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旗河调水工程的设计规划细节,资料可归纳如下:
红旗河高程地图
一、主体线路设计
- 取水起点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取水(海拔2558米),沿途纳入易贡藏布、帕隆藏布等支流水源,全程自流设计。
- 主要路径
西南段依次穿越怒江(海拔2380米)、澜沧江(2230米)、金沙江(2220米)、雅砻江(2119米)、大渡河(2022米)、岷江(1945米)、白龙江(1880米)、渭河(1808米)。 - 黄河段从刘家峡水库穿越黄河(海拔1735米),绕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 48
- 西北段
沿祁连山北坡经武威、金昌、张掖、酒泉至玉门(1550米),再沿阿尔金山、昆仑山山前平原延伸至和田、喀什(1300米)。 - 总长6188公里(含200公里自然河道),落差1258米,平均坡降万分之2.10。
- 工程形式以隧洞、明渠、水库结合为主,最长隧洞55公里,其余隧洞平均长度17.2公里。最大坝高不超过280米,避让生态脆弱区。
“红旗河”西部调水方案的代表性支线
- 红延河起点:甘肃通渭(1791米),延伸至延安(1440米)。长度:488公里,坡降万分之7.2,惠及六盘山、白于山以北区域。
- 漠北河起点:内蒙古阿拉善右旗(1620米),延伸至北京密云水库。长度:925公里+760公里,坡降万分之2.15以上。
- 春风河
起点:玉门(1550米),延伸至吐哈盆地(1180米)。坡降万分之2.7以上,可覆盖北疆。
- 调水量年调水600亿立方米,占取水点河流总量的21%,目标在西北形成20万平方公里绿洲。
- 工程挑战
隧洞工程:136条隧洞,总长2337公里,最长单洞55公里(横断山脉段)。 - 地质风险:穿越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需应对地质灾害。
- 水源争议:雅鲁藏布江出境流量约1500亿吨/年,调水可能影响下游国家(如印度、孟加拉国)。
- 能源配套规划利用沿线水库发电,部分收益反哺调水工程。例如,雅鲁藏布江下游水能理论蕴藏量近8000万千瓦,但需平衡发电与调水需求。
- 质疑点
- 全程自流可行性:部分学者认为横断山脉段高差复杂,难以实现理论坡降。
- 生态影响:调水可能改变青藏高原水汽循环,影响三江源生态。
- 市场需求:西北人口密度低,调水成本高(估算水费1-3元/吨),需长期收益支撑。
- 国际争议:雅鲁藏布江为国际河流,大规模调水或引发外交问题。
“红旗河”西部调水的重要意义
- 替代方案
截流外流河:如截流黄河黑山峡段(投资700亿)、额尔齐斯河(投资300亿),以更低成本开发西北耕地。云运河方案:降低调水线路海拔(较红旗河低100-250米),缩短工程距离至2600公里,结合抽水储能技术降低成本。
官方态度
水利部未将“红旗河”纳入规划,称其仍为民间研究课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亦未采用类似方案。
当前进展
- 2017-2018年完成三次研讨会,但此后无公开进展。
- 核心设计团队包括王浩院士等专家,但详细设计未公开,仅有高程地图等少量资料披露。
- 部分学者认为工程需数十年周期,且需结合人口变化(如2060年中国人口或降至8亿)调整优先级。
红旗河设计以“全程自流+绿洲扩展”为核心,技术目标宏大但争议显著。其可行性需平衡工程难度、生态风险、成本收益及国际关系,目前仍停留在研究阶段。替代方案(如截流外流河、中线扩容)因成本低、见效快更受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