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杀疯了!哪吒2的最新战绩:票房超120亿,全球票房第八,动画票房第一。制作方光线传媒,也杀疯了,不到一个月股价暴涨超过300%。但是,2月17日一个天地板40%的大回撤,诞生一批悲剧接盘侠。小小哪吒,票房神话能否复制?能否撑起光线传媒的千亿市值?
“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这句话的确热血。但是,在历史长河里,绝大多数人只是尘埃一粒,在资本市场里只是韭菜一根。
在资本的江湖里,故事总是比电影更精彩,也更残酷。光线传媒,这家站在中国影视文化潮头的公司,借着《哪吒2》的东风,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股价不到一个月暴涨300%,市值冲上1000亿,随后暴力回调,套牢追高散户。
狂潮何时退去,光线传媒能走多远?
哪吒出世,股价疯魔
“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的这句经典台词,光线传媒的写照。
故事的开端,要从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的动画梦说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他,从报社记者到电视台从业者,再到 1998 年踏上创业之路,凭借《中国娱乐报道》《音乐风云榜》等电视节目积累了丰富的娱乐圈资源。
2006 年,王长田试水电影发行,首部作品《伤城》收获 8000 万元票房,自此开启了在电影领域的征程。
2011 年光线传媒上市后,王长田将目光投向动画电影。他坚信动画是全球通行的电影语言,且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潜力巨大。
随后,光线传媒投资《大鱼海棠》《大圣归来》,并于 2015 年成立彩条屋影业,投资超 20 家动漫产业链公司。历经波折,终于在 2019 年迎来《哪吒 1》的大获成功,斩获 50 亿元票房;2025 年《哪吒 2》更是再创超百亿佳绩,王长田的动画梦得以绽放。
2025 年初,凭借《哪吒2》的爆火,光线传媒的股价如同坐上了火箭。短短两周,市值从 279 亿狂飙至 1019 亿,涨幅约 300%,堪称 “光线传媒年”。这部动画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创造了奇迹,全球票房逼近 120 亿元,更是让光线传媒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
《哪吒2》的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布局,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从投资《大鱼海棠》到成立彩条屋影业,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上的投入与探索,从未停止。而哪吒系列电影的成功,更是将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积累,推向了巅峰。
然而,资本市场的疯狂,往往超乎想象。在《哪吒2》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光线传媒的股价也在不断攀升。2 月 17 日,光线传媒股价巨震,盘中一度20%涨停,却在随后急转直下20%跌停,最终收跌 14.6%,市值蒸发 148.73 亿元。18 日继续低开低走,收盘跌 6.27%。
短短两天,成交总金额高达 350 亿,相当于公司上涨前的市值。
这一幕,让无数散户措手不及。四个交易日,光线传媒市值从1000多亿,跌回800亿。
股价从最高41元跌到最低26元,如果运气差的话,两天差不多亏了50%!有人称“散户被血洗。”
当股价达到高位时,机构资金开始悄然撤退,散户盲目追高。当媒体上到处都是光线传媒的暴涨神话时,主力资金不过是在寻找接盘侠。
当疯狂的市场情绪笼罩时,有几人能够保持清醒?
小哪吒,冷静一下
让资本的事回归资本,企业的事回归企业。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光线传媒的未来。
一部《哪吒2》,让光线传媒在资本市场上风光无限,但这部影片的成功,能否保证光线传媒未来无忧呢?
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领域的布局,确实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动画电影的成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大护法》到《昨日青空》还有《大鱼海棠》,光线传媒在动画电影上的尝试,并非每次都成功,即使是《哪吒1》的成功,都未能带动后续的《姜子牙》。
《哪吒2》的出圈,也有多重因素,懂的人自己懂。也就是说哪吒这个IP的成功,难以复制。
此外,光线传媒的业绩波动,也一直较大,这是所有影视传媒公司的先天不足,受政策和经济环境影响太深。
2011 年至 2022 年,光线传媒的收入和净利润,都经历了大起大落。2021 年和 2022 年,更是出现了重大亏损。
虽然 2023 年和 2024 年前三季度,光线传媒的业绩有所恢复,即使《哪吒2》带来的30多亿的票房分成和收益,但后续呢?
至少从当前股价来看,已经充分反映了这30多亿的收益。
至于很多人畅想的迪士尼、漫威、DC模式,打造一个涵盖内容生产、IP 运营、衍生品开发的全产业链生态,也没那么容易。
与漫威等打造的英雄宇宙不同,目前光线传媒的这些IP都非独创或原创,而是来自中国神话故事。
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你能拍,别人一样能拍。比如哪天华谊兄弟突发奇想,来拍个《申公豹》一二三集,《哪吒》一二三集,毫无障碍(会不会爆另说)。
光线传媒业务构成:电影占七成
三万亿的榜样
光线传媒的故事,是中国文化产业变革的一个缩影,同时还掺入了其他复杂因素。
整个影视行业,本就依赖爆款内容。可爆款的产生充满不确定性,能打造出系列 IP 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这导致影视公司业绩波动剧烈,估值难以提升。比如《哪吒 2》火了,这就能保证光线传媒未来一路坦途吗?《哪吒 3》《哪吒 4》......
还有吗?也能这么火吗?
光线传媒十年来营业起起落落
放弃爆款依赖,或许,美国奈飞的模式,更具借鉴意义。流媒体、网大、剧集,以技术算法加持,奈飞终成美国科技七巨头之一:
一是内容创新与全球布局:奈飞大力投入内容创作,打造丰富多元的作品库,涵盖多种题材类型:暴力、科幻、软S情,而且投资范围遍布全球,奈飞成了品质保证。《爱.死.机》等,也就奈飞能拍出来。
二是重视技术应用:奈飞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了解用户喜好,以此指导内容创作与推荐,提升用户体验。中国公司也应积极引入大数据、AI 等技术,分析观众行为,预测市场趋势,优化内容制作方向与营销策略。比如光线传媒可借助 AI 技术辅助动画制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作品质量。
三是构建会员订阅模式:奈飞以会员订阅为核心盈利模式,为用户提供无广告、便捷的观看体验。中国电影传媒公司可进一步优化会员体系,为会员提供更多专属权益,如提前观影、独家内容等,增强用户粘性,保障稳定收入来源。
奈飞正是通过这些手段,资本+技术+IP,打造了稳固的护城河,市值超过3万亿人民币。
与之相比,千亿一日游的光线传媒,差距很大,或者说还有很大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25年春节档,当主力资金在这场资本盛宴中狂欢时,我们不妨停下脚步,冷静思考:光线传媒的未来,究竟在何方?散户在这场资本游戏中,又该如何自保?
“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的这句台词,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除了一腔热舞,保持清醒的头脑更为重要。
光线传媒,祝好运!中国企业,祝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