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后A股连续大跌,一周跌去了200多点,许多投资者都是懵的:
市场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还会跌多久,跌到哪里去?
要说利空因素,之前其实都有分析过,大致就那么几点——
第一,特朗普1月20日即将上台,关税战临近,海外又开始爆炒“特朗普交易3.0”了。
佐证就是人民币离岸汇率从12月下旬的7.30左右一下子飙升到7.35一线,逼近最近十几年人民币汇率史上的最低值。
市场传言今年出口形势严峻,国家对贬值的容忍度将更高,下半年不排除跌到7.5-7.8之间。
第二,对于1月即将出炉的年报业绩预告,基于去年一整年的推演,市场倾向于认为利空较多。
我们回顾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全部A股公司的归母净利润累计是同比下降0.53%的。
剔除垄断暴利的金融和石油板块,这个数据将进一步变为-7.41%。
从统计局公布的社消数据来看,虽然9-10月份在政策预期下有一定复苏,但11月开始又再度掉头向下了。
另外12月31日公布的官方12月制造业PMI数据为50.1。
虽然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但相比此前的向上势头,12月掉头向下的趋势确实也让人不放心。
由于内需消费市场没有大的改观,制造业的扩张也熄火了,那么全年A股公司的业绩数据,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就让投资者对1月份发布的业绩预告保持谨慎态度,再加上今年“退市新规”实施,垃圾股的利空被进一步放大。
第三,政策真空期较长,出台节奏不及预期。
可以说,去年以来的整个市场环境都是偏负面的,海外全是负面,内需也令人失望。
四季度以来的上涨,全靠“政策预期”这一口真气吊着往上提。
12月份A股能够死扛着,跌不下去,主要原因就是两个政策预期,一是上半月的重磅会议,二是下半月的降息。
结果呢,重磅会议没有涉及市场关注的人口问题,市场用脚投票了;
12月19日美联储降息后的一周,A股也还是涨的,说明大家普遍还是乐观的。
但一直到月底,12月31日,央行最终都没有表态跟进降息,才引发了市场的再一次用脚投票。
12月31日官方PMI数据向下+央行不降息,也就成为了A股这一轮下跌的直接导火索。
再加上关税战预期下出口承压、年报预期不佳、退市新规等利空交织之下,最终形成了恐慌性的践踏局面。
那么,大跌一周后,A股见底了吗,接下来是反转向上还是继续阴跌呢?
现在的形势,市场观点有两种。
一种认为,大跌之后,杀跌情绪已经接近尾声,可以下场捡便宜筹码了。
论据是:自从924行情以来,上证指数此前最低曾经跌到3150点左右(10月中旬)。
这个位置有着很强的支撑力,既然10月份大幅杀跌的时候都没有跌破,现在应该也不会跌破。
这两天,每逢A股跌到3150点左右,就会有大量资金进场抄底,昨天周一和今天周二都有类似情况,将指数重新拉升至3200点之上。
今天早上,A股一度跳水到3200点以下,但下午又顽强的被拉起来,最终收涨0.71%,至3229点。
可见,3150-3200点这个支撑位还是很强的。
这是从资金面和情绪面的角度出发的理解,但从宏观面的角度来看则未必。
另一种观点认为,现阶段可能只是半山坡,接下来大概率要打响3000点保卫战。
主要原因是上面分析到的三大利空,一个都没有解决的迹象。
第一个特朗普上台,1月20日才落地,现在还早着呢。
这两天之所以情绪稍微缓解,一个重要原因是,周一华盛顿邮报发了一篇报道,指特朗普的关税战可能缩水。
该外媒指出,特朗普的助手正在研究一项关税计划,该计划将仅涵盖关键进口商品,而不是此前预期的要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关税。
打脸的是,报道出来仅仅一天,特朗普自己就跳出来辟谣了。
目前一般的预期是,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最终的目标是30%-60%之间。
但实际的落地将会是分阶段的,预计2025年将对华平均关税率提升约15-20%,2026年再提升约10%-25%。
之所以是这样,主要还是为了通过一步步施压、谈判,争取更大的利益。
当然,这种渐进式的加税,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业内是有争议的,有部分专家认为可能冲击小于2018年。
但不管怎样,从对A股的利空影响来看,现在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第二个利空,1月业绩预告和退市新规的实施。
按照深交所和上交所的规定,上市公司需要在每年的1月31日前披露业绩预告,特别是对于那些业绩相比于去年有大幅波动的公司。
一般来说,由于需要时间去审计,披露的密集时间通常是1月份的中下旬。
而且,业绩好的公司通常先披露,业绩暴雷的公司都会拖到最后,越是到1月下旬,暴雷释放的压力可能越大。
今年1月28日为除夕,1月21日-27日,这最后一周多的时间,才是A股压力最大的时候。
第三个利空,政策真空期较长,出台节奏不及预期。
下一个重磅会议,已经确定了要到3月5日才召开,所有重要的政策都要到那时候才会讨论落地。
现在离两会还有接近两个月时间,中间还隔着一个春节假期。
所以下一波行情,怎么也要到春节假期回来,等到会议前20天左右才会逐渐发酵。
现阶段对于政策面,也不是完全没有预期,很多消息其实是在一点点浮出水面的。
比如今年的国策,核心思想就是“扩大内需”。
目前外资机构的大体评估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高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对特困户、低保户的医保和社保补助会提升,估计补贴幅度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
第二部分,对体制内的公务员涨工资,平均涨幅估计有接近5%左右,接近2000亿人民币。
第三部分,以旧换新扩容,2024年以旧换新补贴主要涉及汽车和家电,2025年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消费品涵盖进来,预计总体规模翻一番,达到3000亿人民币。
以上三块加起来,大概有7000亿人民币,占2025年广义财政赤字提升2万亿政策包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目前三分之一的刺激政策都已经浮出水面了。
但市场的整体评估是温和的,普遍认为现阶段的政策,对于打破通缩,刺激内需还远远不够。
因此未来的三分之二,还未浮出水面的,或许才是关键。
但这些,都要等到春节之后了。
1月眼前的来看,利好寥寥,很多都只是短期事件触发。
比如昨天的医疗板块领涨,由冬季流感增多消息引发,但今天就大跌了,典型的一日游行情。
今天的AI板块领涨,主要是2025年美国CES开幕,英伟达推出新一代游戏GPU芯片+发布AR眼镜专利引发。
这种由海外事件引发的科技股热潮,往往只能短期提升市场情绪,很难具有持续性。
这种时候冲进来,大概率要被活埋。
因此,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三座大山依然压顶,现在或许只是下跌的半山腰,3000点保卫战很快可能就要打响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