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5年3月4日,《2025世界肥胖地图》(World Obesity Atlas 2025)于世界肥胖联合会官网重磅发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完整版PDF)
根据《2025世界肥胖地图》预测,全球肥胖成年人口数量将从2010年的5.24亿增加至2030年的11.3亿,增幅超过115%。肥胖的增长趋势在不同地区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中低收入国家的增长速度尤为迅猛。例如,非洲地区的肥胖人数预计将增加超过200%,从1,180万增加到3,720万;东南亚地区预计增长超过300%,从930万增加到3,730万;西太平洋地区预计增长接近400%,从930万增加到4,300万。揭示了当前肥胖流行趋势及其对公共健康的潜在威胁,并强调了采取积极行动的紧迫性。
图 不同国家/地区成年人群高BMI的终生风险
注:上图男性;下图女性
聚焦中国,《2025世界肥胖地图》指出,2025年中国高达41%成年人伴有高BMI(≥25kg/m^2),9%的成年人伴有肥胖(BMI ≥ 30 kg/m^2)。预测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人数将达到5.1504亿。并且,如果按照中国超重/肥胖的BMI诊断标准(24 kg/m^2和28 kg/m^2),这一数字将会更高。
图 中国成人超重/肥胖趋势
表 2010年、2015年和2030年(预估)中国高BMI成年人口数量(单位:千)
注:
《2025世界肥胖地图》中对于肥胖的定义:
➤高BMI:超重(BMI 25-30 kg/m²)+肥胖(BMI ≥ 30 kg/m²);
➤肥胖I级:BMI 30-35 kg/m²;
➤肥胖II级及以上:BMI≥35 kg/m²。
肥胖与健康:55%的2型糖尿病过早死亡与肥胖相关
《2025世界肥胖地图》指出,肥胖不仅是健康问题的直接诱因,还与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每年因肥胖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约为160万,其中55%的2型糖尿病过早死亡与肥胖相关。此外,肥胖还导致了大量人群的健康寿命损失,2021年因肥胖导致的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健康寿命损失超过4,400万人年。
放眼世界:全球肥胖大流行愈演愈烈
1.全球肥胖增长趋势
根据《世界肥胖图谱2025》的预测,全球肥胖和超重成年人口比例持续上升。2000年至2030年间,全球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口比例预计将从36%上升至50%,这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近一半的成年人将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这一趋势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为显著,这些国家的肥胖增长速度远超高收入国家。
2.肥胖的区域差异
不同地区肥胖流行率存在显著差异。在美洲地区,2030年预计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口比例将达到73%,而在非洲地区,这一比例预计为26%。此外,东地中海地区和欧洲地区的肥胖流行率也较高,分别预计达到65%和65%。这种区域差异可能与各国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3.肥胖的性别差异
到2030年,超过29亿成年人可能伴有高BMI,其中约11亿成年人(4.87亿男性和6.43亿女性)患有肥胖症(BMI 30kg/m^2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到2030年,患有II级肥胖(BMI 35kg/m2及以上)的成年人数量将接近4亿,其中大多数将是女性。
图 2000-2030年,全球高BMI男性和女性(20岁以上)百分比变化
4.高BMI的终身风险
➤高BMI的终身风险:在大多数国家(147/200)中,2022年成年人的高BMI终身风险超过50%。在62个国家中,这一比例甚至超过80%。
➤BMI≥35 kg/m²的终身风险:在全球大多数国家中,超过10%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可能会达到BMI≥35 kg/m²;在约五分之一的国家中,这一比例超过20%。
聚焦中国:中国肥胖流行趋势
1.中国肥胖增长趋势
《世界肥胖图谱2025》指出,2025年,41%的中国成年人伴有高BMI(≥25kg/m^2),9%成年人伴有肥胖。预计2030年,中国成年人伴有高BMI人数将达到5.1504亿。随着时间的推移,高BMI(≥25kg/m^2)的成年人比例或呈下图变化趋势。
图 中国成年超重/肥胖患病率的变化
注:上图为女性;下图为男性
2.肥胖对中国健康的潜在影响
肥胖对中国人群健康带来影响显著。2021年,中国因肥胖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约为84.65万,占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人数的15%。此外,肥胖还导致了大量人群的健康寿命损失,2021年因肥胖导致的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健康寿命损失超过2000万人年。在非传染性疾病中,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与肥胖的关联尤为密切。
世界肥胖联合会建议:应对肥胖的全球策略
1.政策干预
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需加强政策干预,以应对肥胖流行。《2025世界肥胖地图》建议各国制定全面的肥胖管理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如对含糖饮料征税)、食品标签法以及学校营养政策。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健康饮食和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肥胖危害的认识。
2.健康系统建设
加强健康系统建设是应对肥胖的关键。各国需确保医疗系统具备足够的能力,为肥胖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服务。包括培训专业医护人员、建立肥胖管理的临床指南以及加强健康监测和数据收集。
3.社会环境支持
社会环境对肥胖的预防和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各国需通过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创造支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环境。例如,建设更多的公共运动设施、改善步行和骑行环境以及限制高热量食品的广告宣传。
本文小结
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战,对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产生深远影响。《2025世界肥胖地图》通过综合分析全球肥胖数据,揭示了当前肥胖流行趋势及其对公共健康的潜在威胁。
文献下载
https://data.worldobesity.org/publications/world-obesity-atlas-2025-v6.pdf
参考文献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2025). World Obesity Atlas 2025. London: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https://data.worldobesity.org/publications/?cat=23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