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曾经农村每家必种,如今却逐渐消失不见的6种庄稼,你吃过几种?

0
分享至

前言

在如今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殊不知,在科技匮乏、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这些粮食都是“贵族粮食”,寻常人家根本都吃不起。

但为了活下去,寻常人通过勤劳和智慧又驯服了很多其他种类的“平民粮食”,只不过这些粮食的营养和口感都比不上玉米小麦。



然而,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这些养活了无数普通人的平民粮食却被冷落,甚至到了如今都已经消失不见。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曾经很常见但现在已经慢慢消失的6种平民粮食。



第一种:高粱

高粱是中国的传统主食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还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就比如还可以酿酒、茎秆可以当家禽的饲料。



高粱是种短日照喜温植物,所以它可以在干旱、高温或盐碱地存活,再加上它那极高的产量,这也使得高粱一度成为了人们的主食。



但其实,高粱属于外来户,它是从非洲草原进入印度,之后在汉朝时才传入中国,是当时灾害之年的完美替代品,不仅人能吃、牲畜也能吃,甚至高粱籽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不过,高粱不易消化,而且口感也比不上小麦、玉米,所以慢慢就减少了种植面积。

但时至今日,高粱并没有完全消失,已经被列为杂粮的它偶尔还会被人怀念,所以高粱的故事也依旧在延续。



第二种:荞麦

说起荞麦,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荞麦面、荞麦枕头”等,但其实荞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西周时期。



到了唐朝时,荞麦的种植面积开始扩大,并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种植经验,而到了宋元时期,荞麦更是成为了主要的粮食之一。



不过,荞麦出现的时间比较尴尬,它出名的时间和玉米一前一后,经过对比后人们发现,玉米不用磨成面煮熟就能吃,而且玉米的秸秆还能喂牛马、当燃料,所以渐渐就放弃了荞麦。



但其实,荞麦还有很多作用,就比如它具有很好的去污性,在日本有人用荞麦洗头发、洗衣服,去了壳后还可以提取碳酸钾的原料,也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之后荞麦就偶尔出现一次,就比如前些年开始追求健康而爆火的荞麦面、荞麦馒头等,殊不知,这在以前都是普通人才吃的杂粮。



第三种:橡果

说橡果能吃肯定有很多人感到惊讶,但其实橡果的营养价值根本不输五谷,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橡子面,在艰难的抗战时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橡果很难采摘,而且处理的工序繁杂,又带着一丝苦味,所以后来就被其他更容易获得的高产谷物给代替。



如今,人们不用再依赖橡果充饥,但可以将它做成橡果豆腐、橡子甜品、橡子凉面等稀罕食物来获取新鲜感。



第四种:稗子

稗子是一种和水稻长在一起的植物,但由于生长速度快、覆盖面积大,很容易被人当成“杂草”



但其实,稗子是一种C4光合作用的植物,它喜欢生长在高温干旱的环境里,而水稻则是C3光合作用植物,需要湿润和凉爽的环境。

所以在水稻田里,稗子能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温度,同时不用担心干旱的问题,但以前科技落后,对稗子的了解也不深。



在水稻没有大面积种植前,稗子就是最好的禾本科植物,虽然没有大米好吃,但胜在产量高,所以也曾被人当成救命粮食。



但由于“稗”和“败”同音,而且稗子的种植要求不高,很容易存活,所以当人们吃饱饭后,就觉得逐渐降低的种田积极性,就是因为稗子引起的,从而舍弃了它。

如今,稗子常用来当作牛马的饲料,也能用来造纸、酿酒。



第五种:粟

粟也叫“谷子”,关于它的进化问题,世界统一的看法是从狗尾巴草驯化得到的,因为两者的染色体相同。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征集的数千份粟品种研究得出,在唐代以前,粟一直是中国北方民众的主食之一,而在秦汉时期,粟是种植最多的谷物,直到宋朝末期,才逐渐被水稻、小麦取代。



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粟是粮食之首,李白曾写道:“家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还有常说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这都足以说明粟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由于粟的成长周期长,需要一年的时间,所以成长周期为半年,而且更抗旱、抗寒的小麦就成了首选。

到了如今,粟的更多优势被发掘,它抗性淀粉含量高达10.52%,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吃,而且粟对土壤、水份的要求低,还可以当作战略储备。



第六种:菰米

菰米是这六种粮食中唯一一个身价被抬高的粮食,它消失的原因不是因为口感不好,而是因为获取的方式太难。

它常生长在水边、沼泽、湿地,喜欢富含腐殖的土壤,所以采摘难度极大。



在三千多年前,菰米被列为六谷之一,专供帝王食用,到了唐朝,菰米就被作为粮食作物来栽培。

而到了唐朝之后,菰米大多都被当成中药材使用,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后来人们发现,菰米很容易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但植株又毫无病象,根部还不断扩大,逐渐就形成了纺锤形的肉质茎,而这就是现在人常见的茭白。



茭白的味道甘美,作为蔬菜的产量要比菰米高得多,所以人们就开始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形植物作为蔬菜,而这也是为何菰米越来越少的原因了。



总结:

这六种粮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它们都曾在一段时间内展现出自己的光彩,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它们的名字,但却恰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春节最大“销金窟”,挤满中年男人,零下九度排队10小时也不走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0封惨败!王曼昱智取孙颖莎,乒协规定曝光,刘国梁或该出手

0封惨败!王曼昱智取孙颖莎,乒协规定曝光,刘国梁或该出手

体育有点水
2025-02-24 12:39:21
2025农村宅基地证书发放在即,村干部全力协助!但四类农民或将无缘领取!

2025农村宅基地证书发放在即,村干部全力协助!但四类农民或将无缘领取!

吾谷网
2025-02-21 09:42:53
Deepseek:2025年最值得买的8款纯电汽车!

Deepseek:2025年最值得买的8款纯电汽车!

沙雕小琳琳
2025-02-24 08:10:15
白天辉案:死刑判决背后的反腐逻辑与法治思考

白天辉案:死刑判决背后的反腐逻辑与法治思考

祁州校尉
2025-02-25 00:05:27
军事 | 白宫希望泽连斯基去巴黎做寓公,预示俄乌冲突将尽快结束吗?

军事 | 白宫希望泽连斯基去巴黎做寓公,预示俄乌冲突将尽快结束吗?

新民周刊
2025-02-24 09:06:49
虎门大桥震动事件,竟是赤木锦鲤跃龙门,749局介入:破阵送行

虎门大桥震动事件,竟是赤木锦鲤跃龙门,749局介入:破阵送行

古怪奇谈录
2025-02-24 08:49:58
广西69岁奶奶在孙女开学典礼上表演架子鼓:打鼓4年,曾为学会一首歌苦练大半年

广西69岁奶奶在孙女开学典礼上表演架子鼓:打鼓4年,曾为学会一首歌苦练大半年

封面新闻
2025-02-24 18:23:08
案件:安徽男子虐死漂亮继母,生前将其折磨4小时,禽兽存在人间

案件:安徽男子虐死漂亮继母,生前将其折磨4小时,禽兽存在人间

红豆讲堂
2025-02-12 16:35:03
再过10年,你就领不到退休金了!70后、80后是第一批受害者?

再过10年,你就领不到退休金了!70后、80后是第一批受害者?

美居说说
2025-02-24 12:42:04
面对旧主不手软!施罗德替补22分钟 10中5&罚球5中5拿16分4板7助

面对旧主不手软!施罗德替补22分钟 10中5&罚球5中5拿16分4板7助

直播吧
2025-02-24 09:50:22
国足传来最新消息,3月份18强赛名单大猜想,这4位国脚基本落选了

国足传来最新消息,3月份18强赛名单大猜想,这4位国脚基本落选了

侃球熊弟
2025-02-24 23:22:39
美国防部称向乌提供659亿美元军事援助,远非特朗普所说的3500亿

美国防部称向乌提供659亿美元军事援助,远非特朗普所说的3500亿

山河路口
2025-02-23 15:31:25
Deepseek提醒你,未来千万别再进入这些行业,它们可能要消失

Deepseek提醒你,未来千万别再进入这些行业,它们可能要消失

尚曦读史
2025-02-23 23:15:30
太心寒,父女一起吃粉,大学女儿只付自己的钱,父亲感叹白养了

太心寒,父女一起吃粉,大学女儿只付自己的钱,父亲感叹白养了

沧海一书客
2025-02-23 09:00:39
“补肾王”不是生蚝韭菜,3天吃一次,补肾固精,朝气蓬勃有干劲

“补肾王”不是生蚝韭菜,3天吃一次,补肾固精,朝气蓬勃有干劲

秀厨娘
2025-02-24 15:44:36
百亿A股大动作!明起停牌,4万多股东要嗨?

百亿A股大动作!明起停牌,4万多股东要嗨?

中国基金报
2025-02-24 21:58:14
曝S妈插手孩子的托管基金,网友:在S家人眼里,什么是最重要的?

曝S妈插手孩子的托管基金,网友:在S家人眼里,什么是最重要的?

沧海一书客
2025-02-24 20:10:58
中超第1轮最佳11人出炉:上海2队占6人,外援仅4人,国脚仅3人

中超第1轮最佳11人出炉:上海2队占6人,外援仅4人,国脚仅3人

生活新鲜市
2025-02-24 11:28:10
中央批复吉林规划,打造“1圈3带4区”格局,珲春跟吉林备受重视

中央批复吉林规划,打造“1圈3带4区”格局,珲春跟吉林备受重视

三维烟火气
2025-02-24 21:53:39
香港观众看《哪吒2》:真的不是好评如潮!看看他们真实评价吧!

香港观众看《哪吒2》:真的不是好评如潮!看看他们真实评价吧!

笑熬浆糊111
2025-02-25 00:05:15
2025-02-25 04:39:00
风语励志情 incentive-icons
风语励志情
用励志之情,传递正能量
977文章数 1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新西兰防长:中国军舰公海实弹射击 无视我们的"请求"

体育要闻

27年的漫长拉扯 中国足球终于迈出了这一步

娱乐要闻

赵薇现身安徽!回芜湖老家看望母亲,打扮朴素

财经要闻

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吴清表态

科技要闻

传特斯拉已准备在华更新软件部署FSD功能

汽车要闻

硬派越野的“亲民化”尝试 奔驰将推出全新g级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时尚
教育
亲子

手机要闻

四款iPhone 17机型的CAD渲染图,17 Pro或首用铝+玻璃机身

旅游要闻

机票价格大跳水!多个城市热门航线跌至200多元

早春,还是穿“绗缝棉服”最舒服

教育要闻

老师微笑:看谁能解出,决定讲课方向

亲子要闻

以为正常,实则会让孩子变丑的 5 个习惯,现在改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