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无锡市各区县GDP数据正式发布,这座万亿之城各区县表现如何,一起来了解下吧。
2024年全市GDP总量达16263.3亿元,居全国第14位,增量725.1亿元,人均GDP更是高达21.69万元,超过北京(22.8万)、接近上海(21.68万),不难看出无锡作为“中国最强人均GDP地级市”的经济实力。
区县经济中,江阴市以5126.1亿元的GDP总量一骑绝尘,不仅远超省内多个地级市(如宿迁4695亿、连云港4520亿),甚至在全国县域经济中排名前列。宜兴市、梁溪区、新吴区等区市表现不俗。
江阴经济总量超5000亿元以上
江阴市GDP突破5000亿大关,占无锡全市总量的31.5%,这一数据足以让许多地级市望尘莫及。
若将其单独视为一个“城市经济体”,江阴在江苏省内可超越宿迁、连云港等市,位列第12名;放眼全国,其经济规模更是与宁夏(4520亿)、青海(2645亿)等省级行政区相当。
江阴市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拥有50余家上市公司,覆盖高端纺织、金属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
例如,海澜之家、阳光集团等企业深耕产业链高端环节,形成“千亿级产业+百亿级企业”的生态矩阵。
宜兴市排名第三
2024年宜兴市以2455亿元GDP位居全市第三。
宜兴作为“中国陶都”,宜兴不仅将传统紫砂产业数字化升级,还大力发展环保科技、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
比如远东控股集团在智能缆网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成为宜兴经济的新支柱。
新吴区则以2645.3亿元GDP位列第二,人均GDP高达36.31万元。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新吴区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千亿级产业,SK海力士、药明康德等企业在此形成“从研发到制造”的全链条。
惠山区第六
2024年惠山区GDP达到1372.9亿元排名全市第六,惠山区发展轨迹折射出老城更新的典型路径。
惠山区依托“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推动传统机械制造向智能装备转型,一汽锡柴、上汽大通等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产值跃升。
尽管无锡区县经济亮点纷呈,但隐忧仍存:江阴面临土地资源瓶颈,新吴区需应对国际产业链波动,梁溪区则需破解城市更新成本高企等问题。
2024年的数据不仅是一份成绩单,这座面积仅4628平方公里的城市,正以区县经济的“百花齐放”,为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无锡样本”。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