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越深刻理解:选择大于努力。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一直在深度思考:新的投资环境中机会在哪里?我需要做什么?
2024年,中国国债指数基金的收益率表现亮眼。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以18.72%的收益率位居首位。
没什么神奇,赶上了降息而已。
1月23日,特朗普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说:"随着油价下跌,我将要求立即降息,同样,全世界都应该降息。"
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18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2.3万人,略高于预期的22万人,也高于前值的21.7万人。与此同时,在截至1月11日的一周内,续请失业金人数跃升至189.9万,同样超出预期,创2021年11月以来最高。
2024年1月初美国国债为34万亿美元,7月底美国财政部宣布国债已超过35万亿美元,11月份美国国债史上首次超过36万亿美元,美国的美国规模在快速失控。截至2024年9月30日,美国过去一财年的赤字达到1.833万亿美元,较前一年度增加8%。这是除2020和2021财年以外的最高水平。
2024财年赤字增加的最大因素是,由于利率上升和债务融资增加,美国国债的利息成本增加了29%,达到1.133万亿美元。这是联邦债务利息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这一数字也超过了美国国防预算和老年医疗保险计划支出之和。
这和我判断的一致,美国经济不可能在这么高的利率环境下正常运转,企业的财务成本太高了,美国的财政也扛不住这么高的利息支出。
美元降息将会带来港股和美债的历史性投资机会。
对于美债来说,投资债券的收益率有两个来源:收利息、资本利得(债券买进和卖出的价差),债券的市场价格(交易价格)和市场利率是负相关,呈现跷跷板效应。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下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上升了。
具体到港股,首先,在盈利端,随着国内经济稳步复苏,各项刺激经济的政策逐步落实,企业盈利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其次,在估值端,海外主要经济体面临着增长放缓的压力,美元降息后,港股市场的流动性降从被抽空至枯竭状态逆转为资金持续流入,公司的价值得到回归。
港股中最优秀的两块资产,一个是央企,一个是中概互联,我认为中概互联的弹性会更大。
这里我简单讲一下做债券赚大钱的基本逻辑。
假如现在美国发行了一张100元面值的十年期国债,利率是5%,约定每年年底付息一次,第十年年底付息+按面值回购,那么这张国债给我带来的现金流是:
第一年年底:5美元 4.63 4.95
第二年年底:5美元 4.28 4.90
第三年年底:5美元 3.97 4.85
第四年年底:5美元 3.67 4.80
第五年年底:5美元 3.40 4.76
第六年年底:5美元 3.15 4.71
第七年年底:5美元 2.92 4.66
第八年年底:5美元 2.70 4.62
第九年年底:5美元 2.50 4.57
第十年年底:5美元+100美元=105美元 48.63 95.05
如果我的预期收益率是8%,也就是说我要求我买这种债券能给我带来8%的回报,那么我按照多少的价格来买这张债券合适呢?
根据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我应该付出的价格P
P=5除以1.08的1次方+5除以10.8的2次方+(省略号)+105除以1.08的十次方=79.85美元
也就是说我按照79.85美元的价格买进,持有到期,每年收利息,到期按照票面价值让美国财政部回购,我的收益率刚好是8%。
现在,这个5%的收益率是写在债券上面的,我们叫做票面利率,这是固定的,100元也是写在债券上面的,叫做票面价格。
这个8%是市场给的预期收益率,市场预期收益率是变化的,如果我按照100元的价格买进债券,但是现在市场预期收益率变成了8%,我的债券卖出去的话只能卖到79.85美元,我就亏了20.15美元。
利率变化引起投资者资本收入或者损失,这就是利率风险,不要总是把利率风险当坏事,如果市场预期收益率变成了1%,那么我就能卖出去为137.87元,收益率为37.87%.
显然票面利率不等于市场利率。
投资债券的收益率有两个来源:收利息、资本利得(债券买进和卖出的价差)。票面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债券的期限越长,对于利率的变化就越敏感。期限不变的情况下,票面利率越低,对于利率的变化越敏感。
债券的市场价格(交易价格)和市场利率是负相关,呈现跷跷板效应。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下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上升了。
现在配置美债,最坏的就是持有到期,吃点利息,好点的预期就是美联储降息,美国的国债价格上涨,赚一波价差走人。
当然,这里会承担汇率风险,那么值得吗?
首先,我们尽量选择长久期的国债,比如30年的,对利率变化敏感,其次,债券基金很多都是带杠杆的,会放大收益率,最后债券的价格会先行反应市场的预期,只要美联储有降息的趋势,债券价格马上就会发生变化,而汇率还没有发生变化,到时候直接卖出走人。
其次,当经济下行,股市表现疲软的时候,投资者往往选择将资金投向比股票更加安全的美国国债。这种避险行为会推高国债的价格,国债供不应求,收益率则会下跌。反之,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时,人们更愿意把资金投向上涨潜力更大的股市,国债需求就会减少,价格下跌,收益率则会上升。
当前美国股市牛+国债收益率高的组合显然不是正常的,巴菲特近期大量卖出股票,选择持有现金以及债券,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投资的产品组合方面,我和华宝证券合作,开发了两个产品:全球挖掘机1号和指数基金自由之路。
先看指数基金自由之路,这个组合的重点是投资A股和港股,在2024年11月19日调仓后的组成是这样的:
核心的逻辑我还是赌美元降息,首先收益的还是港股,而且中概互联的估值非常低,盈利能力很强。同时持有三大赛道股的行业指数基金,在等A股的反弹,每次股市好转,赛道股的反弹力度还是很大的。
总体上说,我认为当前的持仓还算合理,估值也很低,策略主打一个稳健,快速致富是没有的,希望能有满满幸福的小确幸。当然,现在我准备把这个产品放在优先事项的位置,后面会适当提高调仓次数。
另一个全球挖掘金1号,主要是投资海外市场,目前的持仓重点是美债和中概互联,后期可能会择机配置美股、欧洲市场,它的组合是这样的:
我是这两个组合的首席体验官,也是最早、最坚定的投资者,我会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上,不断提出建议和想法。
至此,完成了A股和港股、海外市场两个市场的布局,通过这两个组合实现全球的资产配置,并试图在资产重新平衡和择时中获取超额收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