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我和丈夫只生了一个儿子,没有女儿成了我们心里的遗憾。
所以当儿媳妇嫁进来后,我就把她亲闺女疼爱,一是满足遗憾,二是不想别人的宝贝女儿在我们家受委屈。
然而我把儿媳当亲闺女,儿媳心里却不这么想。
当我们产生矛盾后,我才懂得:不要盲目对儿媳好,你当她是亲闺女,她把你当外人。
01
那是1984年的春天,我在一家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那时候,我刚满二十岁,虽说不是什么大美女,但也算清秀,每天穿着蓝色的工作服,站在柜台后面招呼顾客。
记得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快到下班时间时,来了一个穿着卡其色夹克的男生。
他不像普通顾客,一进门就直勾勾地盯着我看,弄得我心里直发毛。
这时,我看见他从包里掏出一个钱包,红着脸说:"这是昨天你不小心掉在地上的。"
我愣住了,赶紧摸了摸口袋,自己的钱包明明还在啊。
我刚想解释,他却紧张地补充道:"里面的照片是你吧?
打开钱包一看,里面确实有一张照片,但那根本不是我,而是我同事小芳。
原来是认错人了,看着他窘迫的样子,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自我介绍说他叫张学文,是理工大学机械系的学生。就这样,因为一场误会,我认识了后来的丈夫。
张学文经常来找我,有时买些不值钱的小商品,有时就站在柜台旁边跟我聊天。我知道,以他大学生的身份,追求者肯定不少。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人告诉我,学校里好多女生都喜欢他。可他偏偏对我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售货员动了心。
恋爱1年多后,张学文就跟我提出结婚。他说:"我不在乎你的学历,我喜欢你善良单纯的性格。"
婚礼很简单,就在机关礼堂办了个小型婚宴。记得那天,好多同事都说我好运气,能嫁给这么优秀的大学生。
婚后的日子过得很甜蜜,但也有不如意。结婚一年多,我迟迟怀不上孩子。
婆婆是个传统的农村妇女,常在亲戚面前叹气,说找个媳妇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
我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的时候,张学文总是默默陪在我身边。他说:"没事,我们慢慢等,实在不行就领养一个。"
为了治疗,我们跑遍了省城大大小小的医院,试过中药西药,各种偏方。
终于在二十七岁那年,我怀孕了。那一刻,我和张学文抱在一起痛哭。
十月怀胎,每天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有什么闪失。
儿子降生那天,张学文在产房外面急得直转圈,听见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他激动得差点晕过去。
我们给儿子取名叫张浩磊,希望他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从小,我就发现这孩子特别聪明。
三岁就能背唐诗,五岁就会写自己的名字。上小学后,次次考试都是班里第一名。
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每天晚上都督促他写作业,有不会的题就让爸爸教他。
张学文对儿子的教育特别重视,常说:"我们这一代没能读到什么书,一定要让下一代接受最好的教育。"
为了供儿子上重点初中,我们省吃俭用,还额外给他报了奥数补习班。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中学。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成绩越来越好,我心里总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没能再生个女儿。
有时候,看见街坊邻居家的小女孩扎着漂亮的辫子,喊着爸爸妈妈撒娇,我心里就特别羡慕。张学文看出我的心思,常安慰我说:"儿子这么优秀,就别想那么多了。"
是啊,儿子就是我们最大的骄傲。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表扬他学习好、懂事。
高考那年,我和张学文都紧张得睡不着觉,生怕影响了儿子。当儿子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们全家都乐疯了,婆婆逢人就说:"我孙子要去上大学了!"
02
儿子上大学后,我和丈夫的生活突然变得清静了。
每天晚上,我们就坐在阳台上喝茶聊天,说说儿子的近况。
每到放假,我都会特意准备些他爱吃的咸鸭蛋、酱鸭之类的,等着他放假回来。
大四那年的春天,我照例在等儿子的电话。那天儿子的语气明显不同,支支吾吾地说要介绍个人给我们认识。
电话那头传来女孩子的笑声,我的心一下子就明白了。挂了电话,我兴奋地对丈夫说:"咱们儿子谈对象了!"丈夫抿着嘴笑,说:"这孩子,终于开窍了。"
五一假期,儿子领回来一个女孩,叫李婷,是他们学校外语系的学生。记得那天,她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扎着马尾辫,清清秀秀的。
一进门就喊"叔叔阿姨好",声音甜甜的,让人心里一下子就暖了。
第一次见面,我就觉得这个女孩不错。她不仅人长得秀气,待人接物也很有教养。
帮我收拾碗筷时,动作麻利,还会主动问长辈们要不要添茶倒水。
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特意给我织了一条围巾。虽然针脚有点参差不齐,但看得出来是花了不少心思,连我最喜欢的淡紫色都打听好了。
儿子后来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李婷也很争气,如愿考上了北师大。两个人在北京租了间小房子,每天一起挤地铁上学。
李婷省吃俭用,有时候中午就啃个面包,却总惦记着给我们寄些北京特产。我知道,这个儿媳妇是真心实意地对我们好。
研究生三年,我去北京看过他们几次。每次去,李婷都会提前打扫好房间,换上新床单。虽然房子小,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看见儿子的衣服都叠得整整齐齐,我这个当妈的,心里说不出的欣慰。
有一次,我看见李婷的手机屏保是儿子在实验室熬夜的照片,我就知道,这姑娘是真心爱我们家浩子的。
前年秋天,我们为他们操办婚礼。我特意买了件藏蓝色的旗袍,把自己打扮得利利索索的。
婚礼上,看着李婷挽着儿子的手,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她不仅是我的儿媳,更是我盼了半辈子的女儿啊。
结婚后,李婷比以前更懂事了。每到周末,她都会精心准备一桌子菜:红烧排骨、清蒸鲈鱼、凉拌木耳,都是我们爱吃的。
她还记得丈夫有点高血压,专门做些清淡可口的汤品。每次我们去,她总要搀着我的胳膊,说:"妈,您慢点,地上有点滑。"这份细心,让我心里暖得很。
我也是真心把她当女儿疼,记得她生日那天,我特意去买了个蛋糕,还准备了一条金手链作为礼物。
李婷看见后眼圈都红了,说从小到大还没收到过这么贵重的生日礼物。我摸着她的头说:"你就是我的女儿,妈疼你是应该的。"
去年夏天,李婷怀孕的消息传来,我高兴得几天睡不着觉。马上张罗着给她补身子,炖燕窝、煮鸡汤,连丈夫都说我太上心了。
怀孕期间,李婷有阵子害喜特别厉害,我就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吃的。酸辣土豆丝、番茄炒蛋、小米粥,只要她能吃下去的,我都愿意试。
孙子出生那天,我和张学文在产房外面急得直转圈。听见他的第一声啼哭,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月子里,我天天住在他们家。李婷身子弱,我不仅请了月嫂,还找了营养师给她调理身体。光是月子餐,我就准备了十多种食谱,鸽子汤、鲫鱼汤、猪蹄汤,变着花样给她补充营养。
坐完月子后,我主动提出帮他们带孩子。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工作忙,我这个当奶奶的不上心谁上心呢?
每天早上五点,我就得起床。先把一天的母乳分好,热好,然后就开始照顾孙子。
给他换尿布、喂奶、哄睡觉,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但是看着孙子香甜的小脸,我觉得再累都值得。
有时候,我也会想起自己年轻时带儿子的情景。那会儿,也是这样起早贪黑的,但现在轮到儿媳妇了,我更要细心周到才是。
李婷每次下班回来,看见我还在收拾家务,总是心疼地说:"妈,您歇会儿吧,我来做。"我就笑着说:"不累,你去休息吧,我再把这点活儿干完。"
03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婷工作忙,经常加班到很晚。我理解她的压力,从不抱怨。
可最近,我发现她越来越依赖手机,家里也是捧着手机刷视频、聊微信,对孩子有点疏于照顾。
那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准备晚饭,听见客厅传来"砰"的一声响。我赶紧跑出来,发现孙子从沙发上摔了下来,而李婷还在专心地跟闺蜜视频聊天,完全没注意到。
我赶紧把孙子抱起来检查,还好只是受了点小惊吓。看着孩子红红的小脸,我再也忍不住了,对着李婷说:"你能不能放下手机好好看看孩子?他要是摔出个好歹来,你让我怎么跟儿子交代?"
李婷被我说得愣住了,低着头说:"对不起妈,我知道错了。"可说完这句,她又小声嘟囔着:"我也是太累了,想放松一下。"
我听了这话,更来气了:"你累?我天天五点起床,伺候一大家子,我就不累吗?我要是像你这样玩手机,这个家不早就乱了套了?"
李婷突然抬起头,眼圈红红的说:"妈,我知道我做得不对,您批评得对。可是您能不能不要总是拿您的付出来说事?我、我也在努力做个好妈妈啊!"说完,她抱起孩子就往卧室走。
我被她这态度气得不轻,又开口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说得不对吗?就你今天这样,要是我不在家,孩子不早就出事了?你要是觉得我说得过分,你就直说!"
李婷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说:"妈,我承认我今天没看好孩子是我的错。但是您老这样说我,我心里也难受。"说完,她抱着孩子进了卧室,"砰"的一声关上门。
那天晚上,儿子下班回来,李婷把他叫进卧室说了很久。第二天一早,儿子支支吾吾地跟我说:"妈,婷婷觉得带孩子这事太累了,想请个保姆。她说您年纪也大了,不能总麻烦您。"
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嫌我管得太多,想把我支开。我强忍着心里的不舒服说:"行啊,那你们请吧,我出钱。"儿子还想说什么,我摆摆手说:"我懂,我这个老太婆碍眼,你们不好意思说罢了。"
那天之后,李婷带着孩子回了她妈妈家。一周后,他们请了个月薪八千的育儿嫂。
明明家里已经有我这个现成的免费保姆,却非要花这个冤枉钱。我心里清楚,不是李婷请不起保姆,而是她不想让我管得太多。
看着家里少了孙子的笑声,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些年,我一直把李婷当成自己的亲闺女,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她。可在她眼里,我终究是个外人,是个随时可以支开的老太婆。
昨天,我在老年活动中心碰到一位老姐妹。她问我怎么不见我带孙子了,我说让保姆带了。
她拍拍我的肩膀说:"你也别太难过,儿媳妇再好也是别人家的闺女,咱们操那么多心干嘛?"
是啊,这么多年来,我像照顾女儿一样照顾李婷,给她买衣服、让着她、帮她带孩子。
我以为这样就能换来她的心,可到头来,还是隔着一层。她可以为了一点小事就摔门,可以轻易地说不要我帮忙带孩子,更可以毫不犹豫地请个保姆来取代我。
现在想想,或许是我太天真了。我一厢情愿地把她当女儿,却忘了她早就有个疼她的妈妈。
她会撒娇、会任性、会对我说"对不起",但那份真正的亲情,永远都不会属于我这个婆婆。
这些天,每当我独自一人的时候,常常会想,如果我不那么热心,不那么事事都替她们操心,是不是反而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可能,婆婆就是婆婆,儿媳妇就是儿媳妇,有些界限,永远都不该跨越。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