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用汉唐线条?林徽因:到霍去病墓前看看
1952年深秋,北京紫禁城外的一处庭院内,几位艺术家正围着一张宽大的图纸激烈讨论。站在画案前的林徽因,望着图纸上那些精心勾勒的线条,眉头微皱。
"康乾时期的线条更为精致华美,为何要选择汉唐风格?"一位年长的艺术家提出质疑。
林徽因没有立即回答,只是轻声说道:"诸位,明天请跟我去一个地方。"第二天清晨,她带领团队来到了霍去病墓前。
为什么林徽因要带团队来到这里?这座两千年前的将军墓,又能给新中国的国徽设计带来怎样的启发?
一、设计之困
1949年9月,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内灯火通明。这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在召开,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确定新中国的国徽设计方案。
当时的设计工作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直接领导,设立了专门的国徽设计组。林徽因作为建筑设计界的代表,被任命为设计组的负责人之一。
"国徽不仅要具有独特的艺术性,更要体现新中国的精神面貌。"在设计组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林徽因向全体成员强调。
会议结束后,设计组立即展开工作。他们首先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历代印玺、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形式的图样。在北京图书馆,设计组成员们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
然而,随着设计工作的深入,分歧也逐渐显现。1949年11月的一天,在位于北京西城区的一间办公室里,设计组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我认为应该采用康乾时期的艺术风格,"一位年长的设计师说,"清代的工艺发展到了巅峰,线条华丽精致,最能体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水平。"
另一位成员则提出不同意见:"但康乾时期的风格过于繁复,而且具有很强的清朝宫廷特色,这与新中国的气质并不相符。"
争论一直持续到深夜。第二天早上,林徽因带着几份参考资料来到办公室,这些资料包括汉代画像石、唐代石刻等作品的照片和拓片。
"大家看看这些作品,"林徽因将资料摊开在桌上,"汉唐时期的艺术风格既庄重大方,又简洁有力。"
1950年初,设计组开始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他们先后绘制了数十份草图,有的采用康熙年间的装饰纹样,有的借鉴乾隆时期的艺术特点,还有的尝试汉唐时期的线条风格。
每一份草图完成后,设计组都要召开讨论会,深入分析其优缺点。在一次讨论会上,有人提出:"康乾时期的风格固然精美,但过于讲究装饰效果,容易喧宾夺主。国徽作为国家象征,更应该突出主体内容。"
这个观点得到了多数成员的认同。但具体如何处理,仍然是一个难题。就在这时,林徽因提出了那个改变设计方向的建议——去霍去病墓实地考察。
二、霍去病墓前的顿悟
1950年仲春,西安郊外的一个清晨,一行人沿着古老的石径缓步而行。林徽因带领着国徽设计组的成员们,来到了茂陵博物馆,这里珍藏着霍去病墓的珍贵文物。
"这些浮雕,大家仔细看。"林徽因指着展厅内的汉代石刻说道。展厅里陈列着从霍去病墓出土的众多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气势恢宏的汉代浮雕。
石刻上的线条刚劲有力,一匹战马腾空而起,马背上的骑士正张弓搭箭。整个画面虽然只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却将汉代军旅生活的壮阔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诸位请看这些线条,"林徽因指着浮雕上的细节,"它们看似简单,却一点也不简陋。每一笔都充满力量,每一划都蕴含意境。"
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拿出速写本,开始临摹石刻上的线条。其他成员也纷纷围拢过来,仔细观察这些两千年前的艺术杰作。
"再看这幅狩猎图,"林徽因带领大家移步到另一件展品前,"注意画面的构图。整体布局疏密有致,主次分明,这正是我们设计国徽需要把握的要领。"
展厅内的汉代石刻展现了不同的场景:有奔马踏飞、猎人追逐的动态画面,有山水树木的自然景观,还有祭祀礼仪的庄重场面。这些题材各异的作品都用简洁有力的线条完成,却都能准确传达出意境和精神。
下午,设计组来到霍去病墓的遗址前。眼前的古墓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墓前的石刻艺术展现出汉代独特的美学风格,既有皇家气派,又不失朴实大方。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他率军击退匈奴,保卫了汉朝的疆土。"林徽因对团队说,"他的功绩,他的精神,都通过这些简练的线条永远留在了历史长河中。"
在霍去病墓前,设计组的成员们开始现场写生。有人临摹石刻的细节,有人描绘整体的布局,还有人专门研究线条的用笔方式。
"这种表现手法,"一位设计师一边画一边说,"确实比康乾时期的风格更适合国徽设计。它既能传达庄重,又不会过于繁复。"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石刻上。设计组的成员们收拾起画具,准备返回。这一天的考察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启发:原来两千年前的汉代艺术,竟能为新中国的国徽设计指明方向。
当林徽因走下台阶时,她突然停住脚步,回头望着霍去病墓的轮廓。"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答案,"她指着墓前的石刻说道,"汉代艺术的精神,正是新中国国徽应该传达的气质。"
三、艺术传承的深层思考
从茂陵博物馆回来后,林徽因将设计组召集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这里,她向团队展示了一批珍贵的汉唐文物。
"先看这件汉代的青铜马踏飞燕,"林徽因指着展柜中的文物说,"虽然体积很小,但它展现出的动态美感和力量感,至今无人能及。"
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拿出随身携带的速写本,仔细描摹着马踏飞燕的线条。"这匹马给人一种腾空欲飞的感觉,"他一边画一边说,"却只用了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来了。"
随后,设计组来到了敦煌艺术展区。墙上挂着一幅幅敦煌壁画的复制品,色彩斑斓,气势恢宏。林徽因指着其中一幅飞天图说:"看这些飘带的线条,流畅而有韵律,这就是汉唐艺术的特点。"
在故宫的藏品中,一幅描绘丝绸之路商旅的画作引起了团队的注意。画中的驼队绵延不绝,商人们衣着各异,展现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盛况。
"这幅画告诉我们,"林徽因说,"汉唐时期不仅是军事强盛的时代,更是文化开放、兼容并蓄的黄金时期。"
1950年夏天,设计组专门前往西安参观了著名的昭陵六骏。这些雕刻于唐代的战马石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震撼了所有人。
"你们看这些战马的线条,"林徽因走近其中一匹石马前,"虽然是平面浮雕,但马的肌肉、筋骨都刻画得极为传神。这种把复杂的形体用简练的线条表现出来的手法,正是我们需要借鉴的。"
在西安期间,设计组还专门考察了大雁塔。这座唐代建筑的外观线条简洁,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建筑上的一些装饰纹样,给了团队很大的启发。
"看这些砖雕的图案,"一位设计师指着塔身的装饰说,"简单的几何纹样组合在一起,既庄重大方,又富有变化。"
返回北京后,设计组开始尝试将考察中获得的灵感运用到国徽设计中。他们将汉代的气势、唐朝的开放胸襟,以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等元素,逐渐融入到设计方案中。
一天,当林徽因看着团队根据敦煌壁画的构图方式创作的新稿时,她说道:"把五角星放在正中,周围的装饰性纹样要像敦煌的飞天一样流畅自然。"
在融合各种艺术元素的过程中,设计组特别注意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他们反复推敲每一处细节,力求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展现新中国的面貌。
当最终的设计草图完成时,那些源自汉唐时期的艺术灵感,都已经转化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视觉语言。设计组成功地将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气息融为一体,为新中国的国徽奠定了艺术基础。
四、方案的最终确定
1950年深秋的一天,中南海怀仁堂内灯火通明。林徽因和设计组的成员们正在向中央领导汇报国徽最终设计方案。
"这个设计采用了汉唐时期的艺术风格,"林徽因指着展板上的图稿说道,"中间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周围的麦穗象征着丰收与繁荣。"
在场的领导们仔细审视着设计方案。其中一位领导指着图稿问道:"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线条处理方式?"
林徽因走上前去,从文件夹中取出了在霍去病墓和敦煌壁画前拍摄的照片。"这些线条的灵感来自汉唐时期的艺术精髓,"她一边展示照片一边解释,"既保持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体现出新时代的气象。"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期间,设计组的成员们轮流介绍了设计中的各个细节:齿轮代表工业发展,红色的丝带象征革命精神,整体构图力求庄重大方。
"这个设计方案很好,"一位领导最后说道,"不过建议在齿轮的细节上再做些调整,让它更符合工业发展的实际。"
接下来的一周里,设计组开始对方案进行最后的修改。他们请来了工程师帮助完善齿轮的结构,让它既美观又符合机械原理。
在修改过程中,有人提出要增加一些装饰性的纹样。"不用太多装饰,"林徽因说,"就像汉代石刻一样,重要的是突出主题。"
很快,修改后的方案提交上去了。这一次,设计获得了一致好评。"简洁有力,"一位领导评价说,"体现了新中国的精神面貌。"
当新中国的第一版国徽设计图纸正式完成时,林徽因向团队展示了最终的成果。图案中,五角星光芒四射,麦穗丰满饱满,齿轮棱角分明,整体布局和谐统一。
1950年底,国徽设计方案提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在会议现场,许多代表们围着展出的设计稿议论纷纷。
"这个设计很有气势,"一位来自陕西的代表说,"让我想起了西安碑林里的那些石刻。"
"线条处理得真好,"另一位从事美术工作的代表评价道,"既保持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神韵,又充满现代感。"
在征求各方意见后,设计方案获得通过。1950年12月,新中国的国徽正式诞生了。当这个凝聚着无数心血的作品首次展现在公众面前时,人们都被它庄重大方的气质所打动。
从此,这个汲取了汉唐艺术精髓的设计,成为了新中国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更展现出一个崭新国家的气象。
林徽因站在会场的一角,看着人们围观国徽设计稿的热闹场面。那些在霍去病墓前获得的灵感,那些从敦煌壁画中汲取的养分,都已经升华为了这个庄严的符号。
五、历史的回响
1951年初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新的国徽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当红日初升,金色的阳光洒在国徽上,那简洁有力的线条熠熠生辉。
"这个设计真是恰到好处,"一位参与了开国大典的老同志说道,"既不失传统韵味,又充满革命气势。"
在国徽正式启用后,设计组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反响。一位在西安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专家写信说:"从这个国徽中,我看到了汉唐时期艺术的延续。那些简约有力的线条,让人想起了法门寺的佛像。"
1951年夏天,一位日本艺术家来华访问,专程参观了国徽设计展。"这个设计很了不起,"他说,"能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艺术的精髓,这正是东方艺术的魅力所在。"
林徽因和设计组的成员们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继续深入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为其他国家建筑和标志设计提供参考。
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年轻的建筑师问林徽因:"为什么国徽设计能获得如此广泛的认可?"
林徽因回答说:"因为我们没有简单地照搬古代艺术,而是找到了其中的精神内核。就像霍去病墓的石刻,虽然年代久远,但它传达的力量感至今仍然打动人心。"
1952年,国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它出现在政府机关的大门上,印在正式文件的抬头处,成为新中国的重要象征。
一天,设计组的几位老成员又聚在了一起。他们翻看着当年在全国各地考察时拍摄的照片:霍去病墓的雄浑气势、敦煌壁画的灵动飘逸、法门寺的庄严肃穆。这些元素都以不同的方式融入了国徽设计中。
"记得当初有人主张用康乾时期的风格,"一位设计师说,"现在看来,选择汉唐艺术的精髓才是正确的。"
1953年,一位外国记者采访林徽因时问道:"在设计国徽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林徽因说:"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从汉唐艺术中,我们找到了一种永恒的价值。"
时光流逝,国徽依然庄严地注视着新中国的发展。在北京的一座展览馆里,珍藏着当年设计组的全部资料:从最初的草图到最终的设计稿,从考察照片到会议记录。这些珍贵的档案见证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许多年后,当人们谈起新中国的国徽设计时,都会提到那次去霍去病墓的考察,提到林徽因和她的团队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这个融合了汉唐艺术精髓的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见证。
在中南海的一间档案室里,至今还保存着林徽因和设计组成员们的签名。这些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对传统的思考,以及对新中国的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