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我的新期待

0
分享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刘子赫


贺为渊


邢海明在帮村民换灯泡。


多雪英


陈玫 本报记者 宋朝军摄


张 展 本报记者 张文豪摄


02:02

跑好下一段路

■ 刘子赫北京研究生

我今年24岁,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我喜欢跑步,喜欢在跑步过程中克服一次次挑战。

2024年,我有幸参加学校的海外实习项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了一场20公里环城跑,并录制一段视频。之前,我在学校经常跑步,但最远也就10公里。这次环城跑的里程相当于“小半马”,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刚开始几公里,我跑得非常顺畅,跑步过程中还能一睹中世纪风格的城市风光;但到10公里时,我感觉状态和平时不一样了,脚步越来越沉,再没有心思去拍摄了。过15公里,双腿都有点抽筋,几乎逼近体能的极限,一度有放弃的念头。但凭借坚强的信念,想知道完成比赛是什么样的,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跑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才明白,最重要的不是成绩好坏,也不是鲜花、掌声和奖牌,而是实现了新的突破。在终点的背景板前,许多参赛者和民众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此刻我的成就感满满,也成为去年我最珍贵的回忆。

体育运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一年,我看到了巴黎奥运会上中国健儿的拼搏身影,感受过冰雪场地中普通群众的活力和激情,跑过几个5公里、10公里。我一直认为,无论男女老少、年龄几何,只要愿意走出家门参加运动,就能感受到沉浸感和满足感,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好。

再过几天,我将迎来25岁生日,开启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常听说,人生也是一场马拉松。无论写论文、准备毕业还是找工作,都是马拉松的一个阶段,都需要一股跑马拉松的劲头,既要积极前行,也要脚踏实地。

新的一年,我期待能多参加几场半程马拉松比赛,争取完成一次“全马”;也希望能通过论文答辩,顺利毕业,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我将以一个好的状态开始新年,把2025这一段路跑好。

(本报记者吕九海采访整理)

在运动和学习上实现进步

■ 贺为渊贵州安龙小学生

我今年7岁,是一名布依族的小学生,现在上一年级。我出生在一个美丽的地方——贵州安龙,这里四季如春,风景秀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妈妈常说,安龙有“三千年文化、三百年荷花、三十处美景”。而且安龙还有个名字叫“加油之城”,因为“加油”这个鼓舞人心的词语,正是发源于我的家乡呢!

我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总是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其中,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课余时间,我经常参加篮球活动,在球场上交到了很多朋友。篮球不仅让我变得更强壮,还锻炼了我的反应能力和协调性。每次投中一球,我都特别开心,仿佛完成了一个挑战。

除了自己打球,我也喜欢看篮球比赛,许多优秀的篮球运动员都是我的偶像。无论是他们场下的刻苦训练,还是场上的专注和拼搏精神,都让我明白:无论运动还是生活,只有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让我下定决心,在学习和运动中都要像运动员一样,不怕困难,不断挑战自己。

去年,学校举办冬季运动会,我报名参加了跑步和拔河比赛。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我和队友齐心协力,坚持完成了比赛。比赛结束后,身体有点累,但我内心很激动,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勇敢了。

在学习方面,我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做一些有趣的应用题。它们像一个个解谜游戏,需要开动脑筋去寻找答案。每次解出一道难题,就像投进一颗好球,总会给我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新的一年,我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个是刻苦练习篮球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像高年级的大哥哥们一样,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第二个是更加努力学习,把功课学好,解出更多难题,逐渐进步,将来掌握更多知识,实现更大的梦想。无论是学习还是篮球,我都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因为我相信,只要拼尽全力,总有收到回报的那一天。

(本报记者霍旻含采访整理)

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

■ 邢海明河北石家庄电工

我是石家庄市灵寿县人,1989年9月,我们村通了电,19岁的我就成了一名光荣的村电工。目前,我担任灵寿县供电公司寨头供电所南营服务站台区经理,同时也是服务站外勤班的工作人员。

太行山深处的木佛塔村一直是我的服务责任区。全村138户380人,分散居住在9个自然庄。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山路出行不便。

背篓、工具包和摩托车就是我出行的“标配”。太行山上的荆条遍地都是,编制的背篓特别结实耐用,我自己就会编。每次帮着老乡们往山下背核桃、蘑菇、山楂、柿饼、土鸡蛋等山货,从山下给大家带酱油醋、药品、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都得五六十斤,背篓就成了我的好帮手。大家都说我是“货郎电工”“背篓电工”。30多年来,我靠一辆摩托,在山区跋涉近30万公里,用坏16个背篓。我也从青年变成了中年,脊背已不再挺直。

75岁的邢德全和老伴儿白喜妮俩人身体不大好,干不了重活儿。老两口有一儿一女,女儿出嫁了,儿子和我同岁,但不幸患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老两口种着十几亩地,干不了的就喊我帮着干。作为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老人,我觉得这是应该的。时间长了,村里的老人们都说:“海明就像儿子一样,事事都替俺们考虑到了。”

忙单位的事儿,忙乡亲们的事儿,可家里的事儿却常常顾不上。经常吃着饭,别人一个电话,我撂下饭碗就给别人帮忙去了。在我的影响下,读大学的女儿也参加各种公益社团,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今年元旦这天,国家电网河北电力(灵寿)共产党员服务队“乡情背篓”特色精品服务项目启动,来自电网的7名青年职工在木佛塔村开展了第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我对新年有了新期待,希望未来背篓里装满更多乡情。新的一年,我会尽自己努力帮助老人,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志愿者队伍。

(本报记者张腾扬采访整理)

村里有越来越多的游客

■ 多雪英黑龙江齐齐哈尔村委会主任

“架起大铁锅炉火正旺,库木勒节沸腾了家乡,罕伯吼出喝彩的太阳……”站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拉新村村口,高亢奔放的“扎恩得勒”歌曲、欢快活泼的“哈克麦乐”舞蹈向游客展示着达斡尔族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引得大家不禁一同起舞。

我叫多雪英,是村委会主任。24年间,我一直工作在有“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美称的哈拉新村,这里70%的村民都是达斡尔族,不仅是国家级特色民族村寨,还是4A级旅游景区。

近些年,我们通过打造达斡尔民族风情旅游廊道和嫩江生态旅游观光带,推出了周末游、民俗游、度假游等十大旅游产品,叫响了“卜奎故地·嫩水达乡”的旅游品牌。尤其是每年6月,在嫩江环抱、碧草连天、鲜花盛开的库木勒草原上,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参加达斡尔族传统节日——库木勒节,感受马背狂奔、野外露营、江畔垂钓等独特的达斡尔族风情。

除了民族节日,我们还打造了包括朝鲜族民居、现代农村民居、新中式民居和蒙古包等不同风格的12家民宿;创建了设有传统服饰、手工艺品等各种摊位的楚勒罕集市;推出了柳蒿芽鲫鱼汤、柳蒿芽炖排骨等具有达斡尔族特色的美食产品。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们村已经成为“民房变民宿、美景处处有、游客熙熙攘、歌舞乐悠悠”的“明星村”。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参与到了旅游产业发展中,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

要问我新的一年有啥期待,当然是希望达斡尔族能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哈拉新村能有越来越多的游客。为此,我们借助冰雪旅游火热出圈的“东风”,打造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冰雪旅游项目,将“打火球”“肯古楞”(滑雪板)等达斡尔族传统项目融入景区旅游体验中。相信未来我们的旅游产业会越做越大,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郭晓龙采访整理)

城市更加整洁

■ 陈玫甘肃渭源环卫工人

临近春节,采购年货的人多了起来,路上的车也多了起来。作为一名环卫工人,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我感到责任更大了。做好马路的清扫保洁工作,事关每一位市民的出行体验。

2005年,我成为一名环卫工人,最开始负责的就是马路清洁。20年里,因工作需要,我几乎转遍了县城里大大小小的街巷,从新手成长为小组长,我既有自己日常负责的一片区域,也带着清扫团一起扫。作为本地人,在家乡成为“城市美容师”是份机缘,看着市民的素质越来越高,大家还给予我认可和鼓励,我的心里暖暖的。

过去一年,我收获了新的机遇。县城的渭河生态廊道竣工交付,市民游客有了新的休闲美景地,一旁宽阔的灞陵桥东路也实现升级,组织派我来此担任马路清洁组组长,和新加入的13名环卫工人同事组成新队伍。来到这里,我第一件事就是教大家扎扫把。

事虽小,但重要。“扫得快不如扎得好。”这是老前辈教给我的话,我又传递给新同事们。扎不扎得好一个扫把,决定着能不能干好环卫工作。如何挑选扫把柄和竹子、如何用手钳和铁丝固定、如何系上充足的塑料条……一项一项,新同事们听得认真、学得快、练得勤,截至目前,我已经向100多名新同事传授过技巧。

现在,我们每天早上4点半就起床,在马路上一边清扫,一边迎接初升的太阳。除了早上固定的清扫,我们还全天值守,做好垃圾清理、日常保洁。作为本区域的小组长,我每天还会进行督查。令我欣慰的是,同事们的环卫工作质量越来越高,技巧也更成熟。雪天,我们拿着雪铲全员出动;雨天,我们紧盯易积水路面,确保排水通畅……在我们负责全长3000多米、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的保洁区域里,干干净净是常态,也是标准。

看重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主动提升环卫工作能力,这是我以前坚持的想法和做法,更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面。新的一年,我希望更多朋友都从自身做起,一起守护清洁美丽的环境,让城市更加整洁。

(本报记者宋朝军采访整理)

传承好殷墟甲骨文

■ 张展河南安阳考古工作者

我的爱好是拼图,我的工作也是拼图,不过我拼接的是3000多年前的文明碎片——甲骨。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缀合残缺的甲骨片,这份工作听起来很有趣,其实做起来不简单。

2024年是甲骨文发现125周年,也是我来到甲骨文故乡河南安阳、应聘到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第五年。这一年,我所在的甲骨文传承研究创新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同事缀合出的甲骨也超100组,助力殷墟甲骨文字传承工作。

和甲骨文结缘,我算是有点“跨界”。我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数字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技术,跟3000年前深奥的甲骨文不沾边。2019年临近毕业时,我拿到了一部分甲骨文图像数据,开始研发第一版甲骨缀合程序。当年恰逢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我借助程序发现了一组可以缀合的甲骨碎片,当时兴奋极了。后来被告知,这组甲骨早已被前辈人工缀合过。虽然我一度非常沮丧,但也客观证明了借助人工智能缀合甲骨的有效性。

2024年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里面新展出了许多成版甲骨。其实,它们出土时并不完整,后期通过前辈大量的“拼接”。从甲骨文发现至今,大约存有16万甲骨碎片,许多还流落在国外。只有把更多的碎片“拼接”起来,才能更好地破译甲骨文。但从数以万计的甲骨碎片中,寻找并拼出完整的一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做甲骨文拼图有点像大海捞针,比如多个完整的甲骨碎成多个碎片,这属于多目标拼接,然后是图像边缘等距离拼接、图像的纹理拼接、图像中这些残词残句的拼接,我们需要开发1个软件,同时解决这4个问题。经过反复尝试,接受无数挫折,我们在去年实现了甲骨碎片图像的小批量缀合。

新的一年,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工作并未停歇。今年6月,实验室将组团到法国进行甲骨实物高保真数据采集,我希望能参与进来,和同事一起研发出甲骨文碎片较大规模缀合的程序,建立更全面和规范的甲骨文字形库和语料库。

(本报记者张文豪采访整理)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09日第12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海外网 incentive-icons
海外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
561328文章数 18053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