:刚才这位观众开了一个好头。
观众:您好,各位主创我想问一下,因为有很多电影都是有很多可以称之为经典的镜头,您觉得“《消失的3》”
肖央:你什么意思,这个片名就彻底改过来了是吗?(笑)你还编了一个名,《消失的3》,哪个3呐?
陈思诚:这名应该挺好卖的,叫“消失的三”,可能会很好卖哦,对不对?
二十二岛主:消失的她+误杀3等于消失的3。
观众:主要是太敢说了,有点被吓到,《误杀3》最经典的那一幕镜头,各位主创老师觉得是哪一幕?
陈思诚:我觉得这个不应该问我们,你觉得哪一幕最经典?每个人都不一样。
观众:我觉得最震撼的那一幕是打开车厢,所有的孩子都(出现),那一幕对我来说冲击力很大,我想知道各位主创觉得哪一幕冲击力最大?
肖央:我觉得就是按炸弹那一幕,因为我昨天下午去看了,观众看手机的不多,到那一下基本上没有看手机的,都在中后排,看那一下的时候突然就“哇”。
二十二岛主:之前采访肖央老师提到过,这一次您的表演难度是很大的。第一二部还是有一个可演对手戏的主体,这一部完全等于对着一个虚构出来的东西去想象,您觉得这次表演上的难度是否在增大?
肖央:还好,是信念感的事情,其实按炸弹那一下确实有点难受,自己也接受不了角色干的那件事情,但是你放在那种情况里,也说不定自己会做出什么。它会触碰到你内心特别隐秘、幽暗又柔软脆弱的那一部分,挺难受的。我感觉到,为他人牺牲是最高的美德,但是如果你在该牺牲的机会没有去牺牲,你牺牲了别人,保留了自己,接下来的黑暗是巨大无比的,因为你会面临到特别大的自责、悔恨,很多很黑暗的东西淋到你身上,那一刻生不如死,所以我觉得最后那一枪打没打中根本不重要,(我认为)在那之后他就(已经)死了,他生不如死,死了一切的罪都赎了,活着有什么意义?
观众:陈导好,您看过《因果报应》吗?
陈思诚:我看了,我一定不会翻拍的,大家放心,说实话我没有找到我特别感兴趣的点。
观众:《误杀1》和《误杀2》我都看了,看《误杀3》之前我看了《因果报应》,我有带上那个片子的东西去看,电影里一直说报应,肖央老师有一个镜头是杀人贩子,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借鉴了《因果报应》?
陈思诚:不是,我们拍的时候,这个片子还没有上呢。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创作是有时间的,它刚刚上没有多久,我们就算抄,就算所谓的“裁缝”,也不可能那么快拼凑出来,
电影有100多年历史了,其实我进戏剧学院的时候,老师经常说我们写话剧永远逃不离莎士比亚。很多经典的文学性的东西,我跟作家聊也是一样的,只是用新瓶装旧酒。因为人类所有的爱恨情仇无外乎就那些东西,人物关系也就那些东西,有一些电影语言100多年历史了,从《战舰波将金号》后,蒙太奇开始产生以后,一部电影可能十几个、几十个蒙太奇,到上千个,现在美国所有商业片得有2000-3000个剪切点,电影已经是一种太成熟的故事了。
说实话你现在想拿出来一部完全没有其他电影,或者是其他文学痕迹的片子是不可能的,都不可能的,我们是非常坦诚的创作者。
就像所谓的《消失的她》,说有一个原著,原著我当时连看都没有看过,只是因为我们知道有撞梗的可能,我们才去购买了原著,所以其实我们融会贯通的能力没有那么强。谢谢你这个问题,也解惑了一些人。
观众:各位主创好,我是一名导演系在读学生。这部电影的人物调度,人物性格特别饱满,特别丰富,想问陈思诚老师,在剧本创作的过程当中会产生画面感吗?您在剧本创作中经历了怎样的思路历程?谢谢您!
陈思诚:这个问得很专业,我昨天还在跟一个搞创作的青年导演聊天,我说最节省成本的是案头工作,我一直特别主张所有导演最后都能过一遍剧本,因为其实我的创作习惯是当剧本写完以后,创作完以后在我脑子里面已经拍完了,至少拍到了70%-80%,跟我工作过的所有工作人员都知道,我一点都不犹豫,我想得特别清楚,我所有的调度也都有,对人物表演的把握基本上都有了,剩下其他的部门会用他们的才华增加我的想象力,摄影、美术、道具,演员会贡献超出我想象华彩的表演。
有人问我在创作过程当中,从剧作到拍摄到后期到宣发,你最喜欢哪一个?我说我最不喜欢宣发,我最讨厌卖东西,跟观众交流挺好的,尤其跟知乎的观众朋友们交流。
说实话有一些现场,可能是那种粉丝,他们对电影不感兴趣,只是对一些演员特别感兴趣,我觉得不是来聊电影的,我就有点郁郁寡欢,但我觉得作为文本来讲,从拍摄到文本,文本到拍摄,到后期都有特别快乐的地方。文本是你想的越清楚越好,想的越清晰越好,那是你一个人最节省成本的时候,也是你最运筹帷幄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你真正最自由的时候。
二十二岛主:谢谢陈思诚先生的分享,我们今天是一个大师主题沙龙,除了聊《误杀3》,也想听各位主创跟我们分享一下创作上的经验。
观众:首先我想说陈导说自己是产品经理,无论是褒也好还是贬也好,我觉得让更多人知道你,和知道你这一系列的电影就是成功的。不知道您有没有考虑让肖央老师演一些新身份?我刚才看一些特写,觉得肖央的眼睛特别深情。
陈思诚:很适合《消失的三》。
肖央:我就演那个三。
观众:那也不能让肖央老师消失是不是。
陈思诚:其实老肖的可塑性非常强。
观众:对,所以无论演什么我觉得有点出戏,并不觉得害怕,我觉得还是挺深情的。
二十二岛主:所以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表白题。
观众:也不是,我觉得是对你的一种肯定,无论大家怎么说,怎么争议。
观众:我觉得让大家走进电影院就是成功的,无论是因为什么进来。
二十二岛主:谢谢,知乎的网友不仅含金量高,也特别会给情绪价值,说得特别好,谢谢你对我们创作团队的鼓励。
观众: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陈思诚老师,我注意到整个《误杀》系列都是讲关于阶级矛盾之间的话题,第二部和第三部都有负责任的、有正义感的警察形象。警察是非常正义感地帮助底层人。我想问一下您,在塑造这样角色的时候,是真的相信这种自上而下的,自发的有争议感的行为能够缓和阶级矛盾,还是仅仅出于剧作原因?
陈思诚:说实话,我认为不管是特别微小的职业,一个清洁工或者是一个厨师、一个的哥,各行各业都有好人坏人,政治角色也有好有坏,也有排名,我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到达一定的层级的人,他们可能心是好的,但是能力不一定能到达,或者是他们被其他欲望控制,人是容易被欲望控制的,人容易被钱控制,人更容易被权力控制。
任何职业里面都有好人坏人,这个我们一定要相信,还有一个特别朴素的价值观,我觉得人类之所以还存在,就是我们善的天秤还是比恶的天秤高一点,可能这个天秤有一日真的倾斜的话,那就是人类我们自己灭亡的时候。
我一直说能毁灭我们自己的永远是自己。金钱和权力不断地滚动、竞速,未来这些东西一旦失控,就是人类集体将面临巨大灾难的时候,所以那个火种到底谁在点燃?我们太弱小了,我能感知,但是我控制不了,我只能先做好独善其身,让身边的人好一点。
二十二岛主:谢谢,这两年主持了很多的映后活动,但是今天这一场,不管是主创团队也好,还是观众也好,大家都很真诚,真正问出自己想问的问题,主创团队也很用心地在跟大家回答,再次谢谢大家的到来。最后我们请主创用一句话再向观众推荐一下这部电影,希望大家可以走进电影院支持。
甘剑宇:《误杀3》是一个老字号了,我们也提供了一些新玩法,不看挺遗憾的,请更多观众进影院一起跟我们解锁。
肖央:如果你想两个小时逃离手机,就看看《误杀3》,如果你对追求真相感兴趣,都来看《误杀3》。
钱重远:我看有朋友说,看这个电影的感受是比坐过山车刺激,比玩狼人杀烧脑,比刷微短剧过瘾,如果大家观影有这种感受,我就非常开心。另外我们的创作者,在这部电影里面有我们的态度、有我们的表达,有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如果各位看了电影。有一些感悟,也希望跟身边的朋友分享交流,谢谢!
狼宝:你自己想一想做选择题的时候会按下哪个键?如果你沉浸在里面。你自己想一想会做出什么选择?就看这部电影。
二十二岛主:感谢今天的观众、也谢谢我们的嘉宾,后续我们的大师沙龙活动将持续开展,会持续带来更多有趣的话题,希望大家继续关注,也欢迎在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分享本场活动,谢谢各位,我们的活动到此结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