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26日,解放军进军西昌、康定,最终将胡宗南集团最后一丝力量全部歼灭。仓皇中,胡宗南与贺国光、赵龙文一行乘坐飞机逃离西昌前往海口。在海口仅仅只停留了一周,又于4月4日飞往台湾。
胡宗南在台湾登陆后不久,国民党内部对他的质疑和攻击便如潮水一般涌来。1950年5月上旬,台北政府“监察院”李梦彪领衔,联合了40多名监察委员,联名向“监察院”提出了对胡宗南的弹劾。要追究他“丢失西北,继而丢失西南”的大罪。在他们看来,胡宗南坐拥20多万中央军,还有马步芳、马鸿逵等地方军阀作为辅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打不过彭德怀的区区2万人。然而西北战场,胡宗南身经数十战却没有一场胜利,其表现还不如西北的“马家军”。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对于这些指控,他也不做什么争辩,因为他的心早就已经已经死了。
一、一招鲜吃遍天
胡宗南,曾是蒋介石最得力的将领。在北伐、第一次国共内战以及抗战期间,胡宗南都表现尚可。抗战进入末期,蒋介石任命胡宗南为第一战区司令,指挥指挥的部队多达七十多万,分别为34军、37军、第4军、第29军以及第三集团军,堪称是国民党的战略总预备队。他坐拥大西北,有枪有粮有钱,堪称真正的“西北王”。
解放战争爆发后,胡宗南再次作为蒋介石的反共先锋,积极投入到内战的战场之中。当时,胡宗南一直想证明自己。因为在抗战期间,胡宗南一直作为战略预备队,没有什么战功,与他上将的地位根本不相符。
因此当时背后有许多人说他是“浪得虚名”,所以他想立下了不世之奇功来证明自己。其后,胡宗南拿出了压箱底的“闪击延安计划”,想通过占领这个“红都”来打击共产党,取悦蒋介石。
于是,胡宗南聚集25万精兵,对我陕甘宁根据地发动了所谓“重点进攻”。当时,我军将主要力量都放在了东北以及山东战场。负责延安防务的,不过2万多人。然而就是这缺衣少食的2万多人,却打得胡宗南灰头土脸、颜面尽失。因为这支部队的指挥者不是别人,正是有“大将军”之称的彭德怀。
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共产党人打仗,从来都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从来都只注重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即使是延安,我军也不能放弃的。
就当胡宗南得意于“不战而取延安”的“辉煌战绩”之时,一连串的打击却接踵而至。
1947年3月17日晚,彭德怀以一支部队佯装成大兵团作战的样子,在胡宗南面前大摇大摆地经过。胡宗南不知是计,带领主力部队随这支“主力部队”而去。谁知我军主力早就在青化砭布下了埋伏。只消几个钟头,就将落单的31旅全部歼灭。
初战告捷后,彭德怀又故伎重演,下令一部分军队伪装成大兵团,沿咸榆公路向清涧县撤退。胡宗南听闻之后,赶紧派遣7万大军尾随其后,来了个武装大游行。31 日,胡宗南 7 万大军赶到清涧,发现追赶的只是一个小部队,才知上当,赶紧向西折回,往延安瓦窑堡一线寻战。
然而我军早就在羊马河布下了埋伏圈,6个小时内,敌125旅的4700多人被全歼,代旅长麦宗禹被生擒。
连续两次败阵把胡宗南气得七窍生烟。然而在彭总的计谋面前,这个“西北王”一点儿也不长教训。彭德怀再次将一部分兵力伪装成主力,假装要北上绥德。
都说事不过三,而胡宗南却偏偏第三次上了当,派遣7万多人在后方尾随。而彭德怀则带领主力部队攻打胡宗南的后勤补给站——蟠龙。
在短时间内,第一六七旅 6700 余人被全歼,旅长李昆岗也当了俘虏。此战获 6 门山炮,1000 余匹骡马,4 万套军装,12000 袋面粉。我军有了充分的补给。
在放弃延安后,彭德怀三战三捷,歼敌 14000 余人,而我军的损失却还不及敌人的十分之一。
更搞笑的是,彭德怀三次示形,祭出诱敌之计。而胡宗南却像没有记性一样,三次上当。当时有人说,胡宗南的指挥水平不过只是个团长,所言非虚。对付胡宗南这样的庸将,雄才伟略的彭德怀只需一招即可。
二、彻底击溃胡宗南
1947 年 7 月 28 日,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围攻榆林。8 月 8 日,经两天激战,解放军直逼榆林城下,对国民党在陕北的统治中心榆林城形成包围之势。
在蒋介石的一再催促下,胡宗南急令整编第一军、第29军所属 8 个旅分两路向绥德、佳县地区急进,以整编第三十六师为援榆快速兵团,驰援榆林。
36师,是中央军嫡系部队,是胡宗南手下三大主力之一。此时,我军虽然已经歼敌3000多人,却还没能攻陷榆林城。因此彭德怀决定围点打援,撤出榆林战斗,将主要目标指向36师。
这一次,彭德怀再次以一支小部队佯装东渡黄河。野战军主力则向榆林东南,米脂东北地区隐蔽集结。
不出彭德怀意料,胡宗南再次上当了,他误以为西北解放军已经“仓皇逃窜”,于是命令所部疯狂追击。对于彭德怀,胡宗南实在太想报仇了。
谁知彭德怀早就在沙家店布下了埋伏。1947年8月20日拂晓,解放军对整编第三十六师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激战一天,歼灭整编第三十六师 6000 余人,俘敌旅长等 2 名少将,师长钟松仅以身免。
36师的败亡彻底扭转了西北战局,胡宗南从此走上了下坡路、一蹶不振。他将自己的指挥所从延安撤回了西安,对于陕北,他已经不抱希望了。
1948年2月24日,彭德怀以第3、第6纵队各一部,围攻陕北重镇——宜川。事实上,我军的目的并不只是攻取宜川城,而是要将胡宗南的主力部队从西安引诱而出,进而聚而歼之。
胡宗南再次上当,他一面严令坚守宜川城,一面急电刘戡率整编第二十九军火速东进援宜。但当刘戡行至瓦子街时,已经隐约发现彭德怀已经在那里布下了口袋阵。因此刘戡紧急联系胡宗南,希望暂缓援救宜川。
谁知胡宗南竟驳回刘戡的意见,强令他沿着瓦子街前进。果不其然,整编第二十九军在瓦子街中了我军的埋伏。
此役全歼胡宗南集团主力整编第二十九军及所属 2 个整编师零 1 个整编旅,共计 5 个整编旅,2.9 万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毙敌中将 2 名、少将 3 名,俘敌少将 4 名。
此战之后,国民党内部产生了巨大的震动。蒋介石大怒:“宜川之失,不仅是国军最大之挫折,也是最无意义之牺牲。”因此,蒋介石将胡宗南撤职留任,以示处分。
很显然,胡宗南坐拥优势兵力而屡战屡败,换作旁人,早就将他拿下了。然而蒋介石用人,却偏偏秉承“宁用奴才,不用人才”的荒唐原则。对于胡宗南,他只是高高地抬起,又轻轻地放下。西北军政大权,依然掌握在胡宗南手中。
事实证明,即使胡宗南将兵力搜索在西安一带,依然不是彭德怀的对手。1948年8月15日,彭德怀发动荔北战役,吃掉了胡宗南三个整编师。随后又发动冬季战役,全歼胡宗南部76军共3万余人。
在屡次挫败胡宗南后,彭德怀从容地奔赴华北战场,接替身体不好的徐向前,攻克了已经被围困已久的太原城。随后,华北解放军17、18兵团共20多万人分批进入陕西。杨得志、李志民率领的第19兵团也在兼程赶来。
6月17日,经中央军委同意,第一野战军成立第1、第2兵团。第1兵团由王震任司令员兼政委,辖第1、第2、第7军;第2兵团由许光达任司令员、王世泰任政委,辖第3、第4、第6军。第一野战军共辖4个兵团,12个军,加上西北军区的部队,总兵力已达41万余人,彻底改变了西北我军长期以寡敌众的局面。
彭德怀手中只有2万人马,胡宗南尚且不是他的对手。如今彭德怀紧握40万大军,胡宗南的结局就自然是全军覆没了。
1949 年 7 月 10 日至 14 日,彭德怀指挥第一野战军发动了扶眉战役。此前,彭德怀与胡宗南作战一直以伏击战、运动战为主。而这一次,坐拥强兵的彭德怀第一次与胡宗南打起了大兵团作战,而这也是最后一次。
胡宗南集中四个军,在渭河两岸呈一个梯队并肩展开,胡宗南要求在作阵地配备时,师、团、营各自形成三线,重重叠叠,星罗棋布。有国民党军将领将其讥讽为“羊拉屎”阵地,胡宗南却不以为然,反而自鸣得意。他觉得如此一来,阵地纵横都成犄角,解放军无法形成合围,可让解放军惯用的挖心战术失效。
然而实际上,胡宗南部在彭德怀的打击下,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他将10万人马集中在袋形地带,后方的宝鸡仅驻有第57军第214师残部,第36军第123师残部在眉县附近整补。也就是说,防御纵深内无战役预备队可用。摆在袋形地带的几个军一旦被合围,便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更何况,在胡宗南两翼,是并不可靠的马步芳、马鸿逵的部队。两军之间地形复杂,双方都未设防,这给第一野战军迂回包围创造了条件。
战斗一开始,胡宗南满以为我军会沿陇海铁路、西兰公路两侧,向其阵地正面发动主攻。然而实际上,彭德怀却让许光达率第二兵团一夜行军 75 公里,插至敌军后方罗局镇,切断了胡宗南主力的退路,将敌人四个军压缩于午井以南、眉县城北至葫芦口之渭河滩。
可以说,胡宗南和彭德怀打了那么多年,输了那么多场战役,但是学费却依然白交了。
在扶眉战役中,我军歼灭胡宗南部 4 个军 6 个师零 6 个团,总计 4.3 万余人。胡宗南主力尽失,再无力与解放军抗衡。再遇到解放军,就只能败逃。
最终,胡宗南从西北一直逃到西南。在川东之战中,胡宗南赖以起家的第一军被刘邓大军全歼。国民党在大陆最后一支主力战略集团,从此宣告覆灭。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逃离大陆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召见了胡宗南,要他率兵稳定西昌的局势。然而此时的胡宗南手下,只剩1000多人人马,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个“团长”。
到达西昌后,胡宗南苦心孤诣,拼凑出一万多人。但这些残兵败将,又如何能抵挡英勇的革命武装呢?
三、凄凉的晚年
在困守西昌时,蒋介石不断给胡宗南来电,要求他赶紧带领第一军残部转进三亚。然而胡宗南却固执己见,不让飞机前来。1950年2月23日,接他离开的飞机终于来了。然而胡宗南却只是交了一包东西叫人带回去,声言:
“今天我和你们喝一杯,送你们走。”
看来,胡宗南确实想跟西昌“共存亡”了。然而飞机既然是为接胡而来,接不到人自然不行。于是一行人生拉硬拽,最终将胡宗南推上了飞机。胡宗南一走,他留下的部队立即树倒猢狲散,很快为我军所全歼。
胡宗南先是飞往三亚,随后又飞到了台南。当年坐拥50万大军的胡宗南,如今身边只剩6个军政随员。
一天,胡宗南和随员们在海边散步,他指着大海问身边人:“我们该在哪里自杀啊?这里真没有意思。”
然而张政达却说:“要自杀也在成都跟我们的那些部队一起自杀,这里就没意思了。因为只有这几个人,没有什么意思啊!”
胡宗南的儿子胡为善曾回忆,胡宗南几次都想跳进大海。他觉得飞到台湾来,实在太不得已了。
胡宗南坐拥优势兵力却一再败北,因此国民党内部不仅认为他无能,甚至还有人认为他是“共谍”“通共”。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
台北政府“监察院”李梦彪领衔,联合了40多名监察委员,联名向“监察院”提出了对胡宗南的弹劾。
李梦彪等将弹劾文油印了数十份,分别投寄到台湾与香港的一些报刊公开发表,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一股压人的气势向胡宗南袭来
李梦彪认为,胡宗南在西北近20年,受任最重、统军最多、莅事最久,却“措置乖方、贻误军国最巨”。“国府”当局直到现在还没有对胡宗南进行处分,简直匪夷所思。
与此同时,李梦彪还逐一列举胡宗南的罪状:
首先是不战而弃西安;第二,未能尽心尽力联合马家军反扑西安收复关中;第三,不能积极援救兰州;第四,仓皇逃离陕南;第五,在川西全军覆灭,到西昌挣扎又遭失败,最后丧师失地,只身逃回台湾。
最后,李梦彪表示:“胡宗南所养之数十万大军,今皆何在?所畀予之重地,节节放弃,以至于寸土无存,丧师失地,事实昭然,全国之人,共见共闻……
说实话,李梦彪对胡宗南的指控,没有一处是失实的。国军在西北和西南的失败,作为战区最高指挥官的胡宗南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其弹劾与惩处也是理所当然。
然而我们仔细分析,也发现其中的蹊跷之处。作为蒋介石的宠臣,胡宗南虽然屡战屡败,却从来没有受到如此严厉的攻击。如今李梦彪敢于发难,自然有蒋介石默许的成分。
事实打从一开始,蒋介石就不希望胡宗南来台。尤其是蒋介石从保密局得知胡宗南身边竟隐藏红色特工熊向晖长达十数年而不知后,更是愤怒。后来副参谋总长的郭寄峤向蒋一再坚请,认为将一个上将送给解放军俘虏,既违反战争利益,也违法指挥道德。正是郭寄峤的坚持,才让蒋介石勉强开了口,派飞机将胡宗南接了回来。
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蒋介石决定默许“监察院”猛烈弹劾胡宗南,让他尝一点苦头。胡宗南自然知道李梦彪等人的攻击,都出自于蒋介石,因此胡宗南选择了沉默,他说
“事实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不用我去答辩。目下,我们不必和人家争论长短,打笔墨官司。我只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对任何毁谤或责难,我既不生气,也不介怀。”
但到了最后,蒋介石还是决定放胡宗南一马,将他免于惩处。虽然逃过了这场政治风波,但蒋介石对他的宠信也一去不复返了。等待胡宗南的,将是持续十多年的冷藏和冷遇。
在花莲,胡宗南每天都和夫人叶霞翟一起在海边散步。在那里,胡宗南时常看着海的那边黯然垂泪。1955年,胡宗南曾短暂就任澎湖“防卫司令”。但是到了1959 年 10 月,父亲从澎湖离职回到台北,任“总统府战略顾问”。虽然还保持着军人身份,但并不担任什么实职,自此淡出军界。
胡宗南从戎数十年,已经过惯了军旅生活。之后他每天所做的事,就是上午陪太太看电影,下午陪太太去打桥牌。对于胡宗南来说,清闲的生活实在是太痛苦了。
胡宗南的儿子胡为善曾回忆小时候。当年,他经常和父亲一起爬上。但到了山上,胡宗南经常独自在山顶声嘶力竭地大叫。当时,胡为善觉得很没面子,以为父亲疯了。
后来他问了母亲叶霞翟才知道,父亲是恨自己没有早死,没有死在战场,不然怎会承受这样的耻辱。在台湾,他被压抑得实在太深了。
由于长期的抑郁,1962年2月14日,胡宗南心脏病突然发作,不幸病故,时年66岁。死时单举左臂,惊叫数声,令人触目惊心。说他是郁郁而终,确实不过分。
胡宗南作为国民党上将,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他生活俭朴,注意律己,待人忠诚、谦和、宽厚、有情。但作为方面大帅,他欠缺决断力、胆识以及过人的战略眼光,更缺乏杰出的军政才干与识人、用人的精细缜密和聪明智慧。对于胡宗南,彭德怀曾有一句精到的评价:“胡宗南志大才疏”。
明明只有一个师长甚至团长的才能,却硬被蒋介石推到如此高的地位。面对顶级元帅彭德怀,胡宗南焉能不败?在彭德怀的进攻之下,他表现出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志大才疏、计穷力竭、虚浮粗疏、破绽百出,甚至仓皇失态,面色苍白,掩面哭泣,最终走向失败。
胡宗南败得并不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