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呈坎景区感受徽文化的研学旅游团队 呈坎景区供图
日前,“盛世徽州·年味呈坎——就在呈坎过大年”活动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景区举办,再现千年前的社戏场景。丰富多彩的年味产品和民俗表演将喜迎新春的氛围拉满,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当地的民俗韵味。
远处青山环绕,近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呈坎村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被宋代理学家朱熹赞誉为“江南第一村”,拥有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古建筑150多处,拥有宝纶阁和48幢古建筑群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今年春节期间,该村依托呈坎研学基地开展的“盛世徽州·年味呈坎——就在呈坎过大年”活动掀起文旅热潮。据统计,春节假期期间,当地累计接待游客14.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实现旅游总收入696.17万元。
在永兴湖畔的平安坎,游客体验过坎文化,参与新年祈福活动。“过坎有鱼(余),平安得福”蕴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书法家在现场挥毫泼墨,为游客免费书写满载节日祝福的定制春联。此外,在热闹喜庆的呈坎年味“吉”市上,民宿业主、非遗传承人以及民间艺人纷纷“上阵”,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品尝地道的徽州美食。在永兴湖、天地坛等地,充满呈坎特色的民俗演绎活动轮番上演,游客围坐在10余张八仙桌旁,欣赏精彩表演和美景。
当天,汪满田鱼灯、瞻淇鱼灯在古村灿烂灯火的映衬下轮番交替舞动,唯美浪漫,游客争相“打卡”拍照,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呈坎研学基地相继开发了非遗民俗、徽派建筑、农耕文化等系列研学课程。其中,呈坎的鱼灯制作与表演成为春节期间备受欢迎的研学新体验。这一拥有600年历史的徽州独特非遗与民俗文化,被生动地展现在青少年眼前。老艺人怀着对鱼灯制作的深厚感情和使命感,主动承担传承重任,耐心引领年轻一代参与鱼灯制作。现代科技手段也被巧妙运用于非遗鱼灯的改良中,选用新型轻质材料,让鱼灯更加轻便灵活,便于舞动;在灯光效果上,引入LED等现代元素,通过巧妙设计,让鱼灯在夜晚呈现出五彩斑斓、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此外,该基地还以徽派建筑的榫卯结构为基础,开发了“古建筑营造技艺”课程。同时,以徽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木雕、竹雕、撕纸等徽州“非遗九绝”研学课程也广受好评。
“盛世徽州·年味呈坎——就在呈坎过大年”活动开展后,线上、线下人气火爆,大批青少年前来感受与学习徽文化,收获了不一样的年味体验。
(本版文字由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王伟杰整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