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未来讲堂之宋词诵读与赏析(68)——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0
分享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苏幕遮(燎沉香)

词作者: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赏析

周邦彦(公元1056—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入太学,因献《汴都赋》升任为太学正。后历任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职,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提举大晟府。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逝于南京,获赠宣奉大夫。

周邦彦精通音律,善制词调,词作格律谨严、典雅秾丽。长调尤重铺叙与勾勒,技法高超,结构严密,代表作品有《兰陵王·柳》《六丑·蔷薇谢后作》等。近人王国维评周邦彦为“词中老杜”,称赞他词艺高超。现有《片玉词》十卷传世。

据俞平伯考证,“苏幕遮”为波斯语的音译,原义为披在肩上的头巾。《苏幕遮》曲,本出西域龟兹国,是七月泼水乞寒表演(即泼寒胡戏)的伴奏曲。宋人盖用旧曲另度新声。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韵。别名有《古调歌》《云雾敛》《鬓云松》《鬓云松令》等,代表作有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等。

周邦彦善音律,作词以富丽精工、勾勒绵密见长,最为后人称道的多是他的三叠、四叠长调。这首《苏幕遮》在周邦彦词中则较为另类,它短小轻盈,清新流畅,不尚雕琢,却独有风致。

词人在上片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夏季夜雨后一个欢快的清晨:房间里沉香轻燃,缕缕芬芳与淅沥夜雨合奏一曲清爽的乐曲,抚慰着因暑热而躁动的万物。鸟雀仿佛呼唤着晴天的到来,趁着破晓的清凉在屋檐间叽叽喳喳。透过檐窗,词人看向庭院。初阳渐高,池塘荷叶上晶莹的宿雨慢慢干燥,从水面上凸显出来,翠绿圆润。清风拂过,托出一枝枝袅娜的荷花,“亭亭净植”。在周邦彦笔下,这三组场景并非简单罗列,而是有着时空的顺序:首二句是写夜雨时分,屋内的宁静;次二句是写破晓时分,屋檐下的热闹;后三句是写朝阳渐起,屋外荷花的清丽。最后落笔在荷花,又为后文思乡埋下伏笔。

过片从荷花写到家乡。为什么荷花会让词人想到家乡呢?他暂时留下悬念,只是娓娓道来:遥远的故乡,我何时才能回去?家就在江南吴地,可是在京城做官的我却只能遥望怀想。不知道初夏的早晨,打鱼的友人们是否还能想起远在北方的我,想起我们当年驾着小船,划着小桨,轻快地钻进荷花丛中。直到全词结束,词人上片提到的眼前荷花池与回忆中的荷花丛,还有怀想中渔郎嬉水芙蓉浦汇于一处重叠往复,带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摇曳在眼中,也摇荡在心里。

周邦彦用五月初夏的清晨以及雨后清荷作为媒介,贯穿了今与昔、现实与回忆、眼前景与过去事,将思乡融入其中,绵密谨严。在写思乡时,又从对面敷笔,写家乡人思念京城的词人,更显工巧多情。如此巧思,浑然无迹,无意中牵出似有若无的思乡情,流丽婉转,风情独步。尤其上片后三句对荷花风姿的描写,打破了传统神似的思维,独具现代的真实感,常令人感叹周邦彦笔力的深厚。

撰稿:王贺

诵读赏析:洪盈盈

栏目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宋词以其独特的神韵独树一帜,与唐诗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通过多媒体重新演绎,让最经典的词句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把美的享受和宝贵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两岸青少年,在提升孩子们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同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京彩台湾 incentive-icons
京彩台湾
传递对台政策,展示京台风采
8258文章数 10460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