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河大卫在这里先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家在过今天这个情人节的同时,别忘了我们中国的情人节更是不少呢,一起来看看吧~
元宵节
首先要说刚刚过去的元宵节,元宵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元宵灯会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机会,传统社会的未婚女子没有什么机会外出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门看灯赏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节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
北宋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写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而传统戏曲中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定情。
上巳节
上巳节,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定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而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此日的祭典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尤为隆重。
早在上古时代,上巳节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春和景明,人们走出家门,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魏晋以后,由于当时社会中崇尚自然、纵情山水的风尚,对人们而言,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大大减弱,而迎春赏游之意越发浓郁,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西晋《夏仲御别传》形容上巳时的洛阳“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
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古代少女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
在古代,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有诗文为证:
《诗经·郑风·溱洧》有云: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
赠之以勺药。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诗云: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里的“年年柳色”,即指农历三月三的情人节。
据《周礼》中记载的礼节,未出嫁的女子是建议要待在闺阁之中的,一年只有少数出门时间,其中就包含了元宵看灯,三月初三外出踏青,所以三月初三就成了单身男女们相遇相识的日子。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汉文化中渐渐衰微。
七夕节
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也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因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而“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故又称“乞巧节”。现存古书中第一次出现“七月七日”,是东汉学者崔寔(shí)所撰的《四民月令》。
七夕最初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汉魏以后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比试与展示女性巧艺的节日。人们在七月初七的晚上拜祭七姐,人们在七夕节吃巧果、巧芽面等食品,并进行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守夜许愿、曝书、晒衣等一系列乞巧活动,以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保佑小孩平安等。
七姐诞的“双七”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数字的崇拜。如《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古人认为“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七”也带着神秘的色彩,比如说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乐有“七音”、诗歌有“七律”、人体有“七窍”等等。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七”又与“吉”谐音,因此“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时间。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今天你会过情人节吗?
你觉得哪一天最能代表中国情人节?
快来留言分享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