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2月17日,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策橡胶)申请上交所主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公司拟募资48.5亿元。
公司主要从事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和车胎等轮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作为国产轮胎品牌龙头,公司IPO前巨额分红,甚至边举债边分红的操作,引发舆论争议。
2020年以来分红28亿元,是否向大股东输血?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期间,中策橡胶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1亿元、3亿元、2.5亿元、4.5亿元和7亿元,累计28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债务负担不轻。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15%、68.58%、63.81%和62.62%,流动比率分别为0.96、0.85、0.89和0.92。
连公司自己都在招股书中坦言“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流动比率相对较低,发行人存在一定的偿债能力风险。”
既然有明显的偿债能力风险,为何还要巨额分红?
为了归还此前实控人收购公司股权形成的贷款。
根据财经作家皮海洲文章《中策橡胶IPO成功过会,严审IPO的尺度有点松》:
“中策橡胶的实控人是仇建平、仇菲父女,合计控制着中策橡胶46.95%股份。”
“尽管仇建平父女是中策橡胶的实控人,但却不是中策橡胶的创始人股东,而只是后来者,是在2019年花费近58亿元收购来的。”
“而在58亿元的收购资金中,有40亿元来自巨星系企业自有资金,18亿元通过银行并购贷款筹集,共需偿还利息4.27亿元。这其中的并购贷款需依赖中策橡胶未来分红偿还,当时预计2019至2026年分红总额26.03亿元,其中12.22亿元用于偿贷,剩余部分由巨星集团补足。”
“所以,是中策橡胶从2020年开始的大手笔分红,就是用来支持实控人仇建平归还贷款的。”
简单讲,就是“巨星系”仇建平家族贷款收购中策橡胶,用分红还贷款,再推动中策橡胶上市融资。
那么显然,A股投资者将成为最终的“买单者”。
皮海洲形容为“将实控人利益放在了首位,为此不惜牺牲公司自身利益,甚至还准备牺牲公众投资者利益”。
此外,中策轮胎目前或许需要回答几个问题。
1、应收账款问题。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比重达到32.75%。此前2021年到2023年,分别为11.72%、15.08%和14.33%。
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大幅攀升。公司称主要系:1)2024年1-6月,公司外销销售金额增长,公司向主要外销客户提供的信用期通常高于境内经销客户,带动公司整体账期增长;2)公司向部分主要配套客户如一汽解放等销售金额增长,对其应收账款金额随之上升。
不过,应收账款余额占营收比重迅速提升,显然会令一些投资者担忧。当然,是否会形成风险,可能仍待后续观察。
2、关联交易“数据打架”问题。
据《凤凰网财经》,资料显示,上市公司彤程新材(603650.SH)是中策橡胶的第4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92%,双方在各年度也保持着金额不小的关联交易。
彤程新材2019年向中策橡胶销售了商品4726.36万元,而中策橡胶的招股书显示,公司2019年向彤程新材采购2.5亿元,二者相差80%。
对于2019年出现的关联交易相差80%,中策橡胶并未作出解释。
3、内控问题。
《国际金融报》称,报告期内,中策橡胶控股企业安全事故频发。
2021年1月,中策安吉一名员工在进行故障设备检查过程中违规进入危险区域导致设备感应启动造成该员工死亡。安吉县应急管理局于决定对中策安吉处以22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同年11月,中策建德一名员工在操作设备发生故障后违规翻爬安全防护网,导致机械伤害致亡。两年后,同公司1名员工在维保作业中受到机械伤害而死亡。建德市应急管理局决定对中策建德处以3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尽管如此,2024年3月14日,中策建德又有1名员工在维保作业中受到机械伤害而死亡。
(转自:泡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