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信阳毛尖”茶味啤酒是否侵犯“信阳毛尖”商标权的讨论备受关注。在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后,相关啤酒企业与信阳市茶叶协会握手言和。律师指出,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时,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跨类别产品要谨慎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意避免商标授权纠纷。(1月9日《工人日报》)
目前跨类别产品创新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类产品越来越多。比如在食品领域,近年来出现“洗衣液奶茶”“肥皂慕斯”“灯泡棒棒糖”“烟糖”“口红糖”“戒指糖”等。这些产品均是将两种不相干的产品结合在一起,然后形成一种新的产品。“茶味啤酒”就是跨类别创新产品当中的一种,而且日后这类产品还会不断出现。
这类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新求异心理,再加上目前流行“混搭”,一些优质跨类别产品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此外,企业还可借一种商品的优点,来促销另一种商品,比在食品当中加入中药,推出中药饮品或中药糕点等新品,让人在享用美食的同时获得了保健的机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企业只要把握好分寸,搞跨类别产品创新可以理解。
但这类创新也容易出现乱象,尤其容易对其他企业或商标形成侵权。在这起事件当中,姑且不论“茶味啤酒”是否属于好的创新产品,仅就商标而论,一家啤酒企业因在啤酒当中加入信阳毛尖,就把“信阳毛尖”这个商标拿来为自己所用,显然有侵权之嫌。假如这一做法不加以制止,茶企也可以在茶叶当中加入少许名酒,然后借用名酒的著名商标,这样就会导致商标混乱。
跨类别产品创新的潜在安全风险,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比如儿童将“灯泡棒棒糖”放入口中难以拔出,容易导致窒息。“烟糖”满足了未成年人对食品的需求,同时也可能培养了“小烟民”。有些孩子将洗衣液当奶茶,将清洁剂当橙汁,有些老人则长期将食品当药品使用等,均可能与某种跨类别创新产品形成的误导有关。“茶味啤酒”的安全风险或许不算大,但混淆茶和酒,让一些人饮酒如饮茶,对控酒不利。
好的创新应该受到社会的呵护和包容,跨类别产品创新也是如此。但创新不是将产品简单相加,然后推出一款奇怪的产品,而是要让新产品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契合市场需求,尤其要守牢法律和安全等底线。突破底线的创新相当于冲出赛道的车辆,不仅无法抵达胜利的终点,而且还会破坏秩序并充满风险。这类创新属于新生事物,规则尚未健全,除了要划清基本底线之外,还要强化过程监管与引导,让跨类别产品创新能够健康发展,成为市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秋实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