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1998年,两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在车库里鼓捣了个搜索引擎,结果不到10年,他们的公司就成了“全球互联网之王”。
谷歌到底有多猛?全球搜索市场份额常年90%以上,安卓系统占有率75%,广告收入一年几千亿美元……
然而,树大招风,这个全球互联网的巨无霸,如今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反垄断诉讼接踵而至,AI赛道被OpenAI和微软“截胡”……
这些危机能影响谷歌吗?谷歌商业帝国可没那么容易撼动,27年布局全球,5大暗桩壁垒坚不可摧!
谁动了谷歌的蛋糕?
1998年9月,在美国加州硅谷的一个小车库里,两个年轻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盯着电脑屏幕,他们的搜索引擎刚刚跑通了一条新的算法。
没人想到,这家叫“Google”的公司,后来会成为全球信息的“守门人”。他们当时的口号,是“整合全球信息,供大众使用”。
如今,全球90%以上的搜索流量都被他们掌控,哪怕你在网上搜个“午饭吃啥”,都得经过他们的算法审核。
搜索引擎领域,先入局的企业往往能够建立起技术壁垒,形成难以撼动的优势。2000年,谷歌成为雅虎的搜索引擎提供商,一举拿下市场制高点。
随后几年里,它不断优化算法,提升搜索结果精准度,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到2006年,谷歌访问量超越雅虎,正式登顶全球访问量第一的网站。
进入2010年后, 的市场份额稳定在90%以上,这不仅仅是因为技术,更是它在全球市场的深度布局。
比如,谷歌每年向苹果支付高达100亿美元的费用,让自家搜索引擎成为iPhone、iPad和Mac设备上的默认选项。
苹果用户打开Safari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就是谷歌,哪怕你想用别的搜索引擎,也得在系统设置里手动更改。而大多数普通用户,根本不会去折腾这种“隐藏选项”。
安卓系统同样是谷歌巩固搜索霸权的关键。2005年,谷歌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ndroid公司,并在2007年推出了开放手机联盟,与高通等公司合作,推动安卓系统普及。
如今,全球智能手机75%以上的设备运行着安卓系统,而谷歌搜索引擎被深度集成其中。只要你用的是安卓手机,它就能随时掌控你的搜索数据,并通过精准推送广告来获取利润。
谷歌的市场支配地位,早已引起各国政府的警觉。2010年,欧盟开始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认为其利用搜索引擎的主导地位,优先推荐自家服务,压制竞争对手。
2017年,欧盟对谷歌处以24.2亿欧元的巨额罚款,原因是其在Google Shopping购物搜索结果中优待自家产品,损害了其他电商平台的竞争机会。
2023年9月,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谷歌,指控其通过向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支付巨额费用,人为“绑架”用户,排挤竞争对手。
司法部指出,谷歌这种行为不仅巩固了自身的垄断地位,还让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极不公平,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面对全球监管机构的压力,谷歌辩解称:“我们之所以成为第一,是因为我们的产品更好,用户是自愿用谷歌的。”
但事实是,当一家企业掌控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利用资本优势锁死竞争对手时,所谓的“更好”就不再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垄断带来的必然。
用钱砸出来的商业壁垒
谷歌的广告业务,就是印钞机。这台机器一年运转下来,能给公司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收入,占其总营收的80%以上。
只要你在谷歌搜索过某个产品,随后几天,你在YouTube、新闻网站、社交平台上都会看到相关广告。这种精准投放,依赖于谷歌庞大的数据网络,而这正是它构筑市场壁垒的关键。
谷歌的广告业务最核心的一环,就是搜索广告。企业想让自己的产品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几位,就得向谷歌支付高额广告费。
比如,一家旅游公司想让“夏威夷度假”关键词搜索排名靠前,就得和同行竞价,谁出的价高,谁的广告就能占据更显眼的位置。
这种模式看似公平竞争,实则谷歌是最大的赢家。因为所有搜索广告都必须通过它的广告系统竞价,谷歌不仅能拿走一部分广告费,还能收集到海量用户数据。
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进一步优化广告精准度,提升整体利润率。这种模式,让谷歌的广告收入在过去20年里持续增长。
2006年,谷歌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这一举动被认为是互联网史上最成功的并购之一。
如今,YouTube已覆盖全球20亿用户,每年广告收入超过150亿美元,且以35%的年增长率持续扩大。
谷歌通过YouTube,不仅赚取广告费,还能进一步强化其广告网络的用户画像,提升整体投放效果。
欧盟、美国等监管机构也对YouTube的广告模式表示担忧,认为其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强行在前插入无法跳过的广告,甚至对儿童用户进行数据跟踪,涉嫌侵犯隐私权。
谷歌还能笑多久?
多年来,谷歌一直是人工智能(AI)领域的领导者,其旗下的DeepMind、Google Brain等团队在AI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然而,2023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让谷歌措手不及。2023年2月,微软宣布与OpenAI合作,计划将ChatGPT整合到Bing搜索引擎中。
仅仅一天后,谷歌仓促发布自家AI聊天机器人Bard,试图应对挑战。然而,在产品展示过程中,Bard出现了严重错误,直接导致谷歌股价当天蒸发了1000亿美元。
面对竞争压力,谷歌加快了AI布局,推出了Duet AI助手,并在Google Cloud Next 2023大会上发布了一系列AI工具,但其商业化步伐明显落后。
面对AI时代的到来,谷歌是否还能继续笑到最后?这场由ChatGPT引发的AI风暴,可能会成为谷歌历史上的关键转折点。
27年来,谷歌横跨多领域,五大市场壁垒坚不可摧:它的搜索霸权,曾让其在PC互联网时代无人能敌;广告帝国,使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随着全球反垄断压力加剧,AI技术格局变动,这家互联网巨头的未来,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挑战性。
参考资料:
谷歌的中年危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