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编辑|t
引言
寒风刺骨,大雪飘飞,深山里一支抗联小队正埋头行军。他们的脚步越来越沉,脚下的积雪如胶似漆地黏住鞋底。
等到地点才发现,他们所得到的情报有所出入,这一晚的敌人竟然多达两百个!被日伪抓去当劳工的人,都劝他们赶紧离开,这不是去送死吗?
可看着队长一双坚定的眼睛,没人吭声。只有高粱米粒在锅里“啪嗒”作响,似乎在为一场恶战敲响战鼓。谁能想到,他们会从这场搏命中赢得一场震撼胜利?
雪夜里的抉择
东北的冬天,冷得仿佛连空气都能冻成冰碴子,尤其到了深山老林,那寒风刮过脸时,就像刀子在刮。
抗联的队伍,在这雪地里已经熬了三天。吃的?别提了,每人包里就剩一小把带壳的高粱米,但战士们咬着牙,硬是一步步地走着。
高继贤支队长站在队伍前头,脚下踩着厚厚的雪。他的眉头紧锁着,像是在酝酿一个决定。他回头看了看战士们,很多人的脸冻得通红,嘴唇干裂。
就在这时,哨兵突然跑来报告,说前面发现两个人,背着东西。高继贤眯了眯眼睛,一抬手:“把人带过来。”两个山民模样的人,被押到篝火旁。
他们冻得直哆嗦,背上的铁炉子还散发着余温。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些铁炉子是要送给附近的日军测量队的。测量队?这个信息让高继贤猛地警觉起来。他立刻让人打探更多情况。
没过多久,战士们得到了准确情报:测量队一共十五人,其中两个日本人,带着三八枪和歪把机枪。虽然敌人火力不弱,但人数不多,高继贤当即决定动手。
他的声音坚定又低沉:“这场仗必须打!大家把手里最后的高粱米煮了,吃完就动身。”
战斗前的准备
高粱米煮好后,每个人匆匆吃了一小碗。那一顿饭,带壳的高粱米嚼起来硌牙,可战士们吃得津津有味。三天没进米粒,能吃上这点东西,已经算是奢侈了。
战士们围着雪水煮出的稀粥,狼吞虎咽。没有人抱怨,也没人怀疑队长的决定。他们深知,这或许是最后一顿饭。篝火映红了每一张冻得僵硬的脸,但没有一张退缩的表情。
饭后,队伍开始紧张地准备起来。战士们用绳子扎紧袖口和裤腿,防止匍匐时灌进雪;狍皮片被绑在鞋底,以避免行进时发出声响。
枪支检查完毕后,夏凤林作为奋勇队的队长,仔细部署任务。他的任务是带领十九名战士直捣敌营,而高支队长和隋得胜负责压制火力各带一挺机枪,其他人手里是三八步枪和匣子枪。
夜色下,队伍整装待发。没人多说一句废话,只有篝火微弱的光芒映在每个人坚定的脸上。黑暗笼罩着山林,雪地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他们走得很慢,几乎屏住呼吸,只有偶尔被踩断的树枝发出轻微的“咔嚓”声。大约一个小时后,战士们到达敌军的营地。
那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沟塘子,百十来个火堆把夜晚照得通明。战士们趴在雪地里观察,发现有几个穿着破烂的劳工,上前一问才知道情况远比预想复杂。
原来,一名姓刘的劳工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情报:“测量队早就撤回了营地,现在换来了日伪军的主力,一百多日本兵,两百多伪军。”
听到这个消息,全队人都愣住了。20人对200多人?这仗还能打吗?有人低声说:“队长,要不撤吧,这就是送死!”
高继贤猛地一拍桌子:“不打,敌人会越来越猖狂。再说,敌人兵多心虚,不敢轻举妄动。黑夜是咱们的掩护,地形是咱们的优势。只要战术对路,这仗能赢!”
突袭时刻
夜色下,战士们像影子一样悄悄靠近敌营。积雪掩盖了脚步声,寒风掩护了呼吸声。约摸一个小时后,他们到达敌人所在的沟塘。
远远望去,火堆星星点点,数百个影子在火光中晃动。“队长,真是两百多人!”夏凤林小声提醒,语气里带着一丝紧张。高继贤压低声音:“分组行动,先搞定外围的机枪手。”
潜伏片刻后,战士们悄悄向敌军帐篷靠近。帐篷周围的火光忽明忽暗,哨兵的影子在雪地上摇摆。
离帐篷三十米处,夏凤林示意大家停下。他先派了三名尖兵探路,等确认安全后,队伍才继续前行。
突然,一个哨兵走了出来,嘴里骂骂咧咧:“黑天半夜的,还不换岗?”他边说边点燃了一根烟。火柴的光亮照亮了他的脸,嘴里的金牙反射着微光。
站在雪地里的夏凤林,连呼吸都压得更轻了。他慢慢举起枪,瞄准了哨兵。就在哨兵转身向他们方向望来时,夏凤林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哨兵应声倒地。
这一枪拉响了战斗的序幕。隐蔽的战士们纷纷起身冲向帐篷,高支队长端起机枪,对着帐篷边的机枪阵地就是一梭子。
夏凤林带人迅速冲向其中一顶帐篷,用刀割破了帐篷边缘,然后掀开布帘往里投了一颗手榴弹。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帐篷里的敌人尖叫着乱作一团。
战后的胜利与遗憾
战斗持续不到一个小时。等到枪声渐弱,战士们才松了一口气。敌人的尸体散落一地,只剩下八个受伤的俘虏。
抗联方面牺牲了四名战士,另有四人受伤。虽然人数少,但凭着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他们取得了大胜。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开始清点战利品。白面、猪肉、饺子、粉条堆成了小山,还有几十支歪把机枪和捷克步枪,以及上千发子弹。然而,战士们知道这些物资带不走,只能选择弹药和枪支,迅速撤离。
高支队长下达命令:“所有能用的弹药全部带上,其他东西一律丢弃。”战士们拖着装满武器的袋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营地。
这场战斗让抗联用20人对抗了超过200名日伪军,以弱胜强的背后,是无畏的信念和智慧。战利品再多,物资再丰富,抗联战士们更看重的,是这场胜利对鼓舞人心的意义。他们知道,在这片冰天雪地里,信念比饺子更暖心,比枪支更有力量。
参考资料:
黑龙江文史资料 第16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