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几天,猪价遭遇连续回落行情,不少地区猪价跌破8元,进入7元区间。致使猪价回落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一是因为临近春节,留给养猪户卖猪的时间不多了,养殖端出猪积极性较高。当前又处于1月下旬,集团化猪场为了完成月度出栏任务并未缩减出栏量,致使市场生猪供应量处于高位。
其二是因为终端消费并未跟上出栏量增加的步伐,虽然南北方不少地区进入旅游旺季,但学生放假带来的猪肉需求量下降还是对猪肉消费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当前处于猪肉消费旺季,但最近几年“旺季不旺”的现象尤为普遍。终端走货不畅,屠企开工率处于相对低位,猪价承压。
其三虽然猪价有所回落,但当前的猪价养殖端仍有利可图,养殖户的生猪出栏体重普遍都在125公斤以上,增加了市场猪肉供应。
不过随着小年过去,各地正式进入春节节奏,猪价又“涨起来了”。1月24日包括湖北、河南、北京、天津、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和甘肃几个地区的猪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从生猪价格变化表中可以看出,整个北方都是“红彤彤”的一片。调整之后,华东区猪价来到了7.4-8.0元,华中区猪价来到了7.1-8.0元,华南区猪价稳定在7.2-8.2元,华北区猪价上涨到了7.4-8.0元,东北区猪价上涨到了7.4-7.7元,西南区猪价下降到了7.2-7.7元。
猪价能够迎来上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消费端的跟进,随着春节的临近,居民采购猪肉送礼,以及自家准备年夜饭的需求逐渐落地,终端猪肉走货有所好转,屠企开工率相比之前有明显提升,据统计当前屠企开工率已经超过了45%。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天气的影响。据报道,北方部分地区即将迎来寒潮和雨雪天气,居民后续采购需求提前,进一步支撑猪价的上涨。但是这种消费提前的现象不利于猪价的持续上行,猪价转涨动力偏弱。叠加当前南北方地区散户和集团化猪企竞争性出栏,中低体重标猪充斥市场,主流屠企收猪难度偏弱,猪价持续上涨动力不足。建议养殖户锁定上涨的机会,合理安排出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