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多议题社会组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工作坊,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绿留村举行。为期2天半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公益领域的21家机构的代表,围绕气候变化与自身所关注的公益议题展开认知、分享与讨论,并就下一步融合行动探讨方向与策略。本次活动得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环保民间组织能力建设基金”支持,万科公益基金会与银杏公益基金会参与联合共建。
据了解,与会代表所在机构位于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辽宁等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关注的公益议题涉及乡村振兴、社区发展、减灾防灾、困难人群救助和生态环境治理等不同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工作坊期间,与会者沿着“感知—认知—意愿—行动”的气候行动逻辑框架,先是通过对身边气候变化的感知描述和基于本地的气候大事记梳理,建立对气候变化系统而具象的了解,再通过游戏活动,完成对气候变化与气候危机形成原因、影响和目前相关对策的基本认知。之后,通过气候变化大会观影和模拟气候变化大会,帮助不同议题组织站在各自所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待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损失和损害,阐明立场,并在冲突与对话中激发出行动意愿来。
最后,在行动设计环节,与会者通过认识和使用“问题树”和“希望树”,完成了各自议题的气候风险分析与气候行动策略,纷纷表示将会把工作坊共创的内容付诸到各自议题领域的实践中,并继续持续深入学习气候变化知识,交换实践中的经验得失以实现行动迭代。
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吴昊亮表示,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机影响无处不在,需要不同领域一起行动起来应对,此次共学为不同业务领域的公益组织全新开启了气候变化的大门,通过思维模式启发和项目逻辑设计的支持,使得气候变化作为一种视角、一种意识融入业务,从而裨益于气候脆弱区域、脆弱人群和脆弱产业,提升气候行动的成效。
据了解,未来,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还将探索形成模式,与政府、学术机构、公益组织和一线社区合作,助力更多的组织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并适时总结传播中国社会组织的气候行动经验,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于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和“南南合作”。
2024年,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通过为期半年的调研,形成了《多议题公益组织应对气候变化调研报告》。调研发现,不同议题领域的公益从业者及所服务的对象,均已切身感受和意识到气候危机,但由于缺乏对气候变化的系统认知和难以找到自身业务与气候视角相结合的有效抓手,难以将气候危机与自身所关注议题建立联系,影响了进一步行动。如何在现有业务范围内融入气候变化视角,拓展从业者和自身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想象空间与行动空间?这成为很多公益组织在思考的问题。
为支持社会组织基于社区层面应对气候变化,北京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与万科公益基金会等相关机构合作,研发了“感知—认知—意愿—行动”气候行动逻辑框架。这套逻辑框架经过试用和迭代,形成“有感而动:气候行动协作指南”,本次工作坊,是这套指南首次应用于多议题社会组织气候行动的协作。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王琳琳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8355187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