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与健康。根据新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86.5万例,死亡病例75.8万例,是全球第6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3位肿瘤致死病因。2025年1月4日,中国肝癌规范行动全国学术年会暨中国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行动全国总结会于上海举办。借此契机,医脉通诚邀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女士和罗氏制药中国医学事务副总裁李滨博士畅谈罗氏制药在肝癌规范化诊疗、医疗数智化转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未来的长期布局。
边欣女士
罗氏制药
中国总裁
李滨博士
罗氏制药
中国医学事务副总裁
医脉通:肝癌的规范化诊疗在中国和全球都是一个热点话题,请您聊一下罗氏制药在肝癌规范化诊疗方面的相关实践。
边欣女士
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罗氏始终聚焦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公司长期深耕肝癌治疗领域,探索肝癌治疗更加创新的治疗方法。2020年,罗氏免疫创新药物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Atezo+Bev,T+A)的肝癌适应症正式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改写了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格局。截至目前,“T+A”疗法已在全球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目前我国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并且,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差异明显。其中,大型医疗中心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部分已接近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开展规范的巡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肝癌诊疗水平、提高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罗氏将继续与中国的临床医疗机构携手,通过多种创新项目更好地践行肝癌规范化之路。
医脉通:在肿瘤诊疗领域,精准和规范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两个关键词。请问罗氏是如何实现肝癌精准治疗的呢?
边欣女士
长期以来,罗氏制药中国积极与中国肝癌领域的专家合作,引领肝癌诊疗步入精准时代。
一方面,罗氏汇集制药与诊断的合力,为患者带来筛查、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全程诊疗。
另一方面,我们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国内顶尖科研型医院和专家在肝癌领域合作开发相关数字化辅助决策模型。通过结合院内累积的真实数据及先进算法的应用,辅助医生决策,帮助患者找到最合适的以及预后最好的治疗方式,在给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的同时节约医疗成本。
医脉通:未来,罗氏对中国的肝癌领域还有哪些长期布局?
边欣女士
基于我国肝癌领域的现状,为实现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再提高15%的目标,达到“健康中国2030”的要求,罗氏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例如持续创新和药物研发,罗氏在研发新的靶向、免疫药物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同时也在积极探索靶免联合方案再联合其他药物或其他手段(手术、介入治疗等)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获益。罗氏也希望在新药、新方案的基础上能更好地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等现代新技术,以期实现肝癌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全程管理。
此外,如何协同和调动跨学科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方向,促进外科、内科、介入科,以及支持治疗等科室的深度合作,可有效协助患者管理的闭环。罗氏期待与各界携手,结合指南、共识,使中国的肝癌规范化诊疗更加完善。同时,我们也致力于将最新、最科学的肝癌诊疗策略以更简洁、实用的方式传达给基层医疗工作者,期待早日提高我国肝癌诊治的整体水平,造福广大肝癌患者。
医脉通:罗氏制药一直深耕中国的肿瘤领域,2020年,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T+A”联合疗法的上市开创了肝癌治疗的靶免时代,从您的角度,肝癌诊疗领域还有哪些未尽之需?
李滨博士
首先是早筛早诊。我国是肝癌大国,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不足15%,这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密切相关。因此早期的精准诊断非常重要且关键,尤其是肝癌高危人群,如乙肝携带人群和肝硬化患者等更应重视肝癌的早筛早检。
其次是精准治疗。肝癌是高度异质性的癌种,患者群体需要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但肝癌领域缺乏典型的生物标志物,其靶向药物的发展相较其他瘤种相对缓慢。为此,我们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探索中,除了应用广泛的靶向、免疫治疗,新技术也是未来的重点探索方向,如人工智能、影像组学技术等。目前,罗氏正在与国内顶尖专家共同合作开发“肝癌数字化辅助决策模型”,助力提升肝癌患者诊疗效率,建设智慧医疗系统,协助推动肝癌全程化、标准化诊疗体系建设,以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个体化诊疗。
药物治疗仍是肝癌治疗的根本,包括从0到1,即新药的研发;和从1到多,即不同药物的组合。罗氏一直致力于推动肝癌治疗领域的革新,在新药研发方面,免疫药物TIGIT单抗tiragolumab和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的II期研究已经显示出令人满意的疗效,也期待在后续研究中该方案可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果,为肝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福音。除了现有的治疗方案外,探索其他潜在的治疗方案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国肝癌负担沉重,大部分患者初诊后不适合接受外科根治性治疗,转化治疗是中晚期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和长期生存的途径之一;此外,系统治疗与局部治疗的联合也是热点探索的方向,这些新的治疗策略或许能为患者带来更优的疗效。
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重要一环。管理治疗相关的副作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性护理,同样是肝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IMbrave150研究显示,接受“T+A”联合疗法治疗的患者报告的生活质量和肝功能发生恶化的时间均优于此前标准治疗,该方案可保障患者获得更好的长期生活质量,并改善长期预后。
肝癌未来的治疗离不开多学科诊疗(MDT)。肝癌诊疗有赖于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诊疗模式,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包括肝外科、介入科、放射科、内科甚至感染科等多领域的专家共同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
罗氏将与各界一起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好的肝癌诊疗生态系统,从早筛早诊早治到更加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管理,最终惠及更多的肝癌患者。
医脉通:罗氏评估按需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T+A”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TALENTace研究也正在开展中,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该研究的亮点?
李滨博士
我国肝癌的分期及治疗方案(China liver cancer staging, CNLC)与国外略有不同,局部治疗中的TACE治疗贯穿肝细胞癌治疗的全程。 TALENTace探索的正是按需TACE同期联合Atezo/Bev用于中高肿瘤负荷HCC患者。 TALENTace研究是一项III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索TACE联合Atezo/Bev的疗效安全性,研究设计为按需TACE且TACE与靶免治疗同期联合。
既往,临床中对于肝癌的治疗已有介入联合靶免治疗的概念,但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满足这项临床需求,并确认获益人群特征、合适的治疗时机等,TALENTace研究应运而生。此外,TALENTace研究突破性地采用了TACE-PFS作为主要终点之一,其原因主要在于:既往常用的RECIST标准、mRECIST标准和RECICL标准均无法完全契合TACE联合治疗的临床需求,比如,非既往TACE治疗区域内首次出现肝内新病灶,是否应该判定当前治疗失败?肝功能状态是否应该纳入当前治疗是否继续的评估?在充分考虑这些实际临床需求的背景下,TACE-PFS或许能够成为TACE联合治疗更加全面的评估标准,也能更精准的反馈临床实际情况,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医脉通:“T+A”靶免联合治疗方案在转化治疗方面是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可以期待这方面的成果吗?
李滨博士
我国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失去了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治疗选择有限且预后较差。尽管当前肝癌系统治疗进展迅速,手术治疗仍是患者获得治愈机会最重要的手段。在樊嘉院士的带领下,中国肝癌专家探索出了转化治疗理念,即通过系统治疗争取为不可切除肝癌患者重新获得手术切除机会,最终为患者带来更高质量的长期生存。
在转化治疗的方案选择上,IMbarve150研究显示,“T+A”联合疗法可为中国人群带来明显的总生存(OS)获益,而且“T+A”显示出低肝功能相关不良反应(AE),使得患者肝功能有效保留,保证后续手术和治疗可耐受。可见,“T+A”方案是转化治疗的一个好选择。
由此,罗氏与樊嘉院士合作开展了TALENTop研究,该研究首次用高级别证据探索转化治疗的价值,该研究具体设计是将“T+A”转化治疗获益的患者随机分为外科手术联合后续“T+A”组和继续应用“T+A”组,进而探索两组之间疗效的差异,来评估成功转化后进行手术的价值和意义。罗氏始终和中国专家一起,致力于推动肝癌治疗领域的发展,相信在樊嘉院士的带领下,TALENTop研究有机会为不可切除肝癌诊疗模式带来变革,我们也期待研究结果可以早日与大家见面,更早地惠及更多的患者。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