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伊乔
“史老师,您是我的榜样!”“记得回来看我们呀!”……在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学生史明玉的抽屉里,珍藏着几张小卡片,那是她离开贵州省织金县思源实验学校时,孩子们送给她的。
大二时,史明玉听到学长支教的故事,深受感动,加入体育支教的队伍。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第一节课,她引入武术电影片段,讲解“抱拳礼”“注目礼”等武术礼仪,“在武术世界中,礼仪很重要,这反映了咱们中国人谦虚有礼的品格。”
备课时融入巧思、教学时认真示范,在史明玉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武术。每天大课间,运动场上都会传出“嘿!哈!”的操练声。弓步架推、架掌正踢、震脚抄拳……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
“不仅要带学生走进武术世界,我也要走进他们心里。”性格开朗的史明玉很快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学生江佳语瑶性格内向,史明玉就请她当小助教,“来,和老师一起演示。”慢慢地,江佳语瑶和同学们的交流多了起来。
“史老师,大学校园什么样?”“北京烤鸭好吃吗?”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史明玉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回忆起支教的点点滴滴,史明玉感慨:“我陪伴了他们,他们的天真烂漫也治愈了我。”
思源实验学校校长陈绍华介绍,不少山区学校缺少专职的体育老师。体育专业大学生来支教,让体育教学的量和质都得到提高。
自2020年起,北京体育大学共选派238名体育教育专业师生参与支教服务,在贵州、山西、江西等地选建“三大球”青少年特色训练基地,并通过开展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足球、篮球、武术等40多个项目带入百余所校园,惠及万余人。
“一次支教,或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如今,史明玉也将自己的支教故事分享给学弟学妹们。一年又一年,这场“双向奔赴”仍在继续。
(董世捷参与采写)
原刊于《人民日报》(2025年01月07日 第 15 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