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院联三地 健康同心圆

0
分享至

  2月18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童神经外科中心主任曾高正与天津市儿童医院的医生交流患者病情。记者 刘欣 摄

  过去,很多河北群众生了病,总喜欢往京津跑。现在,他们不用再奔波了,得益于京津冀推进医疗协同,“家门口”就能看上京津专家。

  成立雄安宣武医院、和天津开展医疗合作、和河北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层级的医疗协同,让三地群众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把健康同心圆越画越大。

  雄安患者“家门口”看上北京专家

  2月11日清晨6时30分,春寒料峭,夜色未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副主任曹锋和30多位同事准时踏上前往雄安宣武医院的班车。

  7时40分许,班车准时抵达,医务人员陆续下车,奔赴临床、医技、护理等各个岗位。

  自2023年10月16日雄安宣武医院开诊以来,这样的双城生活已成为曹锋他们的工作常态。

  消化中心诊室外,来自雄安新区的刘女士带着父亲正在候诊。老人因反复腹痛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但治疗效果一直不佳。听说北京专家在雄安出诊,刘女士连夜预约了曹锋的号。

  仔细查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合病史和检验结果,曹锋建议患者进行增强CT检查。“您放心,我们这里有北京的同套技术团队,可以直接在雄安完成手术治疗。”曹锋的话让刘女士松了口气。

  刘女士的父亲只是雄安宣武医院众多受益患者中的一个。

  过去,雄安及周边患者一旦遇到疑难杂症,往往需要辗转前往北京就医。如今,因为雄安宣武医院,这一局面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为支援雄安宣武医院建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陆续派出350名工作人员,到雄安宣武医院出诊、查房、手术以及开展医院管理工作,目前已开诊38个临床医技科室,把北京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了“家门口”。

  当天,来自保定市的张先生带着母亲前来复诊。因消化道问题,老人曾在当地医院多次治疗,但一直反复。2月初,他带着母亲来到雄安宣武医院,曹锋为其制定了手术方案,并亲自操刀。“这里床位相对充足,就诊环境好、各项成本低,还能享受到北京的医疗水平。”张先生激动地说,在雄安宣武医院手术后,老人身体恢复得很好。

  截至目前,雄安宣武医院开展手术2800余台,其中四级手术808台,占比29%。很多手术都填补了新区空白。医院累计门诊量约23.4万余人次、体检接待7800余人次。

  “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雄安宣武医院真切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福祉和便利,也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雄安宣武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党总支书记刘东斌说,依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国家队”优势,雄安宣武医院正在为当地提供对标首都的优质医疗服务。

  京津医疗合作拓宽患者“生命通道”

  去年12月5日深夜,天津市儿童医院马场院区手术室的灯光“刺破”寒冬,一场“生命竞速”正在上演。

  因突发罕见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一名13岁男孩陷入昏迷,整个脑室系统内积血。

  “快,立即穿刺引流降颅压!”无影灯下,神经外科医生张春燕带领团队迅速明确病因,精准定位出血点,同时手术穿刺引流脑室内积血,转入重症管理,保证了孩子生命平稳。

  之后,男孩连夜转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儿童神经外科中心,顺利完成了高难度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搭桥手术,病情平稳后转回天津后续治疗,如今已进入康复阶段。

  提及那个惊魂夜,男孩母亲董女士眼眶泛红:“天津医生稳住了孩子的生命,北京专家妙手回春,孩子回津后又得到精细护理……”

  “这个孩子再晚半小时治疗可能生命就不保了。”张春燕说,京津医疗合作正不断拓宽患者的“生命通道”,让曾经的“不可能”变为现实。

  天津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1995年,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传承,但近年来却受困于复杂疑难手术能力不足。张春燕说,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在北京专家团队的帮助下,他们的专业能力正变得越来越强。

  张春燕口中提到的北京专家团队,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童神经外科中心主任曾高以及他带领的北京团队。

  每周二,曾高都会到天津市儿童医院出诊。每次抵津后他的身影穿梭在门诊、病房、手术室,常常忙到星斗满天。

  北京专家团队不仅带来“手术刀”,更植入了团队建设、临床管理、科研等一套“造血系统”——每周一、三、五线上术前讨论,让天津医务人员熟悉常见小儿神经外科疾病诊疗流程,不断强化专业技能。

  “您看这个入路对吗?”某次脊髓拴系手术中,主刀医生迟疑地停下。曾高扶着年轻医生的手微微调整,显示屏上神经纤维如同月光下的银丝般清晰浮现。

  这种“放手不放眼”的带教,让天津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实现惊人蜕变——

  去年完成脊髓拴系手术百余台,创年手术量之最;过去耗时整日的脑瘤手术,如今一个大手术日能完成三台;在天津市首次推广脊髓微创手术,终丝紧张型脊髓拴系手术实现微创化;颅底复杂手术、儿童脑血管畸形等原来的“禁区”手术相继被攻克。

  更难得的是,天津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团队也在同步“进化”。“曾教授要求事无巨细,对患儿术后几天下地、每天出入量是多少、服药剂量等都有明确要求,教会了我们用‘毫米级’标准护理。”天津市儿童医院马场院区神经外科护士长朱婷说。

  把北京优质医疗资源“留在”河北

  2月19日12时,邯郸市永年区第一医院,手术室的门缓缓打开,神经外科医生李小朋略显疲惫地走了出来,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眼里却闪着欣慰的笑意。

  手术进行了近4个小时。患者今年60岁,因突发脑梗五天前住进医院,通过超声造影检查,被确诊为左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如不及时做支架手术,梗塞面积可能会更大。

  手术要把导丝、导管从大腿根部血管进入,最终抵达颈动脉。沿途要穿越的血管,最窄处仅1到2毫米。如果操作不当,轻则损伤血管,严重的会造成血管破裂,甚至死亡。

  李小朋深知手术难度之大,和科室同事多次沟通研讨病情,还请教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的专家老师,最终手术顺利实施。

  “像这样的手术,以前我们会直接对患者说做不了,建议去大医院就诊。”李小朋说,现在他已主刀完成了50多例神经介入疑难手术,其中很多是永年区“首例”。2023年,医院神经外科还被评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现在遇到这样的疑难病例,我们也可以大胆收治了。”

  李小朋的这份底气,缘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

  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不充分,一直是就近看病就医的难题。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为关键探索。

  京津冀携手推进医疗协同,在河北建设了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京津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理念、人才品牌等优势资源下沉,让河北患者就近得到“国家队”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变“输血”为“造血”,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2021年6月落户石家庄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为把更多经验分享给基层医生,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牵头成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神经疾病专科联盟,包括邯郸市永年区第一医院在内的110家县(市、区)医院成为首批成员单位。李小朋也因此参与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同质化人才培养计划中。

  “他们帮助我多维度快速成长。”说起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为期1年的进修经历,李小朋感触颇深,在他看来,自己专业能力的提升,得益于北京专家老师“沉浸式”传帮带。

  从住院医师做起,到盯手术,再到最后主刀,李小朋近距离向北京专家老师学习,见识了以前从未见过的疑难手术。一次次“脑洞大开”,让他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操作水平突飞猛进。“专家有时担任我的手术第一助理,在一旁手把手指导。”李小朋说。

  “走出去”学习取经,“带回来”转化提升。如今,李小朋已经顺利“出师”,但他和专科联盟的联系远没有结束。

  前段时间,李小朋还在联盟微信群里线上观看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聪慧的一堂急诊取栓手术直播课。专家老师行云流水的操作,又一次让他大开眼界。

  “专科联盟每周都会开展线上线下病例讨论、业务学习和手术直播,对一些疑难病例,会指导如何制定手术策略,怎样操作,对基层医生有很好的示教作用。”李小朋说。

  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专家老师“鱼渔兼授”的带动促进下,有200多位像李小朋这样的基层医生进修学习后,成为当地独当一面的主刀医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种子”作用日益凸显,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均衡布局、落地生根。

  “人才依然是目前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院长王玉平说,今年医院的重点还是传帮带培养当地人才,让他们迅速积累看疑难重症的经验,提高做高难度手术的技能,把优质医疗资源真正“留在”河北。(北京日报记者 孙乐琪 柴 嵘 天津日报记者 徐 杨 河北日报记者 贾 楠 记者 刘欣 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高新区住宿消费券来袭!不限节假日 安心畅玩五一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生18cm有啥坏处?妹子现场演示长短对比太生动,看完动图秒懂哈哈

男生18cm有啥坏处?妹子现场演示长短对比太生动,看完动图秒懂哈哈

经典段子
2025-04-14 23:34:48
它是肝脏“最喜欢”的菜,睡眠不好的人要多吃,气色好,更显年轻

它是肝脏“最喜欢”的菜,睡眠不好的人要多吃,气色好,更显年轻

阿龙美食记
2025-04-13 17:02:39
突然发现全国人民都不敢接电话了!

突然发现全国人民都不敢接电话了!

振华观史
2025-04-15 13:29:07
一天接3大噩耗,特朗普不吭声,美财长警告中国:这可不是闹着玩

一天接3大噩耗,特朗普不吭声,美财长警告中国:这可不是闹着玩

红色鉴史官
2025-04-24 18:55:03
人不顺时,记住及时扔掉两样东西(很真实)

人不顺时,记住及时扔掉两样东西(很真实)

洞读君
2025-04-23 20:18:38
被中方晾了4天,特朗普修改对华称呼,性质严重,中方回了8个字

被中方晾了4天,特朗普修改对华称呼,性质严重,中方回了8个字

红色鉴史官
2025-04-23 17:55:03
女人真是被激素控制的生物吗?网友:本人六十岁每月不低于五十次

女人真是被激素控制的生物吗?网友:本人六十岁每月不低于五十次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4-22 00:15:07
特朗普喊停:来华盛顿谈,给中国独一份优待,关税最高可降近100%

特朗普喊停:来华盛顿谈,给中国独一份优待,关税最高可降近100%

阿握聊事
2025-04-25 00:24:39
回馈投资者!36家上市银行分红计划出炉,“红包”总额突破6000亿元

回馈投资者!36家上市银行分红计划出炉,“红包”总额突破6000亿元

红星新闻
2025-04-24 17:42:20
大资金求稳意图明显?4月25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冲击来袭!

大资金求稳意图明显?4月25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冲击来袭!

风口招财猪
2025-04-25 01:47:02
青岛男篮大换血!刘维伟确定续约,杨瀚森离队,8人合同到期

青岛男篮大换血!刘维伟确定续约,杨瀚森离队,8人合同到期

体坛瞎白话
2025-04-24 06:56:06
林豆豆有多美?1966年和毛主席在天安门的合影,她22岁,青春靓丽

林豆豆有多美?1966年和毛主席在天安门的合影,她22岁,青春靓丽

老谢谈史
2025-04-17 12:05:25
24日国乒新动态,王励勤上任第二天,集体开会,王楚钦短袖配棉鞋

24日国乒新动态,王励勤上任第二天,集体开会,王楚钦短袖配棉鞋

明月聊史
2025-04-24 17:31:02
玥儿生日这天,黄春梅小s沉默,没祝福没文案,也没有爱屋及乌

玥儿生日这天,黄春梅小s沉默,没祝福没文案,也没有爱屋及乌

阿凫爱吐槽
2025-04-24 22:51:25
刘国梁卸任只是开始,不到48小时,体坛四大变动个个让人震惊

刘国梁卸任只是开始,不到48小时,体坛四大变动个个让人震惊

葡萄说娱
2025-04-24 16:24:40
买下李嘉诚43个港口的贝莱德,竟然是中国12家龙头企业的大股东

买下李嘉诚43个港口的贝莱德,竟然是中国12家龙头企业的大股东

说故事的阿袭
2025-03-30 22:48:02
马斯克谈自动驾驶底层逻辑:不碰撞是第一要义,UFO来了汽车也不能撞上......

马斯克谈自动驾驶底层逻辑:不碰撞是第一要义,UFO来了汽车也不能撞上......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11:34:14
超越霉霉!94年的郭露西成最年轻女亿万富豪:目前只是账面数字

超越霉霉!94年的郭露西成最年轻女亿万富豪:目前只是账面数字

新民周刊
2025-04-24 18:44:16
周杰伦割韭菜热搜第一!

周杰伦割韭菜热搜第一!

八卦疯叔
2025-04-24 10:51:12
首销成绩暴涨277%,6000mAh+超声波指纹,成为手机行业“新黑马”

首销成绩暴涨277%,6000mAh+超声波指纹,成为手机行业“新黑马”

科技花开
2025-04-23 23:45:03
2025-04-25 02:55:00
天津高新区THT incentive-icons
天津高新区THT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15024文章数 15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头条要闻

"继父生母虐死10岁男孩"案今日再开庭 男孩生父将到场

体育要闻

拒当黑八倒霉蛋!广厦又站到了辽宁面前

娱乐要闻

黄晓明生二胎!叶柯产女住上海高级医院

财经要闻

特朗普考虑对华关税分级方案

科技要闻

3.99万"白菜价",人形机器人半马亚军爆单

汽车要闻

纯电CLA L及Vision V概念车 奔驰这次玩大了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房产
本地
公开课

LPL最强全华班内幕被爆,小Wei或被斩杀,新人身份曝光!

教育要闻

真锁学区了?!最新消息:南京又有多校通知退档!

房产要闻

湾区最美徒步掀起打卡潮!这座世界庄园,解锁当代美好生活新密码!

本地新闻

云游湖北 | 汉川文旅新体验:千年陶艺邂逅湖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