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时33分
进入二十四节气的末尾
新年伊始的第一个节气
——小寒
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天虽冷,不妨让相城的美食
伴你温暖过冬
下文原载于
《苏州日报》2016年01月24日 A08版
原作者:孙月霞
因要做一档关于相城文化的节目,决定从吃开始,于是有了参观相城知名老字号的机会。
第一站去的是黄埭的天福瓜子厂。天福这名字,实在好,老天爷赐予的福。大概人们有闲嗑嗑瓜子喝喝茶的时候,总归是有福的吧。老板居然是第七代传人,讲起黄埭西瓜子的做法,头头是道,比如说要粒粒饱满,大小一致,要用纯正的菜油去炒,炒好后要扎紧塑料袋捂上三天,让瓜子充分吸收了菜油的香味才好吃。这就是所谓的古法吧。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不忽悠,不虚张。本本分分的样子,所以,人们越发觉得珍贵了。
后来去了黄埭面条的加工厂。我吃黄埭面条是不要放一滴油,不要放一滴盐的。就这样吃,一种纯粹的味道,仿佛看见阳光,仿佛看见麦浪,仿佛看见我们的前世今生。老妈特地送过来鱼汤,说放在面条里才好吃,我说不要了,怕破坏了面条的纯,枉费了老人的一片心意。女儿也跟着我喜欢上了吃面条,自从喜欢上吃面条之后,女儿每天早上有热腾腾的早饭吃了,不像以前,就是牛奶面包。
黄埭面条为何如此受欢迎?其实也是用古法。小麦要用水洗干净,要多轧几遍,说起来很简单,却被有些人看作傻。黄埭面条一开始不像现在这么名气响,但是买过吃过的人都说好吃,很滑,而且煮着不烂,特别有嚼头,名气慢慢起来了。于是就有人造谣中伤,说一定是放了滑石粉了,听说还惊动了有关部门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根本不是什么滑石粉,而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按部就班的制造,如此一来,反而名声就更响了。现在,厂里那个窄窄小小的门店前面,排满了等待买面条的人,听说不少上海人、无锡人还特地大老远赶过来买面条。厂里的工人忙忙碌碌,走路几乎都是奔跑着的,但表情却是宁静的,日日闻着大麦的香味,和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工人面色到底是两样的。老板大概六十多了,也是憨憨的感觉,像邻居家的大伯,生意倒是越做越大,听说临近的无锡还特地批了一块地给他再造一个厂房。不过,他表示,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改变黄埭面条的味道。
说到相城的吃食,不能不说到湘城(湘城镇,今阳澄湖镇)的鸡汤碗,据说是蒸菜的代表之作。还有阳澄湖的爊鹅、渭塘的大团子、湘城的麻饼……写着写着,发现相城好吃的实在太多,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代表的阳澄湖八鲜不要说了,其他像老百姓的家常菜,河蚌金花菜、韭菜炒蚬肉、慈姑烧肉、笋干烧田螺、塘鳢鱼炖蛋、腌笃鲜、小鱼花生、桂花莲藕……哪样不是日常的美味?看似司空见惯,其实深入骨髓,是水乡特有的东西,是水乡人们的生活方式。想起汪曾祺写过的家乡的咸菜、咸鸭蛋,等等,哪一样不是日常到骨髓里的东西?但是如此富有诗意的表达和娓娓道来的讲述,却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情感共鸣。我想这样一种对于生活回望的能力,其实就是一种感恩的能力,对于生活不做过多的奢求,一切都是满满的欢喜,于是平淡的日子就会产生诗意。与其说是诗意,不如说是一种暖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种怎样的暖意,一种怎样的诗意!——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开始,关心粮食和蔬菜……
很多的文化人都是美食家,或者说能吃出文化。台湾的焦桐,就是一位美食家诗人,有一次在相城小聚,服务员每端一样菜出来焦桐都要先拍照留念,那种表情,有一点点孩子气,更多的是虔诚,怎么也忘不了。前不久跟日本学者大木康小聚,他一听说我们带他去吃饭的地方是焦桐去过的地方,立即很神往。参观忆园渔耕文化博物馆,看到鳑鲏鱼的标本,大木先生很兴奋,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很激动地说,离当年读冯梦龙的山歌里写到的鳑鲏鱼已经30年了,现在终于看到了,真是太好了。几百年前的一次文化书写,激发了一个异邦人如此长时间的文化想象,不能不归功于一种地域文化的魅力了。
不用说,相城的吃食是相城这片水土孕育出来的。在相城吃饭,店家会不无得意地告诉你,蔬菜是自家种的,鱼虾是自家养的。这就是对一方水土的自信了。有机会去相城乡下的老街老镇的菜场走走看看,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莲花岛大码头,就是一道景观,那么多穿水乡服饰的满头银发的好婆,守着自家种的东西,一点点芝麻,一点点绿豆,萝卜一定是带着叶子的,山芋一定是带着泥的。还会遇见小时候久违的甜秸秆。真是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写着写着,就想起家乡,想起小时候了。
在相城吃饭,总是让你想起家乡,想起小时候的。
欢迎关注今日相城视频号
(①进入视频②点击账号头像③加关注)
相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苏州日报
海报:叶方超
编辑:潘喆彬
分享给更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