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本土麻雀已基本灭绝?那如今大街小巷所见到的,究竟是啥鸟?

0
分享至



综述

麻雀是咱们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鸟类之一。无论是在城市高楼间,还是在乡村田野中,我们总能见到“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的热闹景象。可以说,麻雀的叽叽喳喳声,已经是五湖四海中国人民的一大共同记忆了。

但你可能有所不知的是:现在咱们看到的麻雀,其实很多都不是中国的本土品种,而是外来品种,或是两者杂交而成的混血品种。

有人说,中国本土的麻雀基本已经灭绝了,现在的麻雀都是从苏联进口来的;也有人说,这其实是又一次外来物种入侵事件。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昔日宠儿遭灭绝

早在古代,麻雀就经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它不仅是各种诗词书画中的常客,甚至还一度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成为了吉祥的象征。

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就曾作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以寄托对官场险恶的悲愤与忧惧;诗仙李白也曾以麻雀为意象,写下了对人生的感慨:“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而苏轼则以麻雀为引,写出了对春暖花开时的思念:“多情好与风流伴,不到双双燕语时”。



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朱耷常画麻雀,近现代画家徐悲鸿、齐白石的画作中也常有麻雀出现。除了这些专业画家之外,中国民间的不少艺术形式,例如年画、剪纸、刺绣、陶瓷中,麻雀都是一个很受欢迎的主题。

佚名创作者所作的《咏麻雀》很好地说明了为何麻雀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文人骚客的喜爱:“小小身躯展翅飞,穿街走巷觅食归。虽无彩羽惊人眼,却有灵心识故枝。”

它的身体很小,却灵活、聪明、勤劳地穿梭于人类的世界中,正如在浮世中漂泊的众生;而它常以农耕作物为食,它的出现往往也与春天播种、秋天丰收联系在一起。



那么,昔日传统文化中的宠儿,为何会在后来几乎惨遭灭绝呢?这还要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除四害”运动说起。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条件不好,卫生条件也比较差,粮食产量还低,这使得各种疾病传播,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秩序。

当时人们认为某些昆虫和动物是导致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于是发起了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而所谓的“四害”,就是传播鼠疫、啃咬食物的老鼠;携带病菌的苍蝇;传播疟疾、登革热的蚊子;以及被认为大量啄食农作物的麻雀。



当时的专家认为,一只成年麻雀平均每年要吃掉大约3.15公斤的大米,按此数据推算,每消灭100万只麻雀,就能省下大约2万~3万人的口粮——这对于当时物资匮乏的新中国来说,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数字。

于是,霎时间,全国各地铺天盖地就开始捕杀麻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上报的捕杀麻雀总数高达19.6亿只,甚至仅四川一省,就曾创下3天捕杀1500万只麻雀的“战绩”。



此后,我国麻雀种群遭到灭顶之灾,而农作物产量却没有如预料中增长。人们这才反应过来,麻雀死了,田野间的害虫就没了天敌,生态链被破坏了,粮食也就歉收了。不少专家又重新做了研究,发现在麻雀的日常饮食中,人工种植的粮食比重连一半都不到,剩下的大多都是会危害作物的害虫。

因此,领导人立刻出马为麻雀平反,表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这才使我国本土的麻雀免于灭绝。然而,骤减的种群却是怎么也无法在短期内繁衍到原有的水平了。



外来麻雀是怎么来的

在“除四害”运动中,被捕杀的麻雀品种主要是我国本土最为常见的一种麻雀——树麻雀。它们分布十分广泛,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且常在人类居住区附近活动,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受到的影响也最大。

麻雀数量因过度捕杀而锐减,使得害虫数量激增,不仅粮食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饥荒的风险反而还更大了。因此,为了尽快恢复麻雀的数量,我们开始考虑从国外引进麻雀来补充种群。



当时和咱们关系甚好的前苏联自然愿意帮这个忙,给咱们出口了不少麻雀。根据不同文献资料记载,有说咱们从苏联进口了25万只麻雀的,也有说数量高达100万只的,但由于历史久远、资料缺失,确切的数量已经难以考证了。

资料显示,咱们从苏联引进的麻雀品种主要也是树麻雀,目的是在于让它们与本土的树麻雀自由交配,从而达到恢复种群数量的效果。



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有用的,在人工引入的基础上,让本就生命力顽强、繁殖能力旺盛的麻雀自然繁殖,进口麻雀与本土麻雀广泛杂交,形成了咱们现在所见到的麻雀种群。

且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咱们都能看到大量麻雀的身影,它们已经重新成为了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现在中国有几种麻雀

看来,要说中国本土麻雀已经基本灭绝,是过于偏颇的。而要说中国本土麻雀数量骤减是由于外来物种入侵,也是不符合实际的。那么,现在的中国到底有多少种麻雀呢?

首先就是树麻雀。这是咱们中国分布最广的一种麻雀,体型较小,耳下方有黑斑,头部为暗栗褐色。它们喜欢栖息于城市、公园、住宅区附近的树木上,不进行季节性迁徙,是一种典型的留鸟。它们是“除四害”运动中损失最为惨重的种群,也是咱们后来引进的主要品种。



其次是家麻雀。它们在北方地区比较常见,而在南方地区分布较少。与树麻雀比起来,它们最大的特征是脸颊上没有黑斑。这一品种的麻雀同样喜欢在人类建筑物附近筑巢。

第三种是山麻雀。它们主要分布在山区,例如开阔的山野以及农田边缘,其最大特点为头顶呈棕红色。就凭山麻雀的存在,咱们也不能说中国本土的麻雀已经基本灭绝了,因为山麻雀大都“深入简出”,生活在山林之中,“除四害”运动是难以大规模捕杀到这类麻雀的。



第四种叫黑胸麻雀。它们在国内的分布数量较少,主要出现在新疆等地。鸟如其名,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胸部有明显的黑色区域。

最后一种叫黑顶麻雀。它们在国内的分布同样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同样鸟如其名,它们的显著特征就是头顶的黑色,仿佛带上了一顶独特的“帽子”。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型鸟类,例如白颊噪鹛、小鹀等,外貌与麻雀十分相似,但其实在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的物种。



结论

麻雀从传统文化中勤劳、吉祥的象征,到上个世纪的“害鸟”,又到今天受到重视和保护,这反映了我国对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过程。

如今,麻雀已经是被列入“三有名录”的野生保护动物,捕猎麻雀已经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未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生态保护,避免麻雀的悲剧重蹈覆辙,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是让我们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不过,如果你还是好奇,如今咱们在大街小巷见到的麻雀,有多少是本土的,有多少是进口的,又有多少是混血的,那这个问题就无解了。因为麻雀的种群数量确实太大了,纵使是专家的研究团队,也无法对其DNA来源做出准确的统计!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中国发现:98.7%人类消失!祖先曾仅剩千余人,熬过11万年绝境!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外媒惊呼,人类第一个“电力帝国”来了?

外媒惊呼,人类第一个“电力帝国”来了?

智谷趋势
2025-07-06 10:46:06
烟台南站何时停运?最新回应来了

烟台南站何时停运?最新回应来了

齐鲁壹点
2025-07-06 10:00:31
朱瞻基:大明朝第5位帝王,600年来,他身上的2大谜团至今无答案

朱瞻基:大明朝第5位帝王,600年来,他身上的2大谜团至今无答案

阿器谈史
2025-07-05 17:58:06
44岁大妈与22岁男网友奔现,初次见面就发生关系,丝袜凌乱

44岁大妈与22岁男网友奔现,初次见面就发生关系,丝袜凌乱

就一点
2025-07-03 16:26:18
毫无预兆,石破茂向北方四岛派兵,俄日激烈对,莫斯科终止对话

毫无预兆,石破茂向北方四岛派兵,俄日激烈对,莫斯科终止对话

顾史
2025-06-03 18:05:00
2-0变3-2!世俱杯四强诞生,皇马死磕欧冠冠军,姆巴佩直面旧主

2-0变3-2!世俱杯四强诞生,皇马死磕欧冠冠军,姆巴佩直面旧主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5-07-06 06:06:05
1换2交易达成!火箭送走惠特摩尔原因曝光,管理层的做法太赞了

1换2交易达成!火箭送走惠特摩尔原因曝光,管理层的做法太赞了

篮球扫地僧
2025-07-06 10:30:01
2008年,北京老光棍买下火葬场旁荒地,15年后殡葬巨头傻了

2008年,北京老光棍买下火葬场旁荒地,15年后殡葬巨头傻了

灿烂夏天
2025-07-04 17:39:41
难以接受穆西亚拉重伤,戴维斯在直播中惊呼:求你,不要这样

难以接受穆西亚拉重伤,戴维斯在直播中惊呼:求你,不要这样

懂球帝
2025-07-06 02:32:20
女婿逼我住车库5年女儿不管,500万拆迁款到账求我,我甩领养证冷笑

女婿逼我住车库5年女儿不管,500万拆迁款到账求我,我甩领养证冷笑

醉爱讲故事
2025-07-05 20:02:06
记者吐槽纽约大都会球场:走了一万多步,体验十分糟糕

记者吐槽纽约大都会球场:走了一万多步,体验十分糟糕

懂球帝
2025-07-06 08:43:12
TA:世俱杯半决赛最便宜的门票72小时内从473.9美元降至13.4美元

TA:世俱杯半决赛最便宜的门票72小时内从473.9美元降至13.4美元

直播吧
2025-07-06 08:21:07
600190,两名副总裁被逮捕!

600190,两名副总裁被逮捕!

鲁中晨报
2025-07-05 16:51:16
奶奶激动庆祝744分,却遭孙女一脸不耐烦,被指责“自作多情”

奶奶激动庆祝744分,却遭孙女一脸不耐烦,被指责“自作多情”

熙熙说教
2025-07-04 20:15:01
江青秘书坦言:有件事得感谢江青,不管怎样,得实事求是

江青秘书坦言:有件事得感谢江青,不管怎样,得实事求是

新语话史
2025-04-17 23:23:42
“南哥”重返榜首!“苏超”最新战报及积分榜出炉

“南哥”重返榜首!“苏超”最新战报及积分榜出炉

上观新闻
2025-07-06 06:44:15
12岁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司机赶下车扔半路淋成"落汤鸡",司机还让孩子支付取消订单的费用

12岁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司机赶下车扔半路淋成"落汤鸡",司机还让孩子支付取消订单的费用

观威海
2025-07-05 12:29:33
甘肃天水幼儿园铅中毒追踪!已有38名患儿家属赶到西安,费用自理

甘肃天水幼儿园铅中毒追踪!已有38名患儿家属赶到西安,费用自理

明月杂谈
2025-07-05 06:11:14
演员王姬:62 岁在美国照顾傻儿子,女儿婚事曝光,亲家背景不一般

演员王姬:62 岁在美国照顾傻儿子,女儿婚事曝光,亲家背景不一般

孤风婉史
2025-07-03 16:20:13
贫穷女孩挺进大满贯:送过快递,当过货车司机,逆袭成温网超模

贫穷女孩挺进大满贯:送过快递,当过货车司机,逆袭成温网超模

艺兔体坛
2025-07-06 00:19:01
2025-07-06 11:23:00
森罗万象视频 incentive-icons
森罗万象视频
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
5947文章数 51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终于要大干一场 美国政坛地震要开始了

体育要闻

史上最真实的F1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

娱乐要闻

汪小菲带娃出游 马筱梅小玥儿感情超好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科技要闻

"大而美"法案连锁反应:特斯拉或将推"平价车"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亲子
房产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南昌中考分数线出炉!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果然大钱不好挣啊

房产要闻

湖畔微醺夜,与全球大生活家共赴世界庄园理想生活之约

军事要闻

以方收到哈马斯对停火提案回应 或在多哈间接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