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提拔,只有一位叫苏麟的人,未被他举荐过。于是,苏麟写了一首诗,暗讽范仲淹。结果,苏麟竟然因为这首诗,火大发了。
虽说他火,但很多人听到苏麟这个名字还是一脸懵,他到底写了什么诗来暗讽范仲淹?
其实他本人在历史上确实没多大存在感,但他写的诗句后人们都在用,那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听到这首诗,很多人才会惊呼:“噢!原来这是他写的!”
那为什么又说这首诗和范仲淹有关呢?这又要说起范仲淹这个人。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不仅才高八斗,他还能文能武、知人善任。
文学上数《岳阳楼记》最出名,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凸显了他的家国情怀,同时心怀天下苍生。
朱熹所写的《五朝名臣言行录》中就记载这样一件事,说范仲淹与韩琦、富弼等人推行新政时,打算将此前光吃饭不干活的人都撤掉。
范仲淹看着名册上的官员名字,检查任职情况后就在不称职的官员名字上画一笔,表示将其撤掉。
富弼看到后,有些伤感地说:“这一笔很轻松,但背后却是一人丢了工作,一家人哭了。”
结果范仲淹回答说:“他一家哭,和被他祸害的千家万户哭相比,算得了什么?”
范仲淹的话让富弼醍醐灌顶,不再为那些不作为的官员求情。
除了在政事上心怀百姓外,他也有着强烈的爱才之心,希望真正有才能的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因此经他提拔的人数不胜数,最著名的当数狄青、张载等人。
据说狄青还只是个小军官时,范仲淹就看出了他的才能,但也知道他空有一身勇猛,却不懂计谋,于是把他叫来谈话,语重心长地劝导,并且将一本《左氏春秋》放在他面前,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
狄青深受启发,回去之后就熟读《左氏春秋》和其他史书和兵书,最终成长为一代名将。
张载和狄青相反,崇尚儒学,行事有些犹豫,于是范仲淹又开导他:“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说着将一本《中庸》放到他手上。
张载受到启发,也开始读其他学派的书,成为北宋关学的创始人。
一代名相富弼也是经过他的点拨,在宋仁宗恢复科举之后立马去考试,由此进入政坛。在官场上范仲淹也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让他成为一代名相。
点拨了这么多有才的人,范仲淹爱才得的名声也得以远播,很多人都想得到他的点拨和举荐。
范仲淹来到杭州当知府时,城里的官员们纷纷到他家去拜访,希望能得到他的助力。
果然那些有才能,此前一直怀才不遇的人得到范仲淹一封推荐信后,立马就受到重用,范仲淹的名望就更高了。
但此时担任杭州巡检的苏麟就不高兴了,从来没作诗的他突然写了一首诗,就是那首“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还专门寄给范仲淹看。
旁人看了这诗,以为就是写景色的,可是范仲淹却看出了其他的意思。
近水楼台先得月,说的是在近水边的楼台总是能先看到月亮,朝着太阳方向生长的花木就更容易感受到春天。
结合苏麟的工作,就能猜到他想表达的意思,巡检不同于那些办公室坐班的官员,是需要经常在外面巡逻的,这就导致他很少有机会见到范仲淹,也就减少了得到举荐的机会。
范仲淹看出了苏麟的意思,但他并没有马上做出反应,而是派人去调查苏麟的工作态度和履历,并且观察他近期的工作情况如何。
在得到手下报告苏麟工作态度好,履历也不错,近期工作照常时,范仲淹才放心地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苏麟由此得到升迁。
升迁后苏麟更加认真工作,不敢写诗来讽刺范仲淹了,而是像其他人一样将他奉为恩师。
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范仲淹既是一批千里马,也是很多人的伯乐,难怪能名垂千古。
参考信息:宁波日报:宁波日报:王厚明:范仲淹识才选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