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泡椒凤爪第一股”有友食品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秘书梁余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辞职后,梁余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在董秘空缺期间,公司董事会指定董事、财务总监崔海彬代行董秘职责。
记者注意到,梁余于去年10月底正式担任公司董秘一职,这就意味着这位高管上任仅3个月后便选择了离开。
半年换俩
董秘频繁更换
从简历来看,梁余过往工作履历较为稳定,各段工作履历通常在2-3年。公开资料显示,梁余出生于1981年,2011年至2013年就职于国家电网重庆电力公司教育培训中心任财务主管;2013年至2015年就职于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重庆管理总部任高级审计师、项目经理;2015年至2018年就职于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任高级经理;2018年至2021年就职于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会秘书。
那为何在有友食品担任董秘3个月就选择离开?公司相关人士对媒体回应表示:“他自己提出来的,具体情况我们也不太清楚。可能是他自己个人的规划,与公司无关。”
记者注意到,有友食品董秘一职更换频繁,上一位董秘离职至今也不到半年时间,去年9月26日,公司董秘刘渝灿因个人原因申请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紧接着同年10月25日,公司董事会决定聘任梁余担任董秘。
事实上,2019年以来,有友食品董秘一职就开启了频繁更换模式,该职位历经了曾力、周泽宁、刘渝灿、梁余,这就意味着5年多的时间里,已有4位董秘选择离开。对于董秘离职的原因,公司均在公告中称“个人原因”。
截至目前,在上述几位董秘中,刘渝灿是有友食品2019年上市以来担任董秘时间最长的,从2021年7月份上任到2024年9月离职,在职时间长达3年多。但为何刘渝灿也选择了离开有友食品?
业绩未达标
上一位董秘限制性股票遭注销
据记者梳理,为更好激励公司高管团队及核心骨干团队等,2021年时,有友食品启动了《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在首批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名单中,刘渝灿位列其中,作为公司董秘,刘渝灿获得6万股限制性股票。
图片说明:有友食品公告
但伴随着激励计划的落地,业绩考核目标也随之而来: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年-2023年的营收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15%、33%、55%。
图片说明:有友食品公告
遗憾的是,有友食品对应三年的业绩目标皆未达标。财务数据显示,有友食品2021年的营业收入为12.2亿元,同比仅增长11.62%,离最高增长目标15%仍有距离;到了2022年对应的营业收入更是不增反降,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16.01%。
眼看业绩不达标,2023年2月份,公司被迫终止“实施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暨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公司在公告中表示:“鉴于公司经营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与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公司预期经营情况与激励方案考核指标的设定存在偏差,继续实施本激励计划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激励目的和激励效果……经审慎研究,公司决定终止实施本激励计划。”
正如公司所料,到了2023年,公司业绩仍未达到此前定下的目标。财务数据显示,有友食品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66亿元,同比增长-5.68%。
图片说明:有友食品公告
业绩未达标,“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也不复存在,公司彼时董秘刘渝灿获得的部分限制性股票也被注销,在2023年度报告中,刘渝灿持有的股票从6万股减少至1.95万股,减少的原因便是“股权激励回购注销,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利润逐年下跌
公开资料显示,有友食品1997年成立于重庆,201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然而上市两年后业绩就开始走下坡路。从2021年开始,公司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2023年公司营收规模跌到了10亿元以下,这是公司营收自2018年突破10亿元大关后,首次跌破10亿元。
图片说明:Choice金融终端
从2022年开始,公司主要产品泡椒凤爪的产销量开始下滑。2022年公司泡椒凤爪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为1.73万吨和1.79万吨,同比分别减少31.08%和28.48%;库存量为46.98吨,同比大降94.44%。
2023年,公司泡椒凤爪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为1.49万吨和1.47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3.67%和17.82%。与2021年该产品高峰时的产销量2.51万吨和2.50万吨相比,分别减少了40.64%和41.2%。2023年,公司库存量突然增至230.12吨,同比增长389.81%。公司给出的解释是,为保证直营商超渠道客户CNY营销而准备库存商品。
公司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我国生产泡椒凤爪等泡卤休闲食品的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较为充分。面对市场对于公司业绩下滑的担忧,公司称,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加强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两大核心战略,以期培育并驱动新的业绩增长点。
但从研发投入来看,2019年上市当年,公司研发投入为432.13万元。2020年-2023年分别为279.92万元、311.66万元、332.23万元和339.1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0.26%、0.26%、0.32%和0.35%。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270.8万元。
丨来源:川商传媒综合南方都市报、中国证券报报道丨
★★★郑重免责声明★★★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所有观点仅代表被采访者个人立场及个人观点,不具有任何指导和买卖意见!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川商传媒(杂志)
天下川商的资讯、社交和服务平台
商务与合作可联系川商传媒小助理
【微信ID:CS-scrb】
监督电话:028-86969842
后台回复【川商】还可加入读者群
编辑:孙雪涵 责编:侯格格 校对:邱向东
二审:文婷黎
三审:张 镜
星标【川商】
不错过每一条推送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还不错
还可以在文末点赞和点击“在看”
您的星标,对我们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