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链接。传统企业互联网化,是未来商业浪潮的主旋律。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商业回归人性。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这些思维得以集中性爆发。
一、团队角色
组织形态当中的角色,有社会角色也有团队角色,社会角色和团队角色是不一样的。社会角色是看一个人的能力,而团队角色是看一个人在体系当中的关系或是一种协作,它是不一样的。社会能力当中,比如猪八戒好像什么都不是,但是在团队当中的角色还是很重要的。对于ID世界来讲现在是进入团队角色,团队角色就涉及到团队如何选人。
选人标准:
第一个原则就是他的互联网思维,他符不符合这个游戏规则。互联网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协作共生的体系,我们的互联网思维在这当中是一套新的信用体系,就是它的可信。可信很重要,他可信的是什么?他认可这套机制就可信;
第二个是他是否积极,就是呈现;
第三个是专业,他有没有特质,特质不可能是全面的,就是分工越分越细。
我们看社会角色的时候,传统的社会角色就是社会体系中的社会结构。我们在传统形态下加入ID世界,变成不同的社会形态,在这个社会形态下会变成非常有用的人,社会形态不一样,角色发挥的作用就不一样。比如我以前很牛,是踢足球的,让我打乒乓球就不厉害了,因为社会形态变了。
二、道德
ID世界要经历的是新的社会形态,我们这些人能不能去找?找不到的,必须是自己长出来、培养出来的。所以第一个叫可信,可信是共生的意思。我们过去讲用人第一看道德,什么叫道德?道德就是集体意识的内化,把大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是共生意识。共生意识是更高的意识,是超时空性的。所以超时空性的意识就是道德,道德内化出来的就是诚信。但是我们这套体系跟过去的可信不一样,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可信,而是对互联网的梦想或者是对互联网的目标和互联网的共识机制的认同。他必须要遵循这个共识机制,才能够表现出他的态度和呈现,然后才涉及到他的分工。
什么叫道德?就是把这种形态内化成自己的情操、规范,就叫道德。互联网思维就是把互联网知识、价值原理,内化成数字化的人格体、行为规范。它是一种超时空的关系、超国界的、超主权、超文化、超符号的,也是超宗教的。
三、分工
第一可信,可信是让人觉得可信,可信就是你相不相信这个目标,有没有把这个目标当成自己的梦想和事业?你只有相信并尊重了这个共识机制,你才能走的更远,你的心能容得下多大,你的战马就能跑多远。人最大的挑战,是自己和自己在战斗,来到ID世界,就是要完成你对这个世界的使命。
第二呈现,实际上呈现机制就是道德。ID世界的道德按照共识机制,它是服务于整个人类的,它是在道德上的升维。所以它就是道德。态度和分工它是普适的,实际上它是一套神圣的秩序。在现实信用坍塌的世界当中,建立一套符合人性的、能够回归心灵的、具有神圣人格的秩序就是形成团契,它具有神圣的、崇高的意义。
这一套秩序是一套新的体系,是一种自激的形态,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型,就是互联网思维。我们现在有互联网知识的人很多,但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很少,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新的人格形态,你想要有互联网思维就要积极呈现,为他人增信赋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