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价 “起飞”,背后有何玄机?
最近,碳交易市场着实 “火” 了一把,碳价一路飙升,直破新高,碳排放权瞬间成为众人眼中的香饽饽。截至2025年1月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30,272,655吨,累计成交额43,033,110,239.51元。相较于之前,涨幅超乎想象。这飞涨的碳成交量,就像是市场发出的一声嘹亮号角,引得无数人纷纷侧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碳价坐上了 “火箭” 呢?
碳价缘何一路狂飙?
(一)国内 “双碳” 目标强力驱动
我国可是向全世界立下了 “双碳” 目标的 “军令状”,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什么?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革命、产业变革就此拉开大幕。
从能源结构调整来看,煤炭 “一家独大” 的局面正逐渐被改写。近年来,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装机量一路飙升,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稳步提升。就拿太阳能来说,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大片的光伏电站如同蓝色海洋,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而传统火电企业呢,也在积极节能减排,进行灵活性改造,力求降低碳排放。
产业结构调整更是大刀阔斧。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被逐步淘汰,那些 “傻大粗黑” 的生产方式一去不复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明确划分了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产业,为产业升级指明方向。同时,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 “异军突起”,从整车制造到电池研发,全产业链飞速发展,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碳排放配额愈发显得 “珍贵”。企业想要排放二氧化碳,就得有足额的配额,而随着减排压力增大,配额供应收紧,碳价自然就有了上涨的动力。就好比市场上的紧俏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必然上扬。
(二)国际压力 “推波助澜”
全球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携手奋进,欧盟作为环保领域的 “急先锋”,早在 2021 年 3 月就推出了碳排放边境调节机制(CBAM),也就是咱们常说的 “碳关税”。虽说从提案到落地经历了诸多波折,但终究还是来了。自 2023 年 10 月起正式实施,虽说设置了过渡期,可到 2026 年就要动真格开始征税了。
这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可不小,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机电、纺织、钢铁、化工等产品大量销往欧盟。但我国碳排放交易权市场尚在成长阶段,碳价与欧盟相比明显偏低。欧盟这一举措,使得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巨大成本压力。打个比方,原本咱们出口欧盟的钢铁产品,利润空间本就有限,这下要额外缴纳碳关税,成本骤增,企业要么压缩利润,要么就得想办法降低碳排放。如此一来,企业对国内碳排放配额的需求大增,毕竟购买配额抵消部分碳排放,比缴纳高额碳关税划算,这无疑助推了国内碳价上涨。
二、碳排放权为何成市场 “香饽饽”?
(一)企业的 “刚需”
对于那些传统的高排放企业,像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碳排放权那可是 “刚需”。就拿钢铁企业来说,从铁矿石的烧结、炼铁、炼钢,再到轧钢,每一道工序都伴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没有碳排放权交易的时候,这些企业可能粗放式发展,不太在意碳排放的成本。但如今,碳排放配额紧紧卡住了企业的 “咽喉”,要是实际排放量超过了配额,要么面临高额罚款,要么就得乖乖去市场上购买碳排放权。
而对于那些早早走上低碳发展道路的企业,碳排放权则成了新的盈利点。它们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等手段,大幅降低碳排放,手中握有多余的碳排放配额,往市场上一卖,那可都是真金白银。比如某新能源车企,在生产环节大量采用清洁能源,车辆的续航里程提升、能耗降低,碳排放远低于配额,每年靠出售多余配额就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也激励着更多企业向低碳转型。
(二)投资新宠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兴资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一方面,它具有稀缺性,随着 “双碳” 进程推进,碳排放配额只会越来越紧俏,这就奠定了其价值上升的基础。另一方面,政策的持续扶持,让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愈发规范、透明,投资者信心大增。
从金融市场来看,各类碳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碳期货、碳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风险对冲工具。机构投资者纷纷入场,大型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将资金投向碳排放权相关领域,进一步炒热了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投向碳市场的资金规模以每年20% 的速度增长,足见其吸引力。
三、抢占先机,这些策略快码住!
(一)企业减排增效是王道
对于企业而言,减排增效是在这场碳价飙升浪潮中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重中之重。就拿钢铁行业来说,研发新型的炼铁、炼钢技术,如氢气直接还原铁(DRI)工艺,能够大幅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摆脱对传统焦炭的依赖,从源头上削减二氧化碳的产生。
另一方面,调整能源结构也迫在眉睫。许多企业纷纷加大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打造 “绿色工厂”。比如,某大型化工企业在厂房屋顶铺设大面积的光伏发电板,不仅满足了部分生产用电需求,还能将多余电量并网出售,既降低了碳排放,又增加了收益。
管理优化同样不可小觑。通过引入精益生产理念,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合理安排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例如,一些企业采用智能制造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精准调控能源供应,避免能源的无端浪费,实现生产效率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二)投身碳市场交易
想要在碳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熟悉碳交易规则是第一步。了解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机制、交易流程、履约要求等,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把握交易时机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密切关注碳市场的供需动态、政策变化,在碳价低位时果断买入,待价格攀升后适时卖出,赚取差价。同时,合理利用碳金融工具,如碳期货、碳期权进行套期保值,对冲碳价波动风险。
此外,参与碳抵消机制也能开辟新的获利途径。企业或个人通过投资造林、森林经营等碳汇项目,获得碳减排量,用于抵消自身的碳排放或在市场上出售,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布局新兴低碳产业
新兴低碳产业无疑是未来的 “蓝海”,提前布局才能抢占先机。新能源领域,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产业持续升温,光伏组件制造、风力发电设备生产、核电站建设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迎来高速发展期。以海上风电为例,我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海上风能资源丰富,近年来海上风电装机量迅猛增长,相关企业订单接到手软。
节能环保产业同样潜力巨大,涵盖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垃圾分类处理、污水处理等多个细分领域。随着环保标准日益严格,高效节能设备、环保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企业市场前景广阔。
碳捕捉与封存(CCS)、碳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虽处于发展阶段,但也备受瞩目。未来,能够大规模、低成本实现二氧化碳捕捉、转化与封存的企业,必将在碳减排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新的领军者。
风险防范别大意!
虽说碳排放权市场 “钱” 景广阔,但可别忘了,这其中暗藏的风险也不少。
政策风险首当其冲。碳市场本就是政策催生的产物,政策的一丝风吹草动,都可能在市场掀起惊涛骇浪。一旦政策调整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式,或者对碳减排目标做出新的规划,碳价都可能随之剧烈波动。就像之前部分地区试点政策调整,碳价瞬间出现大幅震荡,让不少参与者始料未及。
价格风险也不容小觑。碳价受诸多因素影响,能源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等,都能让碳价坐上 “过山车”。要是碰上能源危机,煤炭、天然气价格飙升,火电企业成本大增,碳排放需求变化,碳价必然跟着起伏。
技术风险同样不可忽视。碳捕捉与封存(CCS)、碳利用与封存(CCUS)等新兴技术虽前景光明,但目前大多还处于实验室或小试阶段,技术的稳定性、成本控制、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都有待验证。要是企业盲目跟风投资,一旦技术遇阻,前期投入恐打水漂。
所以啊,参与者务必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风险管控。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实时跟踪政策、市场动态;投资者也得充分了解风险,合理配置资产,千万别被一时的利益冲昏头脑,在这碳市场的浪潮中稳稳前行。
携手共进,迈向低碳未来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低碳变革浪潮中,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个人的力量汇聚起来不容小觑,咱们从日常小事做起,出门多选择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夏天空调温度调高那么一两度,冬天适当调低,既节能又舒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出门自带购物袋、水杯;还有废旧物品别乱扔,做好分类回收。举手投足间,都是在为低碳事业添砖加瓦。
企业更是低碳转型的主力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得摒弃旧有的粗放发展模式,加大环保投入,升级技术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把节能减排落实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新兴企业从创立之初就要锚定低碳方向,以创新为驱动,开拓绿色产业版图。同时,企业间还得加强合作,共享低碳技术与经验,携手攻克难题。
政府则要扮演好 “引路人” 与 “护航者” 的角色,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利用税收、补贴等政策杠杆,引导资源向低碳领域倾斜,为企业和个人的低碳行动提供正向激励;另一方面,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资金扶持力度,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还要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对违规排放行为严惩不贷,守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唯有咱们各方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在碳价飙升的时代浪潮中踏浪前行,顺利抵达 “双碳” 目标的彼岸,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让我们携手共进,即刻出发,向着低碳未来大步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